分享

【视介之窗】神经介入病例:基底动脉瘤栓塞术联合左侧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

 渐近故乡时 2018-10-13

颈内动脉狭窄,是作为血液由心脏通向脑和其他部位的主要血管的颈动脉,出现狭窄的症状。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的狭窄,其发病率较高,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颈动脉狭窄者约占9%,多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段。有些狭窄性病变甚至可能逐渐发展至完全闭塞性病变。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外科手术以及介入治疗。目前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已成为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案。


图1:左侧椎动脉正侧位DSA造影,提示基底动脉瘤(红色箭头)。



图2:基底动脉栓塞术后,同样标准正侧位DSA造影,用以评估弹簧圈填塞后的治疗效果。图中弹簧圈填塞后,瘤腔显示不是很清晰。



图4:左侧颈总动脉正侧位DSA造影,清晰显示颈内动脉起始段部位狭窄(红色箭头)。


图5:进行一次全息三维扫描,通过转动角度动态观察狭窄处情况,分析是否存在偏心现象,整体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图中最狭窄处狭窄率约大于70%。


图6:左侧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行正侧位DSA造影,显示颈动脉血流情况改善。


图7: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进行一次高清CT(HDCT)扫描,单独提取支架,在三维立体空间中整体评估支架展开形态。


图8:在血管机高清CT(HDCT)的轴位和冠状位断层图像上,支架薄层重建。左侧mask相图像中通过调整层面层厚可以动态观察支架释放后的展开形态、支架网丝影像是否连续、支架网丝影像间距是否一致;右侧血管和支架融合图像中显示支架贴壁情况以及血流改善情况。


图9:使用仿真内窥镜技术,对比显示支架释放前后颈内动脉同一狭窄部位的血管内腔情况。术前狭窄部位血管内腔比较狭小且血管壁不规则,术后狭窄部位血管内腔增大、血管壁规则平滑。


【视介之窗】精彩回顾:
【视介之窗】GE IGS 730复合手术室神助攻 九旬老人不开胸成功换瓣膜
【视介之窗】OEC9900盛夏好光年,L臂骨科再显身手
【视介之窗】神经介入病例:后交通动脉壶腹与后交通动脉瘤的鉴别诊断
【视介之窗】神经介入:脑动静脉畸形-多模态影像融合引导解决方案

【视介之窗】神经介入病例:HDC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长按下方二维码,立即感受绑定网站和栏目订阅功能带来的极佳学习体验。绑定后,会有更多信息直接推送给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