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这次又被狠狠宰一笔:一口气买66000枚炮弹 到手才发现被坑惨

 昵称22346171 2018-10-13

9月2日,俄军工综合体对外宣布:授权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生产的首批125毫米穿甲弹已经通过验收,并将交付印度陆军使用。一直以来,印度在军工领域都一直践行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金科玉律。为何此次却要坚持自己制造弹药了呢?

其实这件事说起来还是很心酸的。印度陆军目前拥有的主战坦克接近4000辆,其中80年代引进的T72M1(总计2700辆)及后续采购的T90S(计划850辆)是其中绝对的主力。但自打这些坦克过门之后就被穿甲弹不足的问题持续困扰着。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T72M1坦克起,印度就在持续引进配套的125毫米主炮弹药,这种情况直到引进T90S时依旧没有改观。但即便如此,却依然不能添补装甲部队弹药的巨大缺口。据2014年印度陆军提交的报告显示:如果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装甲部队的全部弹药只能坚持4天,4天过后要么举手投降,要么就只能开着坦克发动自杀冲锋。

对于这个消息,印度政府自然是崩溃的。可除了大骂军工企业废物也没别的办法。其实,在这之前,印度并不是没有过自产坦克弹药的想法,并根据引进的125毫米脱壳穿甲弹自行仿制了成品。但由于极其糟糕的品控,这批炮弹在测试时经常出现不脱壳、穿甲弹芯早坠甚至分装发射药炸膛伤人的事故,生产的总计15万发炮弹大多数不能使用。鉴于自产弹药实在不靠谱,印度只得在2015年向俄罗斯追加6.6万发3BM42“芒果”穿甲弹的订单,当然,这笔买卖的结局各位可能已经预料到了。毛子趁火打劫将金额提高了20%,而明知被坑的印度却只能含泪交出了4.2亿美元保平安。

被薅疼了的印度终于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坦克穿甲弹的国产化。因此,2017年,印度与俄罗斯军工制造综合体签订合同,由俄方提供技术资料,并授权监督DRDD生产3BM42“芒果”125毫米穿甲弹。在俄国专家的调教下,三哥自产穿甲弹在质量上逐渐趋于稳定,并计划在未来生产20万枚。乍听起来这剧情似乎正在向励志的方向发展。

可是装备研发并不是偶像剧,虽然印度终于能用国产穿甲弹为装甲部队奶上一口。但严格来说,这解决的也仅仅是量的问题。而质嘛,咱们就不妨跑个题,来说说“芒果”穿甲弹的黑历史。3BM42型125毫米穿甲弹曾在冷战末期与3BM33贫铀弹一起广泛装备苏联陆军,在90年代前算是种性能不错的穿甲弹。但问题在于,3BM42穿甲弹的设计放在如今已经过时了。这类穿甲弹的弹芯是典型的“钢套”结构,即两个串联的钨合金弹芯用钢套包裹连接起来,头部有一个被风帽减小飞行阻力。在击中目标时,钢套因为熔点低于钨合金会先行融化,形成一个保护层,保证钨芯有足够的穿甲动能。

而现今各国的主流穿甲弹,大多数都采用了强度更高的整体式的钨合金穿杆,穿甲能力相比于这种钢套弹更强。按照俄方的数据3BM42在2000米距离上对垂直均质钢装甲的穿深为450毫米左右。这个水平大致相当于咱们96坦克早期型的穿甲能力。如果从印度这边来说的话,最直观的对比在于,隔壁巴基斯坦家被东方神秘力量加成的125毫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穿深据说已经接近600毫米了。而从这些年俄式3BM42在中东等地的战例来看,曾经出现过穿甲杆被“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拦住的情况。所以说,尽管三哥有了自产穿甲弹的能力,但基于落后时代30年的尴尬起点和缩水性能,这印度版“芒果”的实战效果如何,咱们就姑且先打个问号吧。

说到这里,相信不少观众都会说:小兵兵,这不就是印度军工的日常操作吗,难道这期你要可耻的水了吗?不不不,问题在于,尽管印度军工总给人一种菜鸡的感觉,甚至于流传出了印度连子弹、炮弹都没法自己生产的说法。但事实上,印度在生产弹药这方面是有历史的。在1801年,印度就成立了第一家用于生产子弹、炮弹的兵工厂,而这刚好处于乾隆大猪蹄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那时中国还并未实现火器的工业化生产。

在2战时期,印度境内的6家兵工厂累计为英联邦军队提供了70万支步枪及大量弹药。而现今的印度,其弹药的生产种类严格来说还是相当完备的。在印度兵工署的网站上,小到5.56mm步枪弹大到155毫米榴弹都有生产。从理论上讲,这些弹药种类能基本满足印度军队的弹药需求。

请注意,我说的是理论上。在现实中,尽管印度军工部门可以生产种类繁多的弹药,却依然难以保证在战时不掉链子。1999年的印巴卡吉尔冲突中,印军就曾用光了25万发炮弹,不得不花高价从以色列紧急进口弹药救急。而最要命的问题是,别看印度可以生产多种军用弹药,但数量并不等于质量,根据2017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13-16年间,印度陆军累计向军工厂退货16种弹药,总价值26亿美元。而退货原因均为:质量糟糕。而在陆军大口径弹药中,83%的国产弹药被认为是:缺陷产品。155毫米榴弹炮的弹药,基本依赖外购。

问题在于,尽管陆军每年为弹药采购投入大量资金,可弹药的缺口依然难以弥补。国防部规定,陆军“战争消耗储备物资”(WWR)的标准是要能维持40天激烈作战水平。而按照目前印度陆军的储备情况,这个标准仅能保证10天左右,甚至一些地区仅可以保证4天的消耗。

归结起来,造成如此巨大的弹药缺口原因还是钱的事。虽然印度是军火商公认的肥羊,但每到发军费时,分摊到各军种头上的金额却并不多。而具体到陆军,拿到手的军费还要计划着花,其中60%的费用都用来支付人员的薪金、福利、采购食品、被服等,买弹药的钱就更少了。要是再赶上政府削减开支,那就是雪上加霜。

同样的,军工厂缺乏生产规划,往往都是军队急需啥才生产啥,为了赶时间还经常偷工减料。而在印度对外军购中,他们往往看中了装备本身的性能,却忘记对配套弹药的购买或者生产做出规划。结果等到发现没弹可用的时候,想买,钱却没了。

因此说,三哥这次能自产坦克穿甲弹从军工角度来说的确是个好现象,但整体上却并不能有效的改变现状。其实归根结底,对于本国军工体系的建设是个长远的过程,不是靠简单的拿来主义就能实现的。况且,三哥所需要的还不仅仅是摆脱拿来主义,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没有人扶一把的时候也能扔掉拐杖走两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