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膳鸡汤的做法】药膳鸡汤怎么做,药膳鸡汤的家常做法

 陈小英glhmzyk8 2018-10-13

药膳鸡汤 简介

KEEP FIT! (AFTER DIET!)——药膳·土鸡汤

药膳鸡汤 用料

土鸡半只
枸杞少许
党参少许
其他药材少许
红枣2—3颗

药膳鸡汤的做法

1:准备煲汤的前一天晚上将所有药材泡在凉水里

2:同时将土鸡切半只砍小块儿/温水下锅焯 水开即可/将鸡肉捞在大碗里 用凉水冲洗干净/放置保鲜室

3:我是从早上六点开始煲至中午十点多 汤汁特别浓/调料只加食盐即可/ 鲜美的药膳土鸡汤就好啦 享受吧

药膳鸡汤 小贴士

小贴士:1:由于鸡本身就很鲜 所以调料方面只需食盐就好
2:药材不要太多太杂否则味不好

怎样让鸡汤更美味

汤是中国菜中的一种特色,不同的汤品有不同的做法,今天就以鸡汤为例,来告诉大家怎么炖鸡汤更好喝。

很多菜式的制作中,都会用到高汤,高汤一般分为毛汤、奶汤和清汤三大种,其中清汤是最难制的汤,也是质量最好的汤。毛汤,是大多数餐厅后厨用的高汤,用鸡、鸭、猪的骨头等原料连续滚煮,边用边补水;奶汤,是选用鸡鸭猪骨,和猪蹄等容易出脂酸的食材,文火慢熬成乳白色;而清汤则是用老母鸡及部分瘦猪肉,煮沸去沫后,改小火慢熬而成的,火大会煮成奶白色,火小则不够香。

怎样让鸡汤更美味

要让鸡汤鲜美清澈,其实很容易,只要掌握几个窍门就好:

1、鲜鸡冰冻后再制作:如果买回来的是冰鲜鸡,则要把鸡先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冰冻3-4个小时排酸。由于动物是刚被宰杀,体内会释放多种毒素,冷冻的过程也就是杀菌的过程;2、需要剔除的部位:鸡身上的一些部位,直接影响着鸡汤的口感和成色,在烹饪之前必须要去除。

(1)鸡爪上的趾甲。指甲里残存大量细菌,不利于鸡汤的卫生。

(2)去除鸡的内脏和鸡屁股。

3、用淘米水浸泡:先干净的鸡放在淘米水中浸泡十几分钟,这样会使鸡肉更嫩;

4、先焯再冰:事先要把鸡焯一下,冷水下锅,水开后把浮沫撇掉,不仅去掉生腥味,汤也会清澈许多。焯后在冷水中泡一会儿,目的是为了让鸡肉更紧实,在煲汤的过程中肉也不会散,避免了残渣的产生;

5、冷水下锅:让鸡肉随水温的升高慢慢释放营养和香味;

6、二次撇沫:焯鸡的水倒掉不用,另取一锅冷水,煮开后撇去剩余浮沫,这样鸡汤会更加清澈。然后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小火慢熬,中途不要开盖以免香气挥发;

7、最后加盐:关火前5分钟再加盐,过早放盐会凝固鸡肉的蛋白质,鸡肉不易软烂,香气也不容易熬出来鸡汤的味道一定要鲜美,炖的刚刚好,既要有嚼劲又不会将营养流失,所以在炖鸡汤的使用这些小技巧,会让鸡汤更营养更美味。

哪些人不能喝鸡汤?怎么煲鸡汤进补

我们都知道鸡汤是很好的滋补汤,生病、进补的时候都会选择鸡汤来喝,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鸡汤,不同的人群煲汤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所谓“虚则补之”,并非人人需要进补。人们常说秋贴膘,冬进补,秋冬季节人的合成代谢功能增强,机体很容易吸收营养,是进补的绝佳时期。对于一些体重偏低、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需要适当进补可以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同时储存能量好过冬。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本身就比较好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可以喝汤吃肉,但是同时需要多锻炼,走出室内,亲近大自然,做到进出平衡。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三高”人群就不能盲目进补,以免加重身体负担,造成不良后果。

哪些人不适合喝鸡汤进补

鸡汤性温,鸡汤里多是油、热量和脂肪,有5类人就不适宜喝。

1、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富含嘌呤和脂肪,会诱使痛风发作。

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本身胃酸多、消化功能就不好,多喝鸡汤会促进胃酸分泌,不仅不利于消化,反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3、胆囊炎和胆石症经常发作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一起参加,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发胆囊炎发作。

4、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患者,鸡汤中的脂肪被吸收后,会促使血脂、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会在血管内膜沉积、引发冠状动脉硬化等病态。

5、肾脏功能不全患者,鸡汤内含有某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效果不全或尿毒症的病者,因为病者肾肝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准时处置,喝多了鸡汤就会引发高氮质血症,加重病的进程。

另外,鸡汤的营养价值绝对不如鸡肉多,主要是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除此之外就是油和热量,嘌呤的含量也很大,汤里所含的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客观上来说并不营养。所以最健康的吃法,应该是主要吃鸡肉,汤只是调味。

此外,体质弱的人可喝老母鸡汤进补,特别有好处,另外,乌骨鸡炖汤也可起到补气血、益精气的作用;清淡一点的小公鸡则应是年轻人的首选;长身体的小孩,最好还是服用童子鸡煮的鸡汤,“童子鸡”也就是小公鸡,对于冬天怕冷、儿童发育迟缓等,吃“童子鸡”有益于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不同人群的药膳鸡汤

在鸡汤中加入中药材的“药膳鸡汤”,不但很补,还能起到食疗的作用。另外,对于白领、青年女性等人群,还可以通过“药膳鸡汤”来达到抗疲劳、养颜美容的作用。

1、老年人:在鸡汤里配上山药、菟丝子、杜仲,具有补肾、抗衰老的作用。

2、青年女性:在鸡汤里配上玉竹、菟丝子、女贞子,具有养颜护肤、美容的作用。

3、白领人群:在鸡汤里配上枸杞子、茯神、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抗疲劳的保健作用。

4、体质较弱、经常生病的人群:在鸡汤里配上黄芪、黄精、白术,具有益气养肺、调节免疫的作用,还可以预防感冒。

“药膳鸡汤”的做法是:把每种中药各取20~30克,用纱布袋子包好,放到锅里和鸡一起煨,40~60分钟后,将包有中药的袋子取出来,烹饪鸡汤的其他作料照样放;每天喝一次,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每次两个疗程。

家常鸡汤的做法

材料:三黄鸡、食盐、葱、姜、料酒、胡椒粉、枸杞1、三黄鸡洗净,去掉内脏和鸡油;葱切段,姜切片2、枸杞用水泡发;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水、料酒烧开下入鸡焯去血沫捞出备用3、焯水的三黄鸡用清水洗净血沫;加葱姜、料酒大火烧开4、撇去浮沫,转小火煲至1小时;用勺撇去鸡汤上的油脂5、加入枸杞再煲10分钟;盛入碗中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看了上面这些内容,要知道不是什么病都用鸡汤进补。体质虚弱的人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也是有讲究的,有技巧的,不能盲目进补,反而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鸡汤进补也是如此,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鸡汤进补的禁忌,希望大家要注意。

鸡汤虽好,上面介绍的5类人群也不适宜喝鸡汤,另外,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鸡汤药膳,以后大家喝鸡汤的时候要注意。

豆腐的做法

豆腐的做法大全

材料

豆腐、适量食盐、适量鸡精、适量葱、适量姜、适量蒜、适量生抽、适量豆瓣、辣酱适量、白糖适量、水适量。

做法

将北豆腐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左右,取出凉凉备用;

将豆腐切成菱形块,薄厚适中就行;

锅内放油烧至6成热左右,放入豆腐块,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备用;

青红椒切段,锅内用炸豆腐的油烧至7成热时放入葱、姜、蒜爆香,放入一勺福临门辣酱,炒出红油;

放入煎好的豆腐块,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适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许清水;

翻炒汤汁快没的时候,放入少许盐和鸡精出锅即可。

豆腐的做法

麻辣豆腐

材料

豆腐250克,郫县豆瓣酱30克,青蒜或蒜苗1小把,姜1小块,酱油5克,辣椒粉2克,水淀粉少许,花椒粉少许。

做法

1、豆腐切块,水烧开,撒少许盐,下豆腐块煮1~2分钟捞出;

2、豆瓣酱切碎,青蒜切段,姜切末;

3、油热后,倒入豆瓣酱炒香,加姜末、辣椒粉;

4、加水煮开后,倒入豆腐块,酱油、盐、青蒜段炒匀;

5、水淀粉勾芡后即可出锅,盛出后撒上花椒面。

小葱拌豆腐

俗话说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此话不假,此道凉菜只需要最简单的制作,却成为豆腐的做法大全中的经典。

材料

嫩盒装豆腐1盒,香油3克,青葱2棵,辣椒油5克,花椒面3克,盐3克

做法

1、取盒装豆腐去掉薄膜,不要倒出,用小刀划成方块;然后倒扣入盘。青葱切末。

2、加盐,香油,辣椒油,花椒面少许,撒上葱即成。

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休痢等症,并解硫磺、烧酒之毒。这些,都陆续为现代医学、营养池所肯定,比如,豆腐确有解酒精毒的作用,豆腐可消渴,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

豆腐的做法大全就先为您介绍这些,相信这三种家常的豆腐做法您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还是要给您介绍的目的,就是希望经典的做法能普及给更多的人。

豆腐的营养价值

豆腐营养极高,含铁、镁、钾、烟酸、铜、钙、锌、磷、叶酸、维生素B1、蛋黄素和维生素B6。每100克结实的豆腐中,水分占69.8%,含蛋白质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纤维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热量。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使之成为谷物很好的补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饱和脂肪酸并且不含有胆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有此功能的还有果中钙王--酸角),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还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豆腐的食用方法

1、苦瓜炒豆腐

苦瓜去籽,切片后撒盐揉搓,滤去水分。豆腐滤干水分,用手指抠成小块。(比用刀切入味)。生鸡蛋搅拌均匀后待用。锅热后放油,加入肉片翻炒至变色后加入苦瓜略炒后加入豆腐继续翻炒。加入盐,酱油,日本料理酒,出汁粉末。苦瓜与豆腐熟透后加入鸡蛋液并搅拌均匀,盛盘。吃时撒上鲣鱼花即可。

2、蒋侍郎豆腐

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成十六片,晾干,用猪油熬,清烟起才下豆腐,略洒盐花一撮,翻身后,用好甜酒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如无大虾米,用小虾米三百个;先将虾米滚泡一个时辰,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加糖一撮,再滚一回,用细葱半寸许长,一百二十段,缓缓起锅。

3、杨中丞豆腐

用嫩豆腐,煮去豆气,入鸡汤,同鳆鱼片滚数刻,加糟油、香蕈起锅。鸡汁须浓,鱼片要薄。

4、张恺豆腐

将虾米捣碎,入豆腐中,起油锅,加作料干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