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割裂,最可怕的就是「真实改编」

 昵称60699304 2018-10-13

“O Captain,my captain。”

基汀一反传统,带着学生聆听死亡,反思生的意义。

鼓励他们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

多年前的一部《死亡诗社》,一直让我视如珍宝。

“哦!船长,我的船长。”蜘蛛池

反抗有时无需大张旗鼓,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让人心潮澎湃。

如果说《死亡诗社》是一部感性的剧情片,那么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新片,则与它,与《浪潮》有异曲同工之妙。

《沉默的教室》

之所以提起《浪潮》是因为《沉默的教室》中含有历史事件与阶级立场。

故事发生在1956年的德国,库尔特和泰奥坐车去西德某墓地,给外公献花。

在东西边境,所有人都要接受盘查,就像去到敌对国家一样。

特殊的时代背景,给影片埋下了巨大隐患。

泰奥和库尔特是某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在去西德墓地时,他们顺道进了电影院。

现在是一个国家,当时却有两种信仰。

西德引以为豪的,对于东德来说就是反动危险的。

在影院,他们得知匈牙利年轻的自由斗士发生暴动,与俄国军队发生激烈冲突。

都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为更加自由民主的国家努力着,这些消息让无派别的他们听得既激动又羡慕。

一腔热血,正值年华,怀有崇高理想的他们,希望为祖国做些什么。

库尔特和泰奥回到学校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所有人都被他们的勇敢鼓舞着。

他们偷偷来到老人埃德加家中,一起收听RIAS电台(美国占领区广播电台,美国与西德共同管理)。

原以为在西德电影院观看的斗争会有意料之中的胜利。

但十七八岁的孩子怎么知道,暴力革命哪有这么简单?

年轻的自由斗士被俄国军队残忍杀害,死亡超过一百人,其中包括受人追捧的球星。

次日,库尔特提议在课堂上为他们默哀一分钟,大家纷纷举手同意。

这就是片名的来源:《沉默的教室》。

在非常时期,非常的集体沉默,逼得老师摔门而去。

默哀结束,库尔特跳上桌子欢呼他们的“胜利”。

他们虽生在东德,却没有妥协东德政府的高压政策。

殊不知,这场小小的反抗,正是事端的开始。

孩子们的沉默,老师的愤怒,让校长嗅到危险。

他马上找泰奥谈话,在说过利弊后,泰奥意识到了这次默哀的严重性。

他找到库尔特,准备弥补这件事。

但库尔特不同意认错:要是革命只发生在我们脑中,那有什么意义?

库尔特磊落不屈的性格,也直接影响了他的结局。

但不管你认不认错,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很快,地方教育局长下来询问他们:为什么要沉默?

这时,泰奥已经改口,说是为死的那名球星默哀,并非政治性。

他自以为逃脱罪责,却不曾想这个理由把他带入更大的麻烦。

局长给他看了报纸,球星根本没死,死亡消息是RIAS的假消息。

所以,你们在哪听的敌台?为什么要收听敌台?

罪名直接上升成了涉嫌通敌。

教育局长还使了离间计,想让他们窝里斗供出发起人。

学生埃里克是完全的社会主义分子,他的父亲为东德流血牺牲,他也没有跟大家一起默哀,但他也没出卖谁。

蹚了浑水,就别想全身而退。

他们很团结,一轮下来,都没有说出发起人是谁。

本地区最好的高中毕业班,全部涉嫌通敌,这个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接着,国家教育部部长也被惊动。

罪名也从涉嫌通敌,上升成了反革命。

在教育部部长出现后,影片开始进入高潮。

动荡的国家,必有动荡的历史,必有隐藏过去,苟且偷生的人群。

他们的父辈就是如此。

泰奥的父亲,曾参加“53游行”(6.17事件:东德人民示威游行活动,造成55人死亡)。

如今是炼铜工人,拒绝和儿子提起自己的过去,服从命运的安排。

泰奥一开始和父亲很像。

心有反抗精神,但一遇打压就想着退缩,但绝不会出卖朋友。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血气方刚,男人的成长很多是一个“弑父”的过程。

摆脱父亲的控制,闯出自己的路,顶替他成为家的顶梁柱。

埃里克的父亲被局长揭了老底,原来他并不是什么战斗英雄。

而是由于出卖战友,最后死于友军之手。

出卖他的正是库尔特的父亲。

“出卖”此时成了关键词,局长逼着埃里克供出发起人与收听敌台地址。

如果不说,他父亲的真相就会公之于众。

人性的割裂,在这里体现的清晰残酷。

“出卖”库尔特和埃德加的埃里克,情绪崩溃去找母亲。

在歇斯底里的嘶吼中,他引以为傲的东西,在母亲的点头中崩塌。

他把事情真相告诉了库尔特,并让他快点离开东德。

库尔特心中功成名就的父亲形象也已摇摇欲坠,回到家,他与父亲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这是属于他的“弑父”。

在母亲的劝导下,他背着父亲深夜离开。

为保护大家,背上叛逃的罪名,准备偷偷离开了东德。

影片在此又出现小高潮,库尔特在边境被士兵拦下,父亲接到消息赶来见他。

这位在家中固执封建的父亲,并没有带儿子回家,逼他出卖朋友。

他顺着库尔特去西德给外公献花的话,承认了儿子此行目的。

要是需要,我可以签字担保。

我想这就是父母吧,为孩子倾尽所有,不遗余力,甚至不惜赌上自己半生的基业。

父子俩在边境办公室握手告别,明知可能是诀别,但还是淡淡的道了句:晚上见。

而两人的手已经握得通红。

另一边,本以为此事已经平息,学校不会再提。

但局长仍要求学生承认:是库尔特唆使你们默哀的。

泰奥是第一个被逼迫的,但他没有就范:不是这样的,这是多数人的决定,包括我。

当即,泰奥被开除学籍,勒令马上离开。

保罗提出异议,也被当即开除。

两人都准备离开时,影片情绪终于到了最高点。

是我的主意。

也是我的主意。

也是我的。

还有我。

还有我。

……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局长厉声坐下中站起。

他们默默地站在那里,无声的对抗着无形的压迫。

就像《死亡诗社》的“O Captain,my captain。”

这部新片包罗了很多东西,学生的明线,家长的暗线,以及学校政府的辅线,剧情节奏掌握的很好。

目前豆瓣8.2,仅279人看过。

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物质决定意识。

但我一直觉得是过去的物质决定了现在的意识,现在的意识应该可以影响未来的某些东西。

一个人是反动,一大群人可能就是民意。

一件简单的事情,长久的做下去就会带有哲学意味。

他们一场简单小规模的默哀,不断发展下去,还真成了一群年轻人反抗意识的觉醒。

(真实事件的人物合影)

最后,他们利用新年东西人口大规模流动,逃往西德。

车厢里有很多熟悉面孔,但大家相对无言。

沉默之下,热血沸腾。

文章来源:口袋电影(vipkdd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