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号照常到人民公园锻炼,在朱老师的引荐下有幸认识了瞿兴华老师。瞿老师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也曾经目睹他精彩的推手表演,但因为是老前辈我们这些晚辈也不敢冒昧的上前求教,那天可谓因缘殊胜。 瞿老师早年求学于吴耀宗老师,对于吴式方圆拳架皆是融会贯通。练习吴式的拳友们都知道吴式拳架分为方、圆两种,对于其中的渊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些都是前辈们的事情作为晚辈也无需多加揣测,而瞿老师为了方圆拳架的健康发展还是详细讲述了他们之间的历史,并说方圆同出一门我们无论是习练何种拳架都应齐心协力为吴式的发展做出努力。在我看来每种拳架包括陈式、杨式、孙式、武式都有其优点,互相倾轧绝对不是理智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多年的侵蚀已渐走向末路,虽然大家都为此而忧心忡忡但当面对本门本派的小利或者所谓的颜面受到威胁时依旧置太极大发展于不顾,长久以往传统武术走向消亡也是情理之中。 但凡对中国传统武术有点了解的,都知道要从老师那得到一句真言是多么困难,所谓明师难求,真言难得。而瞿老师则尽其所能的解答我们的问题,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们可谓是收获颇丰。瞿老师说拳架之难在于起式和收式,而最容易被忽视的也在于这两式。拳架的教学可粗可细,粗了一个月即可以教完整套慢架,细了一个起式可教三个月,当然这所出的功夫的粗细也可想而知。吴式起式分为七动,每一动都有严格的要求包括身法、意识和运用,为了说明这些要求瞿老师逐个演示。太极拳是个精细活但如此的精细我始料未及,一个起式尽然说了一个小时,一旁的人都听入了神。除此之外瞿老师还讲解了方圆拳架的不同之处和一些定势的技击运用,我有幸成为瞿老师的示范和推手对象,在这个过程中瞿老师的整劲让我印象深刻并且其身法变化也极快。太极拳的教学是非常严谨的,包括拳架、桩功、推手、内功心法等等。瞿老师在演练完起式后还教了我们七星桩,所谓有拳无桩不行,瞿老师对桩功的讲解让我对站桩有了新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瞿老师始终热情而耐心,他说看到我们这些年轻人非常高兴因为能看到太极的希望,这样一说很是让我汗颜,因为我是个很不勤奋的学生 从我整个学拳的经历来看,我应该是个幸运的人。启蒙老师把我带入太极正道,朱老师倾囊相授,瞿老师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却豪无芥蒂有问必答,盛老师、尉老师、周中福老师都对我多有指点。只是我不是个好学生,到现在还徘徊在太极门口没有登堂入室,在自我检讨之余我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朱老师曾经说过学太极首先要尊师敬道,我拳不行但理要遵,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瞿老师的指导,希望下次你会觉得我们又有了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