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不是每个校领导都是王八蛋

 jiangnany 2018-10-14

昨天晚上,我们几个团队成员小聚。几个人非常开心,非常骄傲。我们一起回顾了三年艰苦战斗的情景,感慨万分。我们这个团队,拿得出,打得响。每个人都有特点,当然也有缺点,但我们团结一心,心无芥蒂,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最后我朋友总结:我们对得起这所学校,对得起自己这份工作,我们都把工作当成了事业……我一下子就被这句话打动了,久久无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些年我走过不少学校,我敢大言不惭地说,我离开每一所学校,都毫无遗憾,亦无愧疚。我不会如刘亮程那样焦灼地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天空没有鸟的翅膀,但我飞过。


暑假回安徽师范大学演讲,我工作第一年母校的全部语文老师都参加了。人到中年,总喜欢感动。遇见这些老同事,我心潮起伏,我深爱他们,经常会梦到他们,也梦见自己的青春。


去年我回外国语学校演讲《我的教育前半生》,外校是我真正获得成长的母校,看到座位上我熟悉不熟悉的每一个人,我都觉得那么亲切,如同我的兄弟姐妹……


再后来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热情如火的一年,有太多珍贵的回忆。再后来是执教苏州中学匡班,全班23名同学全部顺利考上南京大学。再后来是苏州一中……这些年,我一直在漂泊,居无定所。促使人长大的不是年龄,而是经历,是经历中的各种体验。所以人有时候要像老牛一样,不断咀嚼。


前几天,我写一篇职称评审的文章。其中有一个人留言:“王老师,你这是奴隶主看着奴隶们互相争斗,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不相信校长还会有好人。在我眼里,校长都是王八蛋。”


我当然不认为校长副校长都是好人,但也反对凡是校领导必是坏人,校长都是王八蛋的武断。人需要相互理解。


这些年,我不敢说自己有多高尚,但我努力不猥琐。


有一年学校研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校领导畅所欲言。我只说一句:让工作量大的老师多拿钱。其实还有句话我没说出口,如果校长们大大超过老师,那是耻辱。道理很简单,你不能自己制定标准,然后让自己先富起来。


所幸的是,校长们都赞成我的观点。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量都不少。我的亲密战友老书记,想起来我就要流泪,已经快要退休了,还和我一起战斗在高三,我们都是文科班,比普通老师的课务还要多。每周一考试,他戴着老花眼镜批改试卷,批得两眼一抹黑,一直批完才回家。有一次集体批卷子,我们批累了,逼迫他唱一段昆曲解解闷……他居然也从了。所有这些,今天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回忆。


这就是这所学校的文化,叶圣陶先生留下来的文化。这所学校的伟大就在这里,谁丢了这个文化,谁就是数典忘祖,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2010年,我申报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获得江苏省一等奖。省里的奖励很少。一等奖一万,二等奖五千。


后来苏州连续举办了两次教学成果奖评审,奖金丰厚,五万、三万不等。谁不想参加呢?奖金丰厚,唾手可得。


我出版15本专著,60多篇核心期刊文章,口头作文课程在全国属于首创。作文电影课也是独标一格。教育部柳夕浪先生曾对我说:“开东,你把口头作文好好整理一下,我觉得这个成果能在全国获大奖……”


我还有不少类似的创新成果,而且我还特别善长做材料,迄今苏州老师评审特级教师,用的材料模板就是我的。如果我申报苏州成果,肯定会获奖,肯定有一大笔奖金。


但我分管这一块工作,每所学校的名额有限。主任问我意见,我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考虑我,学校没有人申报我才顶上去。只要有老师申报,我就放弃掉,我不与老师争利。两届苏州成果奖我都放弃申报,还帮他们修改把关。苏州首届成果奖评审,我校获得了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我比自己获奖还要高兴。这个世界上有比荣誉更珍贵的东西。


《人民教育》向我约稿,版面都留好了。我让团队老师写,天天催促,后来一篇大文章出来了,广受好评。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觉得不错,让她写出来,推荐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我还联系推动蒋老师《阅读是个技术活》正式出版,获得了一万多元的版税。语文组任何老师开课,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只要找到我,我都努力帮助。或许有用,或许无用,但我都尽力了。


我们有叶圣陶研究专项课题,学校的课题很多,做到了所有老师课题全覆盖,职称和骨干教师评审,我校老师从没有因课题而落选。


正因为课题多,学校课题每年都要评定等级,给与奖励。我们团队自己都有课题。但我对团队成员说,凡我们自己的课题,只参与汇报,不参加评奖。你不能既是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这太可笑了。我们虽人微言轻,但力所能及地捍卫公平这个底线。


我觉得,这个团队跟着我,实在太委屈了。很多次夜里我们还在协调宣传的文稿,我们给学校增加了美誉度,也推动了学校招生工作圆满成功。只有我知道他们的辛苦。


我亏欠他们,来了稿费,偶尔想请他们吃饭,他们都很难抽出时间。吃饭事小,表示感谢和愧疚才是最重要的。


学校没有食堂,我还喜欢和组里老师出去吃饭,偶尔买单,有人称我买单哥。我喜欢买单,不是因为我有钱,而是因为我在乎他们,真心喜欢这些人。


其实一个农民出身的孩子,怎么可能会不在乎钱呢?每次出门需要打车,我都权衡很久,最后还是发挥阿Q精神,每天坐那么久,步行正好调剂调剂。写这句话,我很犹豫,害怕以后我请吃饭,这些人就不敢来了。约饭继续约啊,我很高兴的。


2015年,从苏州中学调入一中,我其实很郁闷。但很快就被这些美好的人打动了,那是中国最好的团队,没有之一。


教研组长布置一个任务,会把所有组员从第一个表扬到最后一个。第一次我被狠狠表扬,居然脸红了,要知道我已经很久没脸红了。


最让我震惊的是,年终考核优秀,我亲眼目睹,不止一个考核组的老师被评为优秀但坚决推辞,找到学校主动让出来,说:“今年,某某比我做得好,比我优秀多了。”


学校评高级职称也是如此,方案大家都知道,自己就可以大差不差地算出分来。老师公开述职,各教研组长现场打分,最后汇总,公开公平公正。同分的情况下,学校有时候还会让行政干部让路。


在这所学校里,大家都想着如何为学校做贡献,而不是升官发财。老教师侯老师,中年教师郑老师、马老师都主动从中层正职的位置上退下去,让贤给青年教师。他们重新回到教研组,开始带青年教师团队,把经验和精神传递给年轻人。一代代的好老师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最感人的是,这些人虽然离开了管理岗位,但离岗不离责。任何时候,只要找到他们,不管任务多么艰难,他们无不迎难而上。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老师,这就是叶圣陶先生伟大的母校,一种精神品格被铸造,被强化,被发酵,我本来只是一个草莽,一个农民,一个土鳖,我在这所学校里被感染,被净化,被升华……


某一年,领导有意让我去别的学校担任校长,征求我的意见,我一口回绝。除了知道自己不是做校长的料,更重要的是此生能和这些美好的人共事,我觉得人生无憾了。


小时候,我妈教育我做人,一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二是要多吃亏。这些年我觉得我做到了,我是一个吃亏主义者。


很小的时候,我只有一块饼,我会分更多的给朋友。下雨天,我带着伞,两个人我就帮人家打。人多了,帮不到大家,我干脆把伞收起来,和大家一起淋……大家都觉得我傻,我其实不是傻,只是不好意思一个人享受。


办公室高老师问我暑假加班天数,我一脸懵逼,我哪里记得这些琐事,又不肯胡说,干脆就放弃掉。我是苏州市高层次人才,按照市政府的规定,每个月医保我有800-2000元钱。但学校只有我一个高层次人才,会计也没在意这事。我暗暗地想,我是人才,凭什么在学校的大盘子里拿这个钱呢?这也不公平。所以三年来,我没告诉任何人,也没领一分钱。



我一直信奉吃亏。谁知道这些年我越吃亏,越幸运。人生中有那么多人帮助我,我看见过这世间最美好的人性,也看见过这世界上最绝美的风景。


一个人的本领有大小,唯做人不可辜负。歌中唱得好,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朋友最后问,有一天,如果你离开这所学校,你后悔吗?我说,我不后悔,付出了我就不会后悔。我永远向前看,我是进化论的拥趸。


不是每个校领导都是乌龟王八蛋,相信我说的,有的虽然并不高尚,但也绝不猥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