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皇帝每天都吃些什么吗?(下)

 秦岭之尖 2018-10-14


每逢节日或其它喜庆日子,皇帝都举行盛大的宴会,名目繁多,规格不一。每年元旦、万寿节的筵宴,规格较大,仪式也隆重。就有清一代而言,最著名的莫过于千叟宴了。其规模之大、仪式之隆重、人数之多,为历史上少见。

清朝康乾年间,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康、乾两帝曾举办过几次著名的干叟宴。

第一次是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正值康熙六十大寿之际,为庆贺自己的寿辰,他在畅春园正门前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现任、致仁官员和士庶等各地的老人参加了宴会,参加者的年龄:90岁以上的33人:80以上者530人:70以上者1823人;65岁以上者1846人。60岁的康熙只能算是小弟弟。第二次千叟宴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举行,这次规模不大,只宴请现任、致仕官员以及京师附近庶民,人数不足一千,在皇帝的寝宫一乾清宫举行,宴会上诸臣赋诗纪胜,集为《千叟宴诗》,颇为热闹,但宴会后不久,康熙即病逝。

乾隆登上皇位以后,极为崇拜他的爷爷康熙,许多事都极力效法康熙,举办千叟宴就是其中一事,而且举办的规模和次数同康熙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举两次为例。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当时的乾隆已74岁了,也称得上老了。在乾清宫定开八百席,宴请三千人,其中有大臣、官更、军士、民人、匠役等各种人士,按品极排位次,每人还予拐杖等物品,宴上也联句作诗,共得诗3429首.另外还邀请朝鲜国派60岁以上老人充正副使赴宴。十ー年以后,乾隆内禅退居为太上皇,传位于嘉庆,以86岁高龄在皇极殿又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千叟宴,于宴者多达五千九百多人。

这几次千雯宴之所以能在康乾时代举行,一因这两个皇帝都是清朝在位最久、年龄最大的君主,康熙在位61年,终年已近古稀,乾隆在位60年,终年高达89岁,他们无疑也是老叟了。二因康乾时期乃是清朝的太平盛世之际,不免有此豪华,这些也算是皇帝所谓的“普天同庆,共享升平”的活动。当然,所谓的“共享”,只不过是一些高级官员的享受而已,人民是很难共享的。按当时的规定,参加千叟宴者,年龄须在60岁以上,除皇帝特别恩准参加者外,京官要三品以上,外吏则只有封疆大臣才有资格参加。可见参加千叟宴是有年龄和官爵双重限制的,并且以后一种条件为主。至于能参加千叟宴的下层官吏、民士、匠役等人,只不过是其中的点缓而已。另外,参宴者都是七老八十之人,即使行动退缓,也还得跪拜为仪,并且大都缺齿露唇,恐怕也难消受那丰盛的美味佳肴。同时,为了讨好皇帝,许多人还得挖空心思,收集珍奇礼物来贡献给皇上。所以千叟宴举办的越多,民脂民膏流的则越多,所谓千叟宴者,乃是民脂宴也。

清朝还有个有名的筵席:满汉全席。至于满汉全席有多少道菜,有哪些菜,似乎至今没有定论,许多学者各执己见,有说共计二百道菜,要吃一个星期,主菜是“熊掌、驼峰、猴”。也有人说全席只有八道菜,是将满席和汉席的菜合在一起的,满席的大菜以鱼和鹿为主,另加野猪、野鸡、孢子等物,其中以鹿尾最为名贵。汉席的大菜以猪肉和内脏为主,侧重于猜尾汤。笔者倾向于后一种意见。据《清史稿》记载:清朝皇帝每以鹿尾孝敬祖母与母亲。可见鹿尾的地位是很高的,作为贡品看待,胜过驼峰、熊掌之类名菜。清朝皇帝每年十二月都举行“孢鹿赏”,向王公王臣分赏“孢鹿”,各地的官员要向皇帝进献“鹿尾、鹿肉和鹿筋”,没有敬献熊章、驼峰之类东西的记载。而皇上用的山珍海味基本上都是靠各地进贡来的,下面没有的贡品,皇上又从何而来?故此,满汉全席应是一种以鹿为主菜的宴席,不会多达二百道菜。

皇帝吃喝开支费用是惊人的,据清代内务府档案记载,宫中膳房每年约需银三四万两,这还不包括各地进贡来的山珍海味、米面牛奶及各种干货等物。据记载,帝、后每天所需的膳食物料为:皇帝每天需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两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共19斤,大萝ト、水萝ト、胡萝ト共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若蓝,于闭薤菜各5个,葱6斤,玉泉酒4两,酱和青酱各3斤;醋2斤,早晚随膳饽悖8盘240个,每一盘饽饽需用上等白面4斤,香油1斤,芝麻和澄沙各少许,白糖、核桃仁及黑枣各12两。另外还有牛奶100斤、玉泉水12缸,乳油2斤,茶叶75包,皇后每天所需盘肉16斤,菜肉10斤,鸡鸭各1只,白菜、香菜、芹菜共23斤13两,水萝ト、胡萝ト共20个,冬瓜1个,干闭蕹菜5个,葱1斤,酱1,5斤,青酱2斤,醋1斤,早晚随膳停饽4盘共120个,用料与皇帝相同。另有牛奶50斤,玉泉水12缸,茶叶8包。帝后一天饭菜用料如此丰富,其费用可供五千农民吃一天,正所谓“皇帝一席饭,农家半年粮”,这些巨大的开支最终都转嫁到百姓身上。

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盛极必衰,这是历史的必然。慈禧太后排场过后,便是落难之日。光绪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她仓皇西逃,一路上喝溪水,吃小米粥,啃冷馍,如此御膳也算寒酸到了极点。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自继位以来就失去了他祖上那种排场和奢侈的资格,只能实行配给制。据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九月初一至三十日内务府登记分配给皇帝吃的主、副食每月分例清册记载:每天分配给皇上“汤肉五斤,猪油一斤,肥鸭三只,肥鸡两只,菜鸡三只。”同贫民百姓相比,这仍可称得上阔气,但同他祖上相比,可就显得太寒酸了,列祖列宗哪有吃配给制的!从一桌饭菜中也透出一个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朝廷余日无多,行将灭亡的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