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这几件事,为秋冬调补孩子做好准备

 风清云淡1979 2018-10-14

上期考考你


孩子手脱皮,可能是什么原因?


A.     入秋气候干燥

B.     缺钙

C.     缺铁

D.     消化不好


答案:A、B、D



今天是寒露,紧接着就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我们已经来到秋冬交际的时节。天冷下来就是是‘补’的好时机,要让孩子在冬天受补,滋养阳气,寒露之后就要积极为孩子做好准备,在饮食起居上调整好孩子状态,为接下来的调补做好准备。



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两个节气之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这天后,气候从凉爽转为寒冷,地面的露水受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接着气温会明显下降,秋燥会更加明显。那么,我们养护孩子,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1、日常照顾孩子,要开始有“防寒”的意识。

2、气候一变,食和运动的是最关键的。

 

这个季节是过敏体质孩子比较难熬的时节,特别是咳嗽、鼻炎和哮喘儿,家长一定要提早做好预防。




生活起居的要点


寒露之后,气候从凉爽向寒冷转变。等到了霜降,南方也能感受到明显的降温。此时,昼夜温差越来越大,早晚温度明显降低,降水也变得更少,气候会越来越干燥。


孩子要不要秋冻?


寒露之后,平时抵抗力较弱,过敏体质的孩子,我是不建议“秋冻”的。相反,要做好防寒。特别是早晚起风和降温,要多备上一件衣服。孩子上幼儿园,一定要带上外套和干爽的衣服,交代老师及时给孩子擦汗,换上干爽的衣服。这个时节如果“汗出当风”,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咳嗽、哮喘,很容易就会发作。


晚上睡觉,入夜空调一定要关掉,凉席也可以收起来了。可以开始给孩子穿上小肚兜或者高腰一些的长裤,晚上睡觉要避免小肚子着凉,尤其是神阙穴。


要特别注意孩子脚底的防寒。不要让孩子光脚在家里跑。“寒从脚起”,这个时候出门要给孩子穿个袜子,在家要穿拖鞋。这是我们开始养阳气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防止寒邪的入侵。寒邪最可怕的不是一阵风来外感风寒,孩子最怕的是体寒,如果体质偏虚寒,孩子肯定是不强壮的,而且很难调理。


如果遇到天气明显降温,就给孩子用温水泡泡脚,一周可以泡1-2次,泡到微微出汗,就让孩子睡觉。小孩子用温水就好,不要经常用药。


睡眠如何调整?


睡眠依然是养孩子最好的补方。有些微恙的孩子,平时感冒发烧,不用药让孩子好好睡一觉,自行调节,都能看到很明显的恢复。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霜时节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早睡早起。到了秋冬,坚持让孩子9点就上床睡觉,争取在子时(23时-凌晨1时)进入深睡。


接着天黑得会越来越早,夜晚会愈来愈长,就是因为天地要进入养阴的时节。那么孩子就要让他也再早睡一点,可以适当早起。




防燥除了吃还能怎么做?


大家只知道夏天开空调要在屋里放一盆清水,保持室内的湿度,那么这个好习惯秋天是更为需要的。如果有加湿器就更好了。与夏天开空调加湿不同的是,此时门窗可以打开了,保持空气流通,空气质量会更好。


当然,夜间则要微微收敛窗户,避免寒气入侵。


如何调护情志,避免“悲秋”?


秋天因为肺气盛,压制了肝气,肝气不条达,人的情绪就不会太好,所以秋天最易出现“悲秋”的情绪。我想提醒家长的,不仅仅是关注孩子的情绪,更多的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将悲感、紧张等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带孩子出门野餐、登高踏青,孩子亲近大自然,大人舒缓肝气,调节情志。


适当的户外运动,比如登山、骑车,就特别好。让孩子多晒晒太阳。如果没有风,可以把孩子的上衣脱掉晒后背,或者把开衫反着穿,露出后背来晒。这是很好的养阳气的方法。注意是要温煦的阳光,不要暴晒,那是会晒伤的。



饮食调理的重点


顾护消化,为霜降进补做好准备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此时离霜降还有两周时间,家长要把孩子的消化情况调理好,为霜降的进补做好准备。寒露过后,人的阳气开始封藏,阳气储藏在体内,不像夏天,体内是虚空的。此时进补,就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和藏纳。

 

每天继续做“10秒钟判消化”法,早餐半小时后,花上十秒钟,看看孩子的口气、舌苔、大便、睡眠,判断一下孩子的消化情况。如果消化不好,及时助消化。具体的辨别方法,看看以前的一些推文或者脾胃课比较系统的介绍。

 

给孩子喝安秋方是最好的,既能消食导滞,又能健脾润燥。接下来这两周,每周可以给孩子喝1-2次。




肺肾同调,逐渐收养阳气

寒露是进入冬天的前奏,秋冬养阴,而养收养藏的两大脏器就是肺和肾。


秋主肺,秋末多凉燥,最易伤肺。凉燥犯肺,孩子会出现发热轻、但怕冷,头痛无汗,口、鼻、咽干等情况。而治凉燥,不能一味的清热润燥,而是要温润,以养阴润肺为主,切不可过于寒凉。秋天吃梨是合适的,但是给孩子经常吃就太过于寒凉。孩子吃梨,最好是炖煮,减少一些寒凉之气。比较合适的有糯米、粳米、银耳、芡实、山药、花生等既润燥又不寒凉的食物。藕、山药这些根类食物,也是比较温润健脾的。用这些食物煮粥,更是养胃益气,滋补津液,一举两得。

 

冬主肾,接近冬天的时节,自然要开始补肾气。肾气好,阳气就健旺。入秋后手脚冰冷的孩子,大多就是因为肾气不足。趁着秋末给孩子的肾“打打气”,能让孩子更健康地入冬。孩子补肾跟成人补肾的方法截然不同。成人多用攻补很猛的补药,孩子只能是平补,滋养肾气。饮食上像核桃、板栗、芝麻、番薯、乌鸡等都有较好的补益肾气的功效。


这个时节当令的水果,多是偏寒凉的,比如桑葚、梨子、橘子、柚子等,给孩子吃反而要控制一些。可以给孩子吃吃石榴,味甘性温,入肺、肾、大肠经。但是籽很多,最好是榨汁给孩子吃。

 

蔬菜可以吃一吃花菜,比较平和,也是当令的蔬菜。或者多吃莲藕、淮山等一些根类的果蔬。

 

肉类可以吃一吃乌鸡。乌骨鸡,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补中止渴、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的功效。脾胃虚的孩子在消化好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一点。妈妈们能自己喝些乌鸡汤更好,照顾孩子很辛苦,也要照顾好自己。

 

最后,一定要提醒慢性咳嗽、鼻炎、哮喘,或者过敏体质的孩子,天气越来越冷,发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最为关键的,是管理好孩子的消化,顾护好脾胃。所有的调补、食疗,一定是在孩子消化好的时候才能用的,孩子如果积食,生湿,一旦有一些诱因,比如病菌、太兴奋或者吹风受寒,孩子很容易就会发病。同样的,如果秋冬顾护的好,阳气养的足,这些问题,也就好了大半了,来年就会有出乎意料的好转。



食疗方



小儿安秋方


材料:

炒谷芽10克、炒麦芽8克、陈皮2克、乌梅5克、莲子5克、百合8克,煲瘦肉汤。


用法:

喝汤不吃渣,大小皆宜。一周1-2次。


用量:

1岁以下,2碗水煲成半碗;

1岁以上,2碗水煲成1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