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西当太白,横绝峨眉巅的名作

 宜境木森 2018-10-14
文 | 李思达

 

噫吁,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有唐一代,在社会上始终流行着一种听上去特别风雅的社交公关行为:干谒。这也算是唐帝国赐给那些寒门子弟一个为数不多的阶层上升机会。不管是来自帝国哪个穷乡僻壤角落的读书人,只要他确信自己文章确是那朵不一样的烟火,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将诗文直接转发给帝国的达官显贵。如果这些上层人士看得入眼,点赞后在自己朋友圈里转发,那么一夜成名,声望值直接十万加都不在话下,甚至被皇帝看中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干谒文章如此重要,那么努力将自己的文章打造成让别人“当时就震惊了”的爆款,对于这些寒门学子来说就是一项再重要不过的工作了。事实上,整个唐代的士子都在干谒,而那些被人记住,成为津津乐道文坛佳话的干谒成功案例,都是后世必读必背的爆款文章。比如著名的白居易见顾况故事,当时老先生先借着小年轻名字开玩笑:“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但一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当下就震惊了,立刻说:“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同样让长者震惊的还有李白,而且他干谒的对象更牛,不仅官做到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而且诗词造诣深厚,是曾写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金句的贺知章,在读了李白的干谒文章之后,他直接惊呼:“子,谪仙人也!”从而坐实了李白诗仙的称号。

能让贺知章这种诗坛高人都为之拜服的文章,那该是有多么精彩壮丽!后世文人都将此事作为美谈加以记载,而且不止一人(孟棨 《本事诗》、王定保《唐摭言》)确凿地指出,这篇让贺知章为之惊叹的文章,正是李白的名篇——《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诗意图,现代,陆俨少,国画,纵137厘米,横68.5厘米。此画取材于李白《蜀道难》,着重表现蜀道的艰辛与危险

交通频繁的唐蜀道

李白干谒贺知章的文章到底是不是《蜀道难》?其实后世研究也有不同意见,但大家公认的是,在李白诗震士林,名动天下的过程中,《蜀道难》这篇爆款文为他吸了不少铁粉。所以像孟棨和王定保这些文人才会觉得,如果有什么文章能连贺知章都被震撼的话,那一定就是《蜀道难》了。

话说回来,为什么李白的《蜀道难》能成热点文章?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蜀道对大多数唐人来说是一个超级热门的话题:蜀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每年都需要向长安输送大批物资;而朝廷对这个战略后方也视为珍宝,每每都会派出高级文官镇抚其地。因此,蜀道在当时可谓是朝廷命脉之一,不仅能获得大众的关注,还由于封疆大吏往来频繁,获得了话题热门度加成。李白《蜀道难》一出,自然容易引起天下人的共鸣。

唐代所谓蜀道,其实是指沟通成都平原、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道路的统称。由于秦岭的横亘,本来三地是处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状态,而为了打通这条蜀道,蜀地先民从千年前的战国末期就开始了艰难的筑路之旅。据东晋常璩编撰的《华阳国志》记载,蜀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显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47年)。传说当时秦惠王送给蜀王5名美女。蜀王派“五丁”迎接。到梓潼时,五丁看到有一条大蛇盘踞在山中的洞穴之中,其中一人上前抓住大蛇尾巴想要将其拽出来,但力不足。于是五位壮士齐上,和大蛇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生死拔河。此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整个山全崩了,五位壮士和五名秦国美女全被压死,但从此山分五岭,上有平台,蜀道也由此而成。


广元剑门关绝壁“猿猱道”,全长440米,离地高差500余米,呈“之”字形沿悬崖缝而上,路宽处仅30厘米,窄处不到15厘米,李白在《蜀道难》中这样描写此处险要——“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今天人们所能看到的蜀道遗址大多在四川广元境内,长达270 多公里,是保存最完整、保留文化要素最充分的一段蜀道

这当然只是神话,除此之外,另一种极为流行的传说是秦王将金子塞在石牛之中,骗蜀王说是一只能拉出金银的神奇“金牛”,贪财的蜀王派了“五丁”开山劈岭,耗费大力开通蜀道,而五丁死于修建蜀道的过程之中。结果“金牛”运来之后,发现上当的蜀王气愤地将石牛扔在北郊(现成都市北部一区就以金牛为名),此时秦国的大军,已经沿着蜀人用鲜血和汗水开辟的蜀道席卷而来了。

显然,这些传说故事都是依托周慎靓王时秦司马错伐蜀而来,其中秦王利诱蜀人、蜀人派五丁开山、开山途中损失惨重、最终反而是秦军通过蜀人开辟的蜀道一举征服当地的元素都别无二致。从这些蜀中故老相传的故事中可见,当年为了开辟蜀道,蜀人曾付出重大牺牲,但换来的却是一段亡国的沉痛血泪史。所以,李白说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并非虚言,而是对古蜀人不惜代价开辟蜀道的真实描写。

经过历朝历代的营建,唐代沟通川陕的蜀道已经形成了四条成熟的大道,分别为凤兴道(又称嘉陵、陈仓或者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四条大道由北向南均分三段,北段为长安到凤翔,之后分别在凤翔府、眉县、周至县和京兆府长安县分别进入中段穿越秦岭的嘉陵、褒斜、傥骆和子午四条谷道;穿越秦岭之后,再分别经汉中盆地的三泉县、金牛驿、兴元府和洋州汇入南段;也就是从金牛县到成都的入蜀驿道。

在这四条蜀道中,唐代行人最常走的就是凤兴道,因为该道距离最短,同时较其他诸道要平缓宽阔一些,沿途州县驿站众多,人烟稠密。李白诗中提到的“百步九折”“何盘盘”的青泥岭,正是这条道上的必经之路。除了凤兴道之外,来往旅人次多的便是褒斜道,特别是中唐之后为了加强对西南的控制,曾六次整修开辟,成为中唐之后诗人行旅首选。傥骆道地方偏远隐蔽,中唐之后成为帝王专用的逃难通道(唐德宗公元783年;唐僖宗公元880年)。子午道正是三国时魏延想要奇袭长安的所走的那条道,位于四道最东,由于距离唐代州府梁州、剑南较远,较为冷僻,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的荔枝就是从这条路运到长安的。


《蜀道难》,现代,林凡,工笔国画。取材于李白名篇《蜀道难》。《蜀道难》原为乐府旧题,李白以此为题,用自己不世之才力,将古往今来的传说与现实,山川景色与旅人心情融为一体。其笔势如天风海涛、奇观凸出,为后世推崇的著名诗作

众人皆有《蜀道难》

在李白之前,广义的蜀道已经开辟了千年。这条沟通川陕的蜀道,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年代,都具有不言而喻的战略意义,往来其间的人也是熙熙攘攘。可想而知,蜀道这个主题,也自然早早就进入了文人的视线。实际上,甚至就连“蜀道难”这个题目,都是“自古以来”。早在南北朝时,刘宋郭茂倩广采天下诗歌之后编成《乐府诗集》,其中已经明确记载,乐府旧题中有《蜀道难》。而在李白之前,至少就有三个人明确以诗歌形式写过《蜀道难》,分别是梁简文帝萧纲、梁骈文大家刘孝威和陈代文学家阴铿。

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的胞弟,父子三人都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以《蜀道难》为题写了两首乐府旧题,一篇为“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另一篇为“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从内容来看,他似乎有点偏题,写得长江三峡水路方向。考虑到当时南北对峙背景,他又是梁朝贵重亲王(后为太子),实难要求他去川陕军事对抗第一线犯险体验生活,能把三峡水路的危险歌吟一番,已算是不错了。

和萧纲相比,刘孝威和阴铿两人描写的则是传统意义上的蜀道。刘孝威也写了两首《蜀道难》,他擅长“宫体”,因此诗歌中少险峻多瑰丽之气,对于蜀道艰险只是泛泛地说“玉垒高无极,铜梁不可攀”。倒是出身寒门的阴铿,似乎颇有将心境和蜀道难的现实联系之意,在他的《蜀道难》最后明确地提出了“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已经略带后来李白《蜀道难》中那种淡淡的忧伤之气。

隋唐天下统一,蜀道成为交通南北,运输物资的重要通路,途经文人不在少数,描写蜀道的诗歌也层出不穷。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漫游蜀地,途经蜀道的时候写下了《散关晨渡》《晚留凤州》,提到蜀道是“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四杰中的另一位卢照邻也曾穿越蜀道,当他抵达离京师不远的陈仓驿时,心情舒畅地写下“岩景蔼朱光”的“今朝好风色”的章句;而李白广义上的同乡陈子昂,在穿越蜀道之时,也写过《晓发方骞驿》,细腻地描摹了秦岭巴山之间“片阴常作雨”的情景。李白同时代的王维在穿越蜀道时,写了一首名字长得吓人的诗:《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但诗中意境却平和可爱,他虽然觉得蜀道好险好可怕(“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但满心佛系的他却自从中间找到了“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的禅意,感受到“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的和、寂、静……除了他们之外,诸如苏颋、张说这些大家,在途经蜀道之时,也都不禁诗兴大发,为蜀道留下过不少佳作。

所以,当李白动笔写《蜀道难》时,他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蜀道难》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诗歌主题。如果再单单去吟咏蜀道风光,感叹一下其中天险多么崔嵬,间或抒发一下自己忧伤的话,那么他的《蜀道难》就算作得再好,将来也只会在众多同类诗歌中泯然众矣。想要让《蜀道难》成为能够耸动公卿的爆款文,成为后世绕不过的经典,那就必须另辟蹊径。

这对其他诗人来说或许很难,但是对于一代盛世诗仙李白来说,却是理所当然。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将石牛中藏金,谎称金牛赠送给蜀王,古蜀国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雍大记》记述五丁峡(或称金牛峡、宽川峡)云:“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

横空出世的千古名篇

虽然在李白之前,已经有如此多人写过蜀道和蜀道难,但还没有一个人想过用全景式的手法专门以蜀道为题写作。无论从篇幅还是角度上,大家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式,只是在蜀道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无非就是路过哪些景点,见到什么场景,突然想到一些小确幸般的感慨,如此而已。唯有李白,他根本不在乎那些具体的道路,也不在乎蜀道上到底有什么,更不在乎什么诗词章法的限制,他只是想要尽情发挥自己浪漫主义的想象,用各种凝练的词语,将自己最具鲜明色彩的个性融入这首《蜀道难》的意境,就足以对所有同题材的诗形成降维打击了。

在《蜀道难》中,李白首先借助古代传说——蜀王“蚕丛”“鱼凫”和五丁开山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的惨烈,铺垫蜀道开辟的不易,随即聚焦蜀道之险——“上六龙回日,下冲波逆折”。青泥岭攀登之难,行人路途之苦,让人呼吸急促,心跳快得只能抚胸瘫坐畅谈。而此时又听见悲鸟号古木,一股苍凉之气油然而生,不由得“使人听此凋朱颜”。在山崖之上,杜鹃啼血,哀愁四塞,怎能不让人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此时,“连峰去天不盈尺”的险峻,“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惊险,脚下“砯崖转石万壑雷”的深渊,这种险恶的地势环境,都一起向远行途中的旅人逼来,让人进退无路,只能哀怨“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即使安然渡过这些险关,随后的蜀道后半程——剑阁依然危机重重,甚至有“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生命危险。如此下来,就算前途未来说得再好听,那也不如早还家!

在这首294字的长诗中,李白通过奔放的言辞,不拘一格的表达形式,以及瑰丽的想象,在《蜀道难》中营造出一种神采飘逸的色彩,完全刷新了人们对这种题材诗的认知。也难怪这首《蜀道难》一问世,就奠定了李白在诗坛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当人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眼前浮现的不仅仅是蜀道,而还有一种更深远的意境,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强烈感情。诗中的文字只是描述蜀道的艰难险阻,但所有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绝对不是仅仅在说蜀道,在诗词之外,他还有各种意境想要传达,而且随着每个读者的经历和三观不同,他们心中被触动的情感共鸣也会丰富多彩,各不相同。

事实上,后世不少文人在读过《蜀道难》时,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幻觉,觉得自己似乎明白李白到底想要暗示什么,由此还引发了各种争议,有的人认为是李白在骂严武(中唐重臣,安史之乱后两次出镇蜀地);有人则坚持认为李白是讽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逃蜀,或者是讽刺章仇兼琼(祸国的杨国忠之荐主);还有人认为是因为李白仕途不顺,借蜀道难为题以寄托。不过,关于这首杰作,资料实在太少,甚至就连李白什么时候创作的后世人也不太清楚。因此,这些说法最终都只是猜测罢了。话说回来,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说不清道不尽的多重意蕴,才让《蜀道难》成为海内传唱的名篇,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之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