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獭尾肝

 亳州不薄 2018-10-15

獭尾肝

左肝叶向左后方的突起称为獭尾肝(beaverlliver),别名包围肝、象鼻肝是临床并不少见的肝脏正常变异。




 

 

 

 

发生机制

出生前,肝脏营养靠脐静脉输送。脐静脉在左叶间裂处向右自然弯曲与门静脉连接,同时营养左右肝叶。出生后,肝脏营养靠肝动脉、门静脉输送,脐静脉闭合,肝内血管合并、退化,数目减少,门静脉主干与其左支的夹角成锐角,致使左肝供血、生长发育均不及右叶,左外叶后部肝组织逐渐退化,遗留的残迹称为肝纤维附件或肝纤维垂,其内可有少许肝组织和迷走肝管,若其内仍有完整肝组织,形成的肝叶就是獭尾肝,见于5%成人。

 

超声表现:

肝左外缘向左后方延长、弯曲,尖端超过腋中线,包绕部分脾脏;②延长部分肝组织与正常左外叶血管相连,与其余肝组织密度相同

③左叶间裂位于椎体右缘右侧(提示獭尾肝只与左外叶有关,而不是整个左肝叶增大);④延长部分与左外叶连接处可相对狭窄。上述4项诊断标准中,①,②,③项为必备条件,④为辅助条件。

 

鉴别诊断:

 獭尾肝为正常变异,其肝组织含有正常的肝、胆管组织,同样可以发生肝硬化和各种肝占位。肝硬化的左叶增大一般为一致性,没有相对狭窄段和向后弯曲,其肝缘圆钝,常有肝右叶相对萎缩、第一肝门向右后方移位、肝硬化结节等肝硬化其他表现,与獭尾肝不难鉴别。

②陈旧性脾包膜下血肿鉴别。

③与脾梗死鉴别。

 

獭尾肝图片

 

 


男性,24岁,此人比较瘦 低烧1周就诊
脾脏包膜下探及新月形低回声区,低回声区与脾脏分界比较清晰,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个人感觉这个首先考虑獭尾肝 不排除其它 当时没有仔细区分这个低回声与肝左外叶的关系


 

 

咳纹肝 (粗大膈肌束压迫肝脏)

定义

咳纹肝 粗大膈肌束对肝造成的压痕,属膈肌正常解剖变异,粗大的膈肌束由于紧贴并陷入肝脏表面,陷入肝表面的膈肌束在超声图像上可走行于肝实质内, 易被误诊为肝内病变.

肝右叶的膈面因长期咳嗽或束腰等导致膈肌勒压的痕迹,称肝副裂(咳纹肝)。应与主裂标志、肝内病理性结节相鉴别。

 

正常解剖

解剖肝脏表面被覆的薄层纤维结缔组织成为肝被膜(也称为格里森被膜)。最容易识别的为肝镰状韧带,胎儿期引流脐静脉至肝脏,产后脐静脉闭锁形成肝圆韧带,镰状韧带达肝后左右分离,分别形成左右三角韧带(左右三角韧带合称为冠状韧带)的上层。两侧三角韧带分别与膈肌相连,右侧三角韧带腹膜于肝脏右后上方广泛分离,形成肝脏无被膜覆盖的区域称为裸区。肝被膜最厚的部分位于肝门部,包绕门静脉主干、肝固有动脉、胆总管,位于双层腹膜之间称为肝十二指肠韧带。

 

膈肌解剖示意图

 

 

两侧三角韧带紧贴膈肌


发病机制

肝脏源于胚胎时期的肝憩室,肝憩室伸入原始横膈内逐渐发育成肝脏, 而原始横膈则形成膈的中心腱和腹部成份, 由此看到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这可能是粗大膈肌束陷入肝实质的胚胎发育基础。

 

脾脏的发育则源于胃的背系膜并逐步向左突出形成, 而且其活动度大, 与膈肌无密切关系, 这可能是与肝脏不同的原因。


超声表现

长轴切面表现为强弱回声相间的多层条带样结构, 其中的低回声带代表膈的肌性部分, 线条样强回声代表腹膜、膈下脂肪或其镜面伪像 , 贯穿走行于肝实质内; 横断面为由膈肌凸向肝内的强回声结节。其好发部位为右肝(35/38) , 多偏右外侧区, 由前向后斜行, 故肋下横斜状断面可见膈肌束全貌。亦有不典型者略呈逗号样结构, 在肝内形成一不完全的斜带。多发者, 常呈多发小帆形结构, 底边起于膈肌, 局部肝膈顶略呈波浪状。

 


膈肌束


右侧膈肌束,可见条状高回声由膈肌深入到右肝实质内。


三角韧带超声表现:
(弯箭头所示为膈肌,直箭头所示为右三角韧带)

 

 

 

男,70y,肝内条索样强回声

 

 


 

女,65y,肝内条索样强回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