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言书法个展亮相北京,刘正成胡抗美都说了什么?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8-10-15

莫言书法个展亮相北京

刘正成胡抗美都说了什么?


右起:刘正成、莫言、胡抗美


书法在线 侯勇 10月13日,莫言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在北京时间博物展出。展览以笔记、诗词、对联等近百幅书法作品展示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实践。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院的副院长胡抗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刘正成


刘正成:

莫言书法引起我们的思考——

抄书和追求技巧的时代,书法怎么成为既工且贵的作品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先生在开幕式发言提到,莫言和徐志摩都是通过剑桥大学使中国文学走向西方的代表人物。今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徐志摩花园落成,花园的路上做了雕塑,刻有很多名人的名字。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中国作家莫言的名字就刻在国王学院徐志摩花园的石碑旁边的第一行。莫言和徐志摩为我们中国文学走向西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文学家的莫言先生,他提供的作品对书法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我们重新思考,怎样在一个抄书和追求技巧的时代中,我们的书法如何成为既工且贵的作品;如何创作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莫方书写自己的笔记,自已的打油诗或者随感记录,甚至书信,这一点对书法的重要意义就是与书法最有关的不是绘画和篆刻,而是诗文。不会撰稿可以成为画家,没有诗文、没有文学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最多成为书匠。古代书法家是精英文化,秀才、进士、举人才能成为一个书法家。作为文学家的莫言先生,他的书法作品对当前的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引起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书法怎么会成为既工且贵的作品,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技艺。什么叫美?生活就是美,或者使人想起着生活。



胡抗美


胡抗美:

莫言的书法很有趣味

——成其意,见其意,书法与文学完美的结合的示范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胡抗美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中提到莫言先生是在中国文学和中国书法之间“成其意、见其心”做了一个沟通工作。文则数言乃成其意,文学家的文字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书法也一样,一字便见其心,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都是为艺术的功能表情达意。胡抗美先生认为只有莫言先生能够做到这样的一个示范作用。


莫言先生的书法,率意、轻松、自然,用这种笔墨讲故事,用笔墨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用笔墨来反映生活。我们从他的笔墨当中可能注意到很多信息,跟读他的小说一样,能读到很多有趣味的事情。在上一个世纪之初,梁启超先生就把书法称为一个趣味,他把这个趣味看得很重。梁启超说:如果有人问我,你信奉什么主义。梁启超说:我信仰趣味主义。我想莫言先生的小说和莫言先生的书法都是在进行趣味的美学表达,这是第一点。


莫言先生用书法的形式去解读他的小说,用小说的形式来表述他的书法,很有趣味性。比如他讲了一个故事:中午有一天天很热,赤膊在写字,突然想起小学的老师当时没有电扇,讲得很热的时候也是赤膊来讲课。他就感叹这个时代,这样的老师再也见不到了。讲得多么生动的故事......


胡抗美先生强调,莫言先生具有文人的修养的同时也具有书法表达的欲望,他把书法和文学完美的结合。而且作家想要看到的东西以书法的面貌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也是一位勇于探索各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艺术家,从话剧、戏曲、影视剧本创作、诗词到中国书法多有涉猎。莫言先生表示,自幼对书法兴趣甚浓,近些年更是醉心于笔墨之趣。自己不是书法家,用毛笔写字是为了回归传统,向老祖宗和书法家致敬。


莫言

张大春


该展览策展人张大春说,所谓“笔墨生活”,即那些并非书法专业的人,犹如孩子一般地与笔墨相友,与纸砚相亲,与古典为师,而成就我们的日常。这种生活在当今社会值得鼓励提倡。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



开幕式现场




展厅现场




附:


莫言的书法日常

 

文/侯勇

 

莫言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要玩书法?他说是因为写字有瘾,这种瘾如“嗜烟嗜酒”一般。这样的体会,抽烟喝酒的人有,酷爱书法的同仁有,这是事实;这个年代,字写的好的多,但会写文章的少,这也是事实;书法圈一直倡导要多读书,要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文学的功底不可少,这也是事实;书法圈的人一心研究这个字怎么写,有多少种笔法,缺少了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体悟,英雄出少年,这也是事实。确实,我们对文学的理解不够,所以导致我们对人生,对生活的体悟,总是少了那么一点批判;也让我们的作品总是停留在唐诗宋词之间,这便是中国当下书法创作的现状。

莫言先生得了中国文学诺贝尔奖以后,他的书法也因此得到了非常多的拥趸,这是不争的事实。莫言先生写字,让我想到他的小说《丰乳肥臀》中的情节,宁愿入沼泽,也不受人欺负,然而,他入了书法的沼泽,当然,社会上略有微辞,但还不致于入沼泽赴死,因为他的书法中有很多的自作诗,还是蛮有意思的。因为他的书法作品更多的延续他的文学创作的飘逸潇洒,这也体现了他的文学功底与文化内涵与人文休养,比如他的《酒后谈诗》的惬意,“老友相逢酒三杯,豪情壮志早成灰,人过六十多半辈,醉翻白眼我怕谁?”式的尝遍人生百味之后的人生感悟,多么有趣的句子啊。“吾今白雪染双鬓,常于静夜念初心,原本可乘云车去,只因酒香恋红尘。”这样的诗,莫言先生自谦称“歪诗”,个中滋味,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切身经历。我想,这些虽然不具有王羲之那样的放浪形骸,醉心山林,倒也有些参透人生的旷达,亦或,这就是书法的意义所在!

大约九十年代的中学生,对于文学的狂热,应该是现在的人是无法理解的。甚至于海子的那一次卧轨,在文学青年的心目中,都是无比崇高的。我们无数次的抄写著名文学家的名言摘句,无数次的朗读,在心目中的腾起的想和对人世间一切的是非对错的批判慢慢的成为我们的全部。而正是那个时候,也是我阅读的第一部莫言先生先生的小说《丰乳肥臀》。这是莫言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一个大孝子陪完母亲走完最后一程,并亲手掩埋了老母亲,有相关人员要逼着他再把母亲从坟里再挖出来,这是多么丧尽天良的事啊,这位大孝子为了不受人欺负,背着母亲跳入沼泽地里,让欺负他们的人再也找不着他们。这样一个故事情节,让人想到养育我们成长的母亲的伟大和相关人员的丧尽天良,这样的矛盾心理,正是体现了作者心中的大爱和对某些现实的愤怒无奈。这便是知识分子的风骨,他既要宏扬人间大爱,对世间的无奈,只是希望想欺负他的人再也找不着他。仅此而已。


我们再从书法史上看,我们所尊崇的书圣王羲之成为今人学习书法的楷模,然而,“世人尽学兰亭面”,只知道他是官居右军,遍临《兰亭序》,池水尽墨,殊不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无非生死而已之感叹的王羲之,在遍尝世事莫测之后的一死生为虚诞,还忘谈什么齐彭殇?什么功名、家国、庙堂又有什么意义呢?正是这样的一种境遇下,兰亭序在淡然从容下显得惊世骇俗。这又岂是当下“二王”书风泛烂下的千人一面可以相关提论?苏东坡谪居黄州,“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囧境下,还念念不忘“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他们又何曾不曾做官,又何曾不体验人生百态的艰辛和无奈之后,方有惊世骇俗的大作呈现于世。

 

大约十多年前,我和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谈到,我们对于名家书法的看法,其中讲到,假如你是教师的话,客厅所悬却是蔡元培先生的书法作品,地方贤达来访,必生景仰之心。那么,作为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他用其毕生经历所倾注的小说中的大爱和对世间百态的批判虔诚所书悬于堂上,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理想的寄托。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便是来自于刻骨铭心的经历与体验。莫言先生能创作《丰乳肥臀》这样的代表作以及他能够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亦或如是。他近上来醉心于书法亦或也是如此,正如他在《墨迹展自序》所说,“写字如嗜烟酒,一旦成瘾,实难戒除也”,不说专业书法家,大凡抽烟喝酒的人,便知这烟酒之好。林语堂自谓“我行我素”,因为这烟瘾实在难戒啊,尤其是谈文学、哲学、现代美术及如何改造人间宇宙的种种问题的时候,吞云吐雾,似有不胜其乐之情境,这在磨墨写字又何尝不是如此?写字如果没有这“烟瘾”“酒瘾”之乐,没有这毕其一生之功,池水尽墨加上对人生百态的艰辛的体验之后又何尝可以独步书坛呢?莫言先生此言,亦是善书者临池生涯中的肺腑之言啊。临池既久,多了对历代先贤书法名家敬畏,也有对同好的汇报,寻得批评以渴求进步之心,这在已身居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家的莫言先生来说,亦可见莫言先生对于书法的敬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