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1976zyh 2018-10-15

花生荐读

来源: 爱阅读商城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忽然遍地开花。好多朋友都给孩子报了写作班,但是,我要说,虽然你很想把写作学好,恨不得一个写作班学下来,马上就能妙笔生花。

但写作这件事,真的和别的事情不太一样,技巧虽然也要一些,但真的不是仅仅通过了解一些技巧,或通过简单的重复劳动就能写好的。因为大家都没有时间,都追求速成,追求抄近路,就把眼睛盯着写作的技巧。

但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阅读。

在我看来阅读的才华,远比写作的才华更为重要,而写作的才华,也一定是和阅读的才华相生相伴的。

可能有人要不解了。阅读,还需要有什么才华,只要识字的,谁还不会读书?

还真不是,圣经里有句话说:“愚昧的人,有眼却看不见,有耳却听不到。我们中国词造得更好:“聪明”。所谓“聪”就是耳朵好,“明”就是眼睛好,这不是生理机能上的好,而是一种连接能力,一种理解力。

有的人就是有那个本事,能看到别人看不到,听到别人所听不到的。那就是一种阅读的才华。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好作家,都是有极高的阅读才华的。

比如曹雪芹,他在红楼里,曾经借贾母、黛玉之口来评论前人的诗作,一样是犀利别致,让人印象深刻;

又比如说莫言,他的偶像是福克纳,他写过一篇文章《说说福克纳老头》也是非常的有趣,感兴趣的人可以找来一读;

再比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精彩的洞见简直层出不穷….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几乎所有的好作者,都曾经站在读者的角度上,写出过精彩的文学评论。

而且很多作者,他的阅读才华,甚至远胜于写作的才华———原因很简单,阅读是水池,而写作是水桶。

想要把充沛的思想放进自己的作品中,强大的阅读才华是必不可少的。

阅读的才华,其实也就是理解的能力,能力这玩意,一以贯之,一通百通,无论是读,是写,是分析文本,还是分析世界,处处给力,处处好用。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毕飞宇的《小说课》中,有一段关于《水浒》的解读。

说的是林冲杀人,施耐庵是这么写的:

(林冲)将尖刀插了,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东头去。

看完这段,我们先停一停,请问各位,你在这段里,读出了什么?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读时,看到此处,只是一带而过。这有什么出奇的呢?比起“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样浓墨重彩的段落,又或是比起潘金莲勾搭西门庆的故事来说,这一段简直是稀松平常,无非就是做了一些零碎事情,连一点形容词的渲染也无。可是,就是这样简淡到近乎白描的段落,却不能细看,一看之下,简直堪称可怕,说是背后冒凉气都毫不为过。

可怕在哪里呢?

可怕,就可怕在这种平淡,这种冷静。这是刚刚杀完了三个人的林冲,一个被逼到了命运的绝路之上,还处在极度暴怒之中的林冲,这不是一次有预谋的杀人,而是激情之下的杀人。

而你再看林冲的反应,却冷静得就像是做家务似的,按部就班地处理现场:先用仇人的脑袋做了祭品,再换掉血衣,把酒葫芦扔了,甚至还没忘记喝掉那一点残余的剩酒。这就够变态了,然后他提起枪,往东走了。

他为什么往东走?

这一句很容易被忽略掉。很简单,因为城在西边,往西走就是进城,自投罗网,所以他往东走。这就是林冲。一个“往东走”这么简单的句子,就把林冲这个人的性格,他的冷静,他的可怕,他的决绝,都写出来了。

但是,作者写出来了,读者却能不能看出来呢?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拼阅读才华的时候了,看得出来,你就会毛骨悚然,看不出来,你就会觉得稀松平常,一带而过。

木心先生说:

“从前的‘人心’被分为‘好’‘坏’两方面,总嚷嚷‘好’的那面逐渐萎缩,‘坏’的那面迅速扩张,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是:好的坏的都在消失,‘人心’在消失,所以,从前的戏剧和小说,将会看不懂了。”

一本书,你能不能看出来它的精彩,也就是木心先生说的“有没有心”。

这个心不分好坏,它就是一种敏感的直觉,好的坏的,都在一心之内。有心,你就看得懂,没有,你就是睁眼瞎子,看不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老掉牙的诗谁都听过,它很清晰地点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通常都误会了它的重点。

以为读书的重点在于“万卷”,要读得多,自然写得好。其实不然,读书的重点不在多,而在于“破”。

“破”不是让你非得读很多遍,把书都翻烂了,那就是破万卷,不是的。

是要读破书中的精义,要破开它表面的字句,看出作者藏在字句下面的东西。看出这么写到底好在哪里,又不好在哪里。

如果说好书是一座冰山,水面上露出来的东西只有1/10,那么一个好的读者,一个有阅读才华的人,就能够把水面下的9/10都给打捞上来。那么同样是读书,你的所得就比别人多的多。

就像同样拿到一本武功秘籍,有人就当是天书,一字看不懂,扔在一边吃灰;有人能懂一半,能练出个防身的本事;有人就能参透其中最精微的要诀,练出一套绝学,独步武林。

所以书的看破,不光是看你读过几遍,又或是读过几卷,这种数量上的积累,它更讲究的是一个效率问题——

你到底读懂了没有?品出味道来了没有?面对一本作品,能说出个四五六没有?

阅读的水平,决定了你写作的起点。

你怎么学写作呢?去学一套写作的公式吗?去背几个范文吗?

——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路子。

说到底,要学写作,不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要想写得好,你必须先学会阅读,你读明白了,自然就能写得出来。

你阅读的才华越高,你写作的能力就越强,甚至我可以这么说,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

人家的书,写得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你反而能写得好,这有可能吗?

阅读的重要,一方面是帮助你训练直觉,训练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帮你建立一个好的写作标准,好的文字是什么质感,好的结构是怎么去编排的。

很多人,只是把阅读当做是消遣,不想费那个劲,动那个脑子,所以就老是在一些浅显的东西里,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打转,但是又幻想自己只要书读得够多,自然就一定写得好,这是没道理的。

而我发现,有阅读才华的人,通常都是一种神来之悟,能把一些毫不相关的东西连接起来,却又令你觉得真是天作之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个除了本身的记忆力好,知识量储备得多以外,生理上的基础,大概就是脑神经触突特别多,所以各种信息的交流密度就比别人也快很多。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但是你看到这里,也不要就灰心气馁,心想自己没有才华,就自我放弃吧。

不必如此,因为,阅读的才华,除了少数天才以外,几乎没有人是与生俱来的,这绝对是可以锻炼的,可以提高的。

而提高的方式,我个人经验,认为有以下三条:

首先,你要学会去给自己找问题。

去寻找文字中的蛛丝马迹,去揣摩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多问一问,他为什么这么写?换了我,我会怎么写?

然后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这些问题,搞不好就被你发现了一个大冰山。先学会提问题,这是找到答案的第一步。

读书,最忌讳贪多和虚荣,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唏哩呼噜就吞一堆,然后把书一丢,我看完了,然后跟人炫耀,你看我读了这么多书。

有用吗?你消化了吗?甚至有的人,兴致勃勃找人列了一堆书单,结果没有一本读得下去,然后就发脾气了,什么玩意,看不懂,好啰嗦,好无聊,评个一星,写个“装逼”,然后就给打发过去了。下一次,又来要书单,又是同样的结果。

浮躁,急功近利,这都不是一个阅读的好态度。

第二,你要学会写书评,写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有什么所得,琢磨出什么,想到些什么,就随手写下来。哪怕一开始啥也写不出来,那么,能在书上做个标记,画个重点,写个疑问,也总比啥也没有的强。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想,去表达,时间长了,阅读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第三,学会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

这一点也是豆瓣最大的意义所在,不管你看没看懂,去看看别人怎么说,搞不好就能给你点化出一些思路。

慢慢的,你就能找到感觉了,今天解一个穴,明天解一个穴;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任督二脉就被打通了,再看以前看不懂的书时,也能看出自己的心得,颇觉趣味无穷了,这种感觉真是千金不换,幸福无比。

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基本功,没的近路走,但是你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困而求知,无论天分高低,总会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我看来,这才是学习阅读,也就是学习写作的正路吧。

阅读的才华,究竟有多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