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写过小说,最近想尝试一下,总想着不就那么回事吗,只要有小说的三要素,依自己的风格写故事就行了。可是写了个草稿一看,却怎么看都不像小说,人物刻画个性不够鲜明,细节描写也不够全面……于是觉得,想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啊!这让我想起,以前给学生讲小说、讲写作时,有些东西讲了无数遍了,都能背下来了,可看学生的习作还是生硬的不着边际,于是,就恨铁不成钢的吵学生。现在真到了自己要尝试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所以,我建议:教作文的老师最好跟学生一起写写下水文。写了,就知道,我们今后读书应该如何读了。读书虽然不是为写作,但起码是为用而用,尤其,对我们教作文、教写作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将写作水平提上去,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上提分,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有目的的去读书。比如,读书中,书中的情节是如何设计的,人物的性格是如何刻画的等等;还有,书中有哪些可以为我所用的名言警句及名人的成长故事等,如果我们有目的去留意这些重点的好东西,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今后写作中的宝贵资源。所以,读书,我们到底该选什么样的书“读”很重要,选好了,对我们写作的帮助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成为我们写作道路上的绝经之一,否则是一种浪费。还有就是,看书时哪些内容应该作为重点来读。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漫无目的的看书,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平常多写写,就知道看书如何看了。书,会看了,才叫读书,否则就只是看书,是不能称其为读书的。读和看是不一样的,读,是用心去读,是带着思考和吸取去读的,看,仅仅是看看而已,如过眼云烟!写多了,就知道书该如何选、如何看了,也就知道该如何写了,二者是相互的。我们平常写的多了,还会知道,我们今后练习有多重要。自己写了,练了,就会熟能生巧,就会着笔流畅下笔如神,就能很快的抓住重点入木三分,就能言之有味引人入胜……我们平常练的多了,更会知道,我们今后应如何教学生了。练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遇到不同的难题,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带着问题去教,才会目标明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仅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来教,是找不到学生写作难的真正根源的,因此,也不可能有重点、有侧重的上课了,也就是说凭我们的主观猜测是教不好写作课的。如果下水文写多了,不但我们自己写作顺手了,也可知道写作文的难度了,更知道该如何告诉学生从何入手去读去练了,所以,我建议教作文的老师还是跟学生一起写写下水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