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失的“抱虎归山”

 tjboyue 2018-10-15

本文作者


世人常练糊涂拳,抱虎归山浑不知。话说这“抱虎归山”常让人迷惑,名为“抱虎归山”,实际只是一个转身的“搂膝拗步”,加“斜揽雀尾”而已,哪有什么“抱虎”与“归山”?有人认为:陈式名“抱头推山”,吴、武、孙式均名“豹虎推山”,所以应该叫“豹虎推山”。也有人认为虎怎么去抱?用抱字不妥,应该叫“豹虎归山”。李雅轩先生说:“此式有名‘抱虎归山’者,此系‘豹’‘抱’音同之误,因虎豹岂可抱乎?且与拳之形式亦不符也。”

拳式的取名大都是象形取意,但“抱虎”与“归山”的形和意不明,真的让人一头雾水。常有朋友问:“抱虎归山”与“搂膝拗步”究竟有什么不同?也有人问:“抱虎归山”定式时是右足实左足虚,而《太极拳使用法》却印的是“左足实右足虚”,会不会书上印错了?诸如此类的提问,笔者遇到多次,于是对这“抱虎归山”产生了兴趣。下面就聊聊这“抱虎归山”。

有智者说:“凡一种专门学术常有一种术语,以资简单代表应用之书法,此种术语多系习惯上所染成者,亦有因俗语而渐成者,有时字面与意义完全不同者,亦有按照字面内中毫无意义可言者,惟经过多年之后,一再传授,则为确定之名词,转视为当然者矣。学习太极拳者,如不知太极拳术语之里面,徒为字面意义所拘束,则不易得到正确运动之精神,倘联想易经及神秘之名词作为根据,是有实数而不用,反求代数以成抽象说明,可谓之开倒车矣,未免愈错愈远,离开拳术之本题矣。料想现时怀疑太极拳章名词意义者,大有人在,盖解释不一,意见纷纷,令人心中具有苦闷难言之概,而无所适从,致欲求上进者,因此项词意之不明,如入五里雾中,各自摸索,于修炼上多有妨碍矣”。

拳术之名称,在一再传授中约定成俗,“正式转视为当然者矣”,字面遂变成记事符号。如果用现在流行的动作去倒套名称,往往会堕入迷雾之中,而且近百年来,太极拳在普及推广的过程中发生了演化,不少动作已作简化处理,有些动作甚至简略得面目全非,本是象形取意,形被简没了、意也就没了,名存实亡,只剩下几个莫名其妙的动作让人练糊涂拳,“抱虎归山”就是其中一例。

    我们不妨寻找“抱虎归山”的“初衷”,谱诀云:“抽身闪展斜搂推,抱虎引进捋挤按;推按全凭腰腿攻,一腕轻转敌胆寒”。

那么杨家原本是怎么练的?由于杨家三代人没有留下影视资料,无从窥见真貌,我们只能从民国出版的武术书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先看看这动作吴鉴泉是怎么练的。百年前,吴鉴泉曾向杨少侯、杨澄甫学拳,他的拳架虽然后来自成一格,但仍较多地反映出杨家早期拳架的风貌。吴鉴泉的“抱虎归山”与现在流行的杨架不同,据《吴鉴泉氏太极拳》(第38页)描述,他在作“进步搬拦捶”之后,接作“如封似闭”,而他的“如封似闭”是“左掌由右臂下方的外侧,手心贴于右臂。……全身向后,左腿变成虚步。右拳展开向南引;左掌则向北引。左手心与右手背互擦而过,均成阴掌,作并列状。”说白了,吴鉴泉的“抱虎归山”只是将“如封似闭”一拆为二,前一半仍是“如封似闭”,后一半称作了“豹虎推山”,因为他没有“抱”,所以“抱虎”用了谐音“豹虎”。而他的“推山”是两手掌由阴掌翻手成阳掌,向外一推,然后往下一按,即一推一按而已。接下来他弯腰转身向正南,两臂分开,这或许“放虎归山”之意,但这“归山”却又作为“十字手”的第一动了,所以,“抱虎归山”在吴先生这里只有“推山”,既没有“抱”,也没有“归”,所以干脆叫作“豹虎推山”。所以这“抱虎归山”究竟是何模样,仍然是个谜。

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这是最早介绍太极拳的武术书,更是杨家太极拳的第一本正式教材,翻开书本第17页,“抱虎归山”放在“十字手”之后、“揽雀尾”之前(注意,抱虎归山后还有揽雀尾)。抱虎归山的“释名”是:“抱虎归山者,拟敌为抱而掷之也,又名抱虎推山。当抱敌时,敌思逃遁,即用手前推也。”那么,这动作的设计初衷是有“抱”与“推”二动的,当然抱的是敌人,不是真老虎。但如果只推不抱,或只抱不推,甚至不抱不推,那就不能称之为“抱虎归山”,而现在流行的“抱虎归山”,不抱不推,只是搂膝拗步而已,难怪许多练家找不到抱虎归山的感觉。《太极拳势图解》释名中强调:“学者于此式多不注意,或有以如封似闭代之者,盖此式与后式揽雀尾一气,最易混淆之故。”看来,抱虎归山的迷失,至少已有一百年,可能是学者不明抱虎归山的原始用意,或是在普及推广中,为便利教学而简化,以至与如封似闭、搂膝拗步、揽雀尾相混淆,取代原有抱虎归山而造成的。

《太极拳势图解》实际上是按照杨澄甫先生早期的拳架编写的教材,这抱虎归山的“动作有五:(一)原地搂膝;(二)开步搂膝;(三)拗步掌;(四)内抱;(五)前推”(见附图2)。 其中一,原地搂左膝,现在流行的十字手后,左手下搂动作依稀尚存;二,开步转身,右手搂右膝,现行的仍有;三,伸左掌如搂膝拗步,这(一)(二)(三)类似现在流行的转身搂膝拗步式。“四,左手不动,右手向后伸,以肩为中心,臂为圆心之半径,从下后方翻转向上,至前方作大圆圈下抱,至手肘与肩平时,即坐身双手随后捋,作交叉状;五,双手分向前平推。”“此式须以腰身运动肩背,五动作连成一气”,这(一)至(五)五动作,尤其是(四)内抱与(五)前推,即是抱虎归山象征的形、意所在。 简单地说:抱虎归山既有搂膝式,又有内抱与前推,然后是揽雀尾式。

现在问题是这(四)内抱与(五)前推,在流行的抱虎归山中被简略了,没了这(四)(五)的一抱一推,用后面的揽雀尾取代,难怪会找不到真正的“抱虎归山”。

1925年,陈微明先生在《太极拳术》中写道:“右手分开后,同时转至胁下,下垂,手心向外”,这是搂膝,“右手复转上手心转向下,至左手处,两手随腰捋回,坐在右腿上,两手复挤出按出,与揽雀尾同。” 是陈微明先生将抱虎归山的“抱”与“推”代替揽雀尾,“吞”掉了后面的揽雀尾。所以《太极拳术》的抱虎归山是搂、捋、按,后面接肘底捶,中间减少揽雀尾一式。《太极拳术》只讲动作,不讲技击含义,简略一些动作只求上下连接顺畅,有利于方便教学。

1931年,董英杰为杨公整理的《太极拳使用法》,注重了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第十七节,抱虎归山用法,说明:由前式设敌人自我后面右侧用右手从下部击来,或用右足来踢,我即往右侧转身出右步,屈膝踏实、左腿伸直变虚,右手随身转时,将敌右手或足搂至右膝外,左手同时由左侧往前腕转运出,向敌面部按出去,如敌又用左手自上打来,急用左手腕由敌左手腕下,绕过粘住,右手同时圆转提起用腕向敌肘上臂部贴住,同时两手往怀内左侧合收抱回,则敌人自站不定,此时要松肩坐肘,左足实右足虚。” 虽然这前半部分与搂膝拗步相似,而后半部分,则是对敌的“抱虎”擒摔法,重返抱虎归山的原貌。

《太极拳使用法》又在“对敌图”(第93页)中再次解释抱虎归山的用法:“甲立如乙自右后方持拳直击,甲随转趾扭腰,右手往后,如右搂膝搂拨乙右膊,将乙身挒歪,同时随起左手将乙拍倒,右足弓式,左足直线如图是也,又第二用法如乙再还左手来击,甲亦用左手应之,甲速再用右膊拗抱敌人之身腰擒起,犹如壮士捉虎归山之势,此二用法也。”《使用法》对抱虎归山的解释最为清楚,动作重点在抱推,着重于“用右膊拗抱敌人之身腰擒起,犹如壮士捉虎归山之势”。

顺便插一句,关于抱虎归山为啥是“左足实右足虚”的问题,因为“抱”敌时,左足实右足虚是为助其擒抱之势,并不是书上将左右印错了。但因书中套用的是揽雀尾的拳照,很容易与揽雀尾的捋式相混,产生疑惑,所以董英杰在图照下注明“捋图”(第27页)。《使用法》详细讲解了抱虎归山,但也取消了后面的揽雀尾。抱虎归山动作是掤、搂、按、抱、捋、挤、按(推),而揽雀尾动作是掤、捋、挤、按。

虽然《太极拳使用法》对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击用法介绍非常详细正确,可惜董先生的文字功夫尚欠火候,出版后“因为内容太质而不文”“不久即行收回”,杨公澄甫便把《太极拳体用全书第一集》的编写定稿任务交给了郑曼青。由于郑曼青先生有了《使用法》的前车之鉴,所以他在改定《体用全书》的稿子时,小心翼翼,唯恐有失,因而拳架动作、用法说明等等,基本上是依照了《使用法》里的文字、纠正了一些错漏,理顺了一些语句和内容,并没有作任意的变动。那郑曼青是怎样描述“抱虎归山”的?《体用全书》“抱虎归山,由前式。设敌人向我右侧。后身迫近击来。未遑辨别其用手。或用脚时。急转腰分开两手。踏出右步。屈膝坐实。左腿伸直。右手随腰向右方敌人腰间去。复回。左手亦随之往前按。故右手先用复腕搂去。旋用仰掌收回。如作抱虎式。倘敌人手脚甚快。未能为我住。但仅为我搂开。或按出。则彼复换左手击来。我即用捋势捋回。故下附揽雀尾三式捋挤按同上。”郑先生仍套用揽雀尾的拳照,但他并没有在图下标明是“捋图”(即少了“抱”字的说明)。郑曼青的文字确实比董英杰文雅简洁,但对太极拳用法的理解,似乎没有董英杰讲述的清楚透彻。

20世纪50年代,人民生活安定,国家推行体操化的武术以健身,却视武术技击如破履,一切带有技击含义的东西都被抹掉。大力推广的24式《简化太极拳》中,没有抱虎归山这一式;而《88式太极拳》,抱虎归山也只是“左足尖向里扣,两腿下弯,左手由胸前向下,向左举至与左肩齐平,右足向右后斜方迈步出,成右弓步;右手经身前向右转动放在右膝外侧,同时左手收回,由后经左耳旁向前推出。” 所以这 “抱虎归山”实际就是转身后的“搂膝拗步”,将抱虎归山后半部分的“捋、按、挤”,分作“斜揽雀尾”,抱虎归山便变成纯粹的搂膝拗步。当然《88式太极拳》本是体操化的太极拳,动作名称只是记忆的符号,无任何武术的含义,叫啥都行。

1960年曾照然在香港出版《太极拳全书》,声称是记录杨澄甫南下广州时的教法,其抱虎归山:“当右掌向后作搂势时,足即向后(西北)迈出作丁字,当左掌按出时,步即变成右前弓,继即作揽雀尾式中之捋挤按三势时,面眼及胸皆向西北。”简言之,这抱虎归山也是转身向西北作搂膝拗步与揽雀尾。

1963年出版傅钟文的《杨式太极拳》,其抱虎归山后仍无揽雀尾的式子,但其要点说明也是:“同搂膝拗步”,抱虎归山的捋、挤、按式要点“与‘揽雀尾’捋、挤、按式的要点相同”,这样写,抱虎归山=搂膝拗步+揽雀尾了,也是体操化了。

抱虎归山在大规模的普及中演化,逐渐迷失原来的“初衷”。有趣的是,太极拳原汁原味的一些练法与技击含义,在叶大密传的杨家太极拳中保留着。1929年,杨澄甫曾委托叶大密整理、订正《使用法》草稿,准备出版。叶先生一边聆听、一边详加修改,叶大密郑重其事十分谨慎,又因各种事务缠身,所以未能及早杀青。杨澄甫急于出版,便将董英杰整理的书稿,未经修改妥当,便交神州国光社发行,才发生《使用法》“因为内容太质而不文”“不久即行收回”一事。叶大密由此特别留意保留杨家太极拳的精华,他“在原杨家大架太极拳基础上,于原架子极大多数式势之上下衔接处,求其极自然地介入了原杨家中、小架子、并孙家、吴家、陈家等诸家太极拳架中,拳技作用肯定而清彻之动作,以及八卦掌中之斜开掌转身法、武当对剑中之反臂(倒捶)捷用法等等,”杨澄甫的拳架大气磅礴,且简约而深奥,像是四书五经,叶老师为便于学者理解其深意,像朱熹的集注,注释杨澄甫每一招式的涵义,他更侧重于太极拳教学学角度的研讨,并得到杨老师的赞许。叶大密将杨家抱虎归山的练法,简洁地归纳为:“捋、掤、反挤、拦、按、一抱、倒捋、二抱、掤、三抱、双沉、挤、双按”,较好体现出武术的原貌。凡是大规模推广的东西往往越容易简单、走样,而叶传的杨家太极拳,由于没有被大规模的推广,反而将杨家太极拳的练法、精华都完整地保留下来了。

“抱虎归山”说来有些枯燥,但从它增减的演化,想起了另一个可笑的话题,就是有些名家称“85式太极拳”是因为包含了“五行八步”所以才叫“85式”;而教108式的老师则声称“108式,是因为包含着36天罡与72地罡,36+72=108而成”。其实太极拳招式的多与少因人为拆分一直在增减变化,与“八门五步”“天罡地罡”都是无关的,这些硬套数字说法都是牵强附会、卖弄噱头而已。

总之,太极拳的正宗不正宗,不在于外形,不在于动作的多少上,而在拳理。太极拳是通过攻防意识(使用法)来诠释拳论,用动作的肢体语言表达拳理。套路动作是在变化的,虽变化万端而理一贯。太极拳理不能两说也。所以套路动作不管怎么变化,其拳理不能丢。

当然,如果只是练养生太极操,那么“抱虎归山”的名称只是帮忙记忆的符号,叫啥都无所谓,不必较真。可是,真要想把“抱虎归山”当作武术来学练,那倒是该把“抱虎归山”动作与技击含意都弄明白,不要练糊涂拳。《太极拳使用法》说:“练太极拳,学使用法为必要,同志欲锻炼身体者,亦必学使用法”。所以本文借“抱虎归山”为题,说明拳理的重要。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