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新陆】学到老,做到老,学不了,做不好!

 昼三夜二205 2018-11-15

1

步入中医之门


70年代初期,我在农村下乡时,农村条件差,百姓缺医少药,老乡们常常带病劳动,又见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简、便、验、廉,逐渐对中医产生兴趣。便间断着跟随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夫学习,利用闲暇时间随他们上山识药、采药,时间久了,便也懂了一些基本中医知识。偶尔跟着大夫给病人针刺、拔罐等,时有卓效,这更激发了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立志于学习中医,想尽微薄之力,为病人减少些痛苦。


1973年,国家推荐知青考大学,我径直报了山东中医学院,从此踏上学习中医的历程。在校期间,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外,每日早晚诵读中医经典及汤头歌诀等。70年代的大学,虽说学制短,但特有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中医来说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譬如上午老师讲了经络、穴位定位、主治疾病,下午就带我们挨家挨户出诊,给患者针灸、开药。这种早实践、早临床、学以致用、急用先学、教中练、练中学的学习方法,往往是眼到心到、心到手到,反而记忆终身,获益良多。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做好中医,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早临床、多临床,知行合一。


2

求学访名师,实践出真知。


本科毕业后,我被分派到烟台市中医院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确实能为一些患者解除病痛,但治病的疗效常觉不能达到十拿九稳,时有捉襟见肘,深切感受到孙思邈所言“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的意味,产生了继续深造学习的念头。

1978年,正值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第一年,我毅然下定决心要考取研究生,报考了山东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在备考过程中,我白天工作,晚上挑灯夜读,复习旧学,感悟新知,最终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果专业调整,就这样我成了徐国仟老师的“首席”伤寒弟子。


回想起来,最初接触徐老是1975年在章丘县绣惠教学点,当时徐老给我们讲伤寒,老师讲课声音洪亮,底气十足,深入浅出,课讲得详尽透彻却又干净利落,重点讲两遍,其他讲一遍,没有一句废话,对我的以后中医学术以及授课方法启发很大。没想到三年后,我竟成了他的硕士研究生,倍感荣幸。研究生期间,与恩师朝夕相处,学做人、学处世、学自我调节、学忍辱负重,获教无数,今生受用。徐老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以律己,谦虚谨慎,医术精湛,生活简朴,其精神和学术思想是我一生的巨大财富。记得临毕业前,研究生需要考核教学,让我给七九级的学生讲《伤寒论》厥阴篇。我当时觉得,学了三年伤寒,不要说原文背诵的朗朗上口,就是精微奥旨也能出口成章,根本没有备课的想法,整天忙着准备毕业论文。大约上课前一周,徐老到我宿舍,坐下很随便地问我:“把你备课的教案给我看看,要讲课了。”我的头一懵,知道坏事了,只好如实“坦白”。徐老递给我一本讲稿,说:“快准备吧!这是我的,你参考参考。”接着又正色道:“你记住,我们每讲一次课,就要备一次课,不能误人子弟!”“不能误人子弟”,是惭愧,是感激,是教诲,是警告。从此以后,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临床治病,我都谨记老师的教诲,考虑问题细致入微,反复斟酌,三思而行,从不敢有半点马虎。


研究生期间,负责带教我的还有李克绍老师,他们两个老师一共带了四个研究生。李克绍老师对我们四个人的要求就是把《伤寒论》背下来,要求是398条,用45分钟,不停顿。我成天拿着伤寒背,满口袋都是,睁开眼就开始背,走路时背,吃饭时也背,就连睡觉时也在背,自己觉得背的差不多了就背给老师听。李老低着头、眯着眼听我背,我一打梗他就给我提问,他提多了就说:“你回去再学学吧!”他就不听了,就这样我背了三个月才将《伤寒论》背下来,这也成了以后临证用方的源头活水。如今有人问我如何学习经典,我说经典就是看着学,一遍一遍的学,张仲景自己就说“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所以说学习经典,一定要读熟、背熟,要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期反复阅读学习,在就读期间学习,当了十年医生,当了二十年医生,你再看一遍,你就会有新的体会。


比如我1983年看的一个病人,70多岁,低烧,体温不到38度,有腹痛但不明显,血象非常高,当时就已经有B超了,B超显示是胆囊炎,但是不像现在彩超做得这样清楚。同时见脉微细,但欲寐,身有微热,呕而不适,小便利,手脚凉。我下意识想到《伤寒论》281条“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便果断予以四逆汤:制附子10g,干姜6g,炙甘草18g。病人吃了三剂以后,症状缓解,烧也退了,后来口服利胆片巩固,症状又见反复,仍用上方,6剂而愈。我们中医看病就是要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背诵经典的重要性即体现于此,背熟了,临证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前后,为求经解,我还经常问难于我校周凤梧、张珍玉,张志远等前辈,也曾程门立雪,到外地拜访任继学、邹云翔、王永炎等诸多名师,受益良多。正如美中岳老所言“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要想做好中医,除了多读经典、多临床外,还要多跟名师。诸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如甘甜玉露,让我在学术上飞速成长。


毕业后行医、学习,再行医、再学习,边行医、边学习。我常常要求自己,不论身居什么样的位置,作为一名医生,都不能脱离临床一线。从最初任烟台市中医院院长、烟台市副市长,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再到任山东政协副主席期间,我都要定期到医院坐诊。因为我认为,中医的价值在临床,中医的活力在临床,中医的生命力也在临床,做中医如果不看病,看病如果没有疗效,要我们中医就没有意义了,唯有常临床,勤学习,才能成为“苍生大医”。

3

发皇古义融汇新知


硕士毕业后,回烟台中医院继续工作多年,在中医临证上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积极学习并掌握了很多西医知识,以现代医学的知识丰满中医的羽翼,使我在临证中更加得心应手。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中医西医来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全是为了救人,全是为了治病,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医和西医一定要结合在一起,才是老百姓的福气。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如果完全抛弃了对方,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当取长补短,互相补充。


我在不断的临床过程中,认识到用故有的思路不能够完全适用于临床所需,渐渐的有了许多新的思想,并反复临床验证,总结了一些东西。比如用于辨治现代疾病或者未病先防的血浊理论。张元素说“运气不齐,古今异轨”,生活环境变了,疾病谱系变了,我们的思维不能守在原地。疾病谱系的变化是临床医学发展的源动力和火车头,它的改变决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改变与治疗方法的变革。金元时期出现的寒凉派、温补派、攻下派等诸多学派并存,百家争鸣,学说蜂起的现象,细究其原因,正是由于疾病谱系的改变,新的病种不断出现,古方今病已不相能。到了我们现在,由于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渐退其次,而精神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成为现代人致病的主要因素,这些致病因素均可作用于血,血液失去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扰乱脏腑气机,便成为很多疾病的发病基础,我将其称为血浊致病。许多现代疾病,诸如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痛风等等,均有血浊的特征。我创制化浊行血汤(荷叶10g,焦山楂15g,决明子30g,制水蛭5g,赤芍10g,酒大黄5g,路路通20g,虎杖20g,何首乌15g)加减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


我在临床中治疗皮肤科疾病亦常从血浊辨证。如治疗一结节性痒疹患者,双侧上肢手腕后褐红皮疹伴剧烈瘙痒,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几经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舌质暗,苔薄白,脉弦。辨证属血浊、肝郁,予以化浊宁肤汤(薏苡仁15g 荷叶10g 白花蛇舌草15g 浮萍6g 白鲜皮15g 白茅根15g 地肤子10g 露蜂房10g)加苦参10g 全蝎6g 红花6g 白蒺藜10g 赤芍10g),水煎服,经治6周后皮疹及瘙痒消失,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临床用药还经常参考中药现代药理,我称之为“援药”。援,引也。援药,顾名思义,支援、支持之药也。许多中药对人体某些靶点有十分确切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确切靶器官,对主病、主因、主症有明确治疗作用,配伍到方中能起到缓解症状或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药物,与君、臣、佐、使并列成为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君、臣、佐、使、援成为新的组方配伍方法。

如:

  • 荷叶、虎杖、山楂、何首乌、泽泻可以调整血脂;

  • 苦参、甘松、黄连抗心律失常;

  • 黄连、葛根降血糖。

恰当使用援药,可直达病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继承创新不离大宗


中医需要继承发扬,但必须把“继承创新,不离大宗”作为中医学发展的理念。我在烟台担任院长时,有幸邀请到李克绍老师到烟台作学术讲座。是夜我和李老促膝长谈,谈及中医学的继承与发扬时,李老意味深长的说:“继承不离大宗”。继承是指基本理论、根本宗旨不变,就是认真发掘我们古老文化和传统医学的真精神所在,继承中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以便把我们优秀的医学贡献给人类社会。创新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提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具体而言,病名的诊断、病机认识、辨证思想都要与时俱进,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给中医学以现代的诠释;宗,本,主旨之一,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谓之大宗,不离大宗是不离中医之根本,保持鲜活的中医传承、中医脉络,中医的血缘不变。继承和发扬中医的关键是“吃透”,尤其是吃透中医学的精神和根本,这样才能使其真正走在社会发展前列。


1998年被推荐回学校任校长一职,与其说是担任校长,管理校务事宜,不如说是党和政府给我的又一次深造的机会。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基础,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和学术。中医事业能否振兴与发展,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关键取决于中医学术的进步与中医人才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就是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什么样的中医人才、培养一种什么样结构的中医人才群体,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前途和发展。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群体,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术,中医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代代传承。为此,我不断学习、调研、反思,总结出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多样化原则,主要培养学术型、临床型、传统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边缘型、其他等七类人才。我带领着全校领导积极筹划,在政府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把这七类人才中紧缺的传统型人才培养方案付诸现实,开设了纯粹的中医传统本科专业,只教授中医课程,不把西医内容及英语和计算机作为必修课,并让这些学生从入学便跟师侍诊。着力于培养一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把中医事业的基因传承下来,我把他称为“中医基因班”。没想到各地兄弟院校,争相效仿,培养了一批更具传统味道的中医,用传统中医的方法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中医学实在是博大精深,我们每一个人所学、所见,仅仅是沧海之一粟。虽然时时钻研,总感到不能像先师们那样得心应手、药到病除,特别是许多理论性的问题,需要在长期的临证之中来活学活用,往往要多次实践、多次思索,才能有所感悟,正如古人所说:“学到老,做到老,学不了,做不好!”


人们常说,手艺人在学习过程中有四重境界,即会、通、精、化。学会了,学通了,学精了,最后进入化境了,挥洒自如、出神入化。每想及此,就非常惭愧,本人才疏智薄,又不是非常有悟性,四十多年了,仍在会、通之间徘徊,会未全会,通未全通,只能是老牛奋蹄,以勤补拙,不断努力,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祖国的中医药事业,贡献给人民的健康事业。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网络,弟子王兴臣协助整理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