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州窑艺术馆瓷枕竟这么丰富,值得欣赏

 兜破仓穷 2018-11-15





磁州窑艺术馆简介


     磁州窑艺术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磁州窑主题艺术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共四层建筑,目前艺术馆主要展示古代瓷器与宋金元磁枕。


    磁州窑艺术馆主展馆


       磁州窑艺术馆古代瓷器展厅


       古代瓷器展厅:主要陈列古代生活用瓷,有茶盏、水壶、酒壶、行炉以及彩绘磁的鼻祖红绿彩的人物俑。其中关公像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尊磁州窑红绿彩的关公像。看着一件件古朴而又厚重的瓷器,仿佛古代人们生活画面就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样亲切、自然、洒脱、生动,走近人的心灵,让人赞为观止!

      宋金元磁枕展厅:该展厅陈列了我馆收藏的将近200方瓷枕当中的51方更为精美的磁枕。按照宋金元的朝代以及磁枕的装饰技法和绘画纹饰进行陈展的。更有“孔子乘桴”、“庄子论名”世上独一件的国宝级磁枕;拥有5个传奇故事,32位人物的懿德传家枕;还有着比大英博物馆珍藏的在线条笔法、人物构图上更为精细完整的“昭君出塞”磁枕。磁枕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历史、文学、体育、战争、戏曲、儒释道等,是您学习和了解磁州窑文化的最佳殿堂。此外我们也是国内目前为止保存磁州窑瓷枕最多最完整的展厅。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民间窑口,以造型优美、绘画手法娴熟、采用“白色化妆”技法,独具特色,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它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创造了白地黑花、刻划花、窑变黑釉等新品种。其次,运用了数十种色彩装饰技法,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柔和在一起,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官窑的单色釉局限,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也将陶瓷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



瓷枕历史悠久,早在距今1400多年前的隋朝便已经开始烧制,唐代大量生产,宋元时期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才逐渐被软式枕具代替。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地方还有制作。虽然今天瓷枕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在古代,瓷枕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基本物件,也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譬如多子、长寿、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富贵平安等。下自平民百姓,上至王公贵族,都很重视瓷枕。




宋代卷草纹银锭型枕   

高度11.5cm 长度21.4cm 宽度11.2cm 



宋代黑釉马蹄型枕  

高度9.5cm  长度18.8cm 宽度15.6cm



宋代黄釉双狮枕  

高度11cm 长度19.3cm 宽度12cm



宋代白釉大叶纹银锭型枕  

高度10cm  长度19.7cm  宽度11cm



宋代珍珠地划花卷草纹束腰枕  

高度12cm 长度20cm  宽度11.5cm 



宋代白釉折枝牡丹纹元宝枕  

高度13.5cm  长度34cm  宽度26.5cm



白釉折枝牡丹纹元宝枕解读



宋代白地黑花“蝶恋花”荷叶枕 

高度19cm  长度29.5cm 宽度18.5cm



“蝶恋花”荷叶枕解读



宋代“父母无忧”元宝枕   

高度12.1cm 长度26.1cm  宽度19.7cm



宋代绿釉刻花牡丹纹腰圆形枕  

高度9cm  长度25.3cm  宽度18cm



宋代白地黑花“宜春奈夏”文字枕  

高度12cm 长度25.3cm  宽度19.8cm



宋代白地黑花寇准诗文枕  

高度10cm  长度27.6cn 宽度18.8cm



寇准诗文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诗文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2cm  长度31.5cm  宽度22cm



宋代诗文元宝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0.5cm   长度28.4cm  宽度20.5cm



宋代白地黑花“清心觉”诗文枕



金代白地黑花“孔雀望牡丹”如意枕  

高度13.5cm  长度26.5cm  宽度22.5cm



“孔雀望牡丹”如意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菊花纹如意枕  

高度14.3cm  长度36.5cm  宽度31cm



金代白地黑花“祝寿”如意枕  

高度11cm  长度27.5cm  宽度21cm



“祝寿”如意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封诸侯”八方枕  

高度11.2cm  长度28.4cm  宽度20.8cm 



“封诸侯”八方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鸟纹如意枕  

高度13.5cm  长度32cm  宽度23.5cm



白地黑花鸟纹如意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芦雁纹枕  

高度12.5cm  长度30.5cm  宽度22.5cm


 

白地黑花芦雁纹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鸟纹如意枕  

高度10cm  长度32cm  宽度22cm



金代白地黑花鸟纹八方枕  底款“张大家造”  

高度10.5cm  长度28.2cm  宽度18.5cm



金代白地黑花鸟纹八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1.2cm  长度29.7cm  宽度20.7cm



金代白地黑花鸟纹八方枕局部



白地黑花鸟纹八方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鸟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1.5cm  长度29.2cm  宽度21.8cm



金代白地黑花望江月豆型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0.9cm  长度26.2cm  宽度22.7cm



金代白地黑花望江月豆型枕局部



元代白地黑花右浣溪沙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4.5cm  长度32.2cm  宽度15.9cm  



元代白地黑花“越调  斗鹌鹑”长方枕  

底款“李家造”  

高度16cm  长度31.5cm  宽度17.8cm



元代白地黑花“越调  斗鹌鹑”长方枕局部



“越调  斗鹌鹑”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贾逵勤学长方枕  

高度14.7cm  长度41cm  宽度18.5cm



元代白地黑花贾逵勤学长方枕局部



贾逵勤学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三苏”长方枕  

高度14.3cm  长度42.4cm  宽度18.5cm



“三苏”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贵子连甲”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2.1cm  长度27.6cm  宽度16.3cm



“贵子连甲”长方枕解读



金代白地黑花捶丸豆型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9.5cm  长度23.5cm  宽度20cm



捶丸豆型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蹴鞠”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4.3cm  长度37.7cm  宽度16.6cm



元代白地黑花“蹴鞠”长方枕局部



“蹴鞠”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吕布怒闯太师府”长方枕  

底款“王氏寿明”   

高度16cm  长度41.5cm  宽度17.5cm



元代白地黑花“吕布怒闯太师府”长方枕局部



“吕布怒闯太师府”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孔子乘桴”长方枕  

底款“古相张家造”  

高度13cm  长度29.5cm  宽度16cm



“孔子乘桴”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庄子论名”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4.7cm  长度29.7cm  宽度17.5cm


 

“庄子论名”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相如题柱”长方枕  

底款“古相张家造”  

高度12.7cm  长度29.2cm 宽度15.5cm  



“相如题柱”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米颠拜石”长方枕   

高度15.5cm  长度40.5cm  宽度12.5cm



元代白地黑花“米颠拜石”长方枕局部



“米颠拜石”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琴鹿相随”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4.5cm  长度32cm  宽度16cm 


 

元代白地黑花“琴鹿相随”长方枕局部

元代白地黑花携琴访友长方枕  

高度12.2cm  长度30.5cm  宽度16cm



元代白地黑花夫妻同路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3.4cm  长度48cm  宽度15.7cm



元代白地黑花夫妻同路长方枕局部



夫妻同路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八仙过海”长方枕  

底款“古相张家造”   

高度12.9cm  长度30cm  宽度14.5cm



“八仙过海”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徐神翁行医”长方枕  

底款“古相张家造”  

高度14.5cm  长度29.5cm  宽度16.7cm



元代白地黑花“徐神翁行医”长方枕局部

“徐神翁行医”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钟离权度吕洞宾”长方枕  

高度14.5cm  长度33.3cm  宽度17cm



元代白地黑花“双雄争锋”长方枕  

高度14.5cm  长度41.1cm  宽度16.5cm



元代白地黑花“双雄争锋”长方枕局部



“双雄争锋”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脆生盗虎皮”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4cm  长度33.3cm  宽度16.5cm



“脆生盗虎皮”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捕蛇者说”长方枕  

底款“张家造”  

高度14.5cm  长度42.5cm  宽度17.5cm



元代白地黑花“捕蛇者说”长方枕局部



“捕蛇者说”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南中咏雁”长方枕   

高度13.4cm  长度31.7cm  宽度15cm


元代白地黑花“南中咏雁”长方枕局部

“南中咏雁”长方枕解读



元代白地黑花“昭君出塞”长方枕



元代白地黑花“昭君出塞”长方枕局部




五面开光图案枕膀四面局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  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古玩元素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