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步,跑出肩痛,你有过吗?

 暴雨中吹风 2018-11-15

自古有句名言广为流传,叫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后人有的则认为,“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不过,在我看来,如果是放在临床诊治身体疾痛上,眼见和耳听都可能为虚,至少无论是来自患者或客户的主诉,还是肉眼可见的红肿热痛,都只能最多信其1/2,真正给予“定海神针”的法官锤,是你的触诊和心诊。


触诊,一词来源于中医的望、闻、问、切四大评估步骤中的切诊;心诊,这一概念是我自创说法,是所有评估步骤的逻辑分析的基础,旨在治疗师或教练的心理活动,在内心构建尽可能完善的诊治信息蓝图,最后通过“触”来释放消除疾痛的能量。


(触诊是诊疗步骤最重要的一环)


案例再现


这次遇到的一个案例,很特别。特别之处在于她的“特发性”肩痛。不如教科书中呈现的那样的与“颈椎病”相关联的肩痛,她的疼痛来源于久跑以后才出现。客户是一位资深长跑爱好者,同时也是某银行高管,热衷于城市越野马拉松,除开她本身的固有职业属性,我将她定义为“非职业性长跑运动员”。而正是因为“非职业”的属性,使她患上了职业运动员几乎不会出现的罕见的“久跑后肩痛”疾病。至少,在这位客户身上,这个肩痛已经顽固存在2年了。在来寻求我的帮助前,经历过众多被动的治疗手段,如单纯性的推拿按摩、针灸、外服消炎或止痛药物等,唯独没有与主动纠正训练相关联。


在仔细询问后,我发现,她的“肩痛”主要发生在持续长跑3公里左右时出现并逐渐加重,在随后的100米都不足以支撑完成。必须停下休息,即刻疼痛感趋于好转,但再次跑步,疼痛又会出现,而且第二次出现的时机比第一次更快。她告诉我肩痛的主要位置在左侧肩膀后面,我让她“用一根手指”来向我描述时,她的食指末端落在了斜方肌上束和中束的交界位置,如下图1。最后她告诉我没有任何外伤史以及遗传病史。


(斜方肌的激痛点所在)


我继续问道,“有无做过相关肌肉的松解和处理时”,发现她的所有被动性的治疗方案都集中于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颈椎周围的浅层或深层的肌群,同时也做过相应颈椎节段的正骨 ,这些治疗会让她的肩痛暂时有所缓解,一旦跑步就又会复发。


思路破冰


根据我的经验,当得知她的疼痛只出现在跑步中以及持续跑步至3公里以后才开始出现时,我就断定她的根源性问题不在肩膀平面以上的位置。相反,骨盆是我主要干预的首要目标。


值得庆幸的是,她没有长短腿——临床中被认为的结构性或功能性的长短腿症状都没有找上她——不过会快了。这基本可以说明她的骨盆位置,至少在她静止的时候是正直的,当然不排除她的骶髂关节有过大的松动,但依然保证了两个髂骨在三维平面的一致性,如果有X光片倒是可以确定,不过当时她并没有。于是我就姑且认为基于这种情况下,她的整个骨盆闭环在结构上是稳定的【注意:结构的紊乱会引起肌肉功能紊乱】。


当我进一步去评估她的肌肉动作模式时发现了端倪。对我们人类这个喜欢而且不得不长时间进行双足支撑运动的高级灵长类动物,骨盆作为身体的中枢,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的功能性是维持重心平衡和减少能量耗散的“关键先生”。而能让骨盆稳定的“重要功臣”则是臀大肌,或许我这样描述不太准确,严格意义上来讲骨盆或关节运动的稳定依赖于肌肉的完美激活秩序并各司其职、协同作用


(骨盆拥有多维运动角度的特性是一把“双刃剑”


我让她俯卧在床上,保持身体放松体位, 我站在他身旁分别去触及她的臀大肌、腘绳肌和腰骶部竖脊肌,在她完成后伸大腿(向上抬腿至膝盖离开床面)动作去感受这三块肌肉的发力循序。我捕捉到她的双侧臀大肌均处于无力状态(得证于我每次嘱她抬腿时,总是将大腿尤其是腘绳肌绷得很紧),另外,她的右侧臀部相比左侧更加无力或激活异常。此时,我并没有立即给她的右侧臀大肌进行单独的激活和加强刺激,因为对于成年人的臀大肌激活异常或无力,更多来自于其同侧拮抗肌——髂腰肌的异常紧张,即发生了相互抑制。换句话讲,来自于异常紧张或适应性缩短的髂腰肌抑制了臀大肌的募集时机而出现假性肌力减退或缺失,这种“抑制性无力”与纯正的肌性无力是两个概念。这个判断,在我用手指第一次去触碰她的右侧髂腰肌时——她几乎因为异常剧痛感在我触碰她时的0.1秒欲想从仰卧位跳起而被证实。


另外,臀大肌的激活次序延缓,会导致对侧的胸腰筋膜的张力出现失衡,这主要是对侧的背阔肌会代偿发力以收缩并牵拉胸腰筋膜以提升整体的紧张度。背阔肌又附着在肱骨上,当其下端附着点在肌肉收缩时被提高,上端附着地会区域靠拢即被牵拉向下,这样就连带着整个左侧肩膀以及身体重心斜向内下,此时斜方肌肌纤维会被过于拉长(肩膀上的附着点会离心减速控制被过于往下拉动,头颈部的附着点又会因为头颈为了维持整体重心平衡会倾向右侧侧屈被拉向右方,即上下两端的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增长),这是斜方肌受到牵拉性损伤的发病机制所在。


(作为对角线为一体的背阔肌-胸腰筋膜-臀大肌链条)


疗法实施


随后的治疗方案就清楚明了:首先徒手指法松解和PNF拉伸右侧髂腰肌,接着借用肌肉能量技术(MET)实施强化收缩(异常紧张的肌肉也会因为长时间紧张而发生紧张性肌无力,出现收缩功能紊乱),再接着单纯性地激活双侧臀大肌,使其彻底与臀大肌收缩感受的深度“交流”。


以上基本完成了第一大步。第二步,先进行了核心训练以稳固躯干核心(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论述了),接着就让她回到地面进行跑步时的姿势稳定训练,这也是功能性训练。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种针对性的训练以箭步蹲训练特别高效(建议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完成,这并非传统意义上健美的训练思路,而是专门针对下肢在跑步过程中的肌肉募集次序的“激活后在强化训练”)。


客户本次接受我的治疗是在2天前的上午,在昨日她发来微信说,“当天晚上去进行了一次长跑,一口气跑了5公里,居然不痛了,而且感觉比之前跑起来要轻松点了,难道是错觉?”从字里行间可以发现她是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不过,我立即告诉她,现阶段暂时不要进行超过3公里的跑步,为了“安全”起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