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中药用量的大乾坤

 邹沁洋 2018-11-15


同样的处方,不同的剂量不同的功效

     时人学习中医,在学习理法方药,熟记方头歌诀,照葫芦画瓢,把先人留下的经方、验方、时方对症给患者治疗的时候,孰不知有的医师开出来的处方疗效如神,有的医师开出来的同样处方却没有丝毫的变化,究其药理,并非处方有误,只因中药剂量的不同,归经不同,功效也就不同。



1

柴胡的妙用

       柴胡,生长的时候一半在地里,一半在地上,所以临床上适应半表半里之证,也就是太阳与阳明之间,即少阳证。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时候有三种情况,其一就是疏肝,代表方如《逍遥丸》,在这里通常很多医师认为柴胡是君药,必须重用,其实不然,用量只要白芍的一半就可以了,效果比重用要好得多;其二是清热,代表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和《柴胡桂枝汤》,一方用于少阳证,二方用于少阳与阳明之间,三方用于少阳与太阳之间,这时候的柴胡必须重用,否则就没有效果了;其三就是升陷,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这时候它与升麻一走少阳一走阳明,升其清气,清升则浊降,阳升则万物升,形成小周天,这时柴胡的用量只要人参用量的三分之一就足矣。



2

大黄的妙用

       大黄,在中药里称为将军,所以有句话叫“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大黄是一味好药,但是由于药性竣烈,就如同将军杀戮过多,所以功过相抵,就没有功劳了!临床上我们运用大黄的时候,不同的剂量,不同的制法,不同的煎法,其效果也不一样。大黄是阴中之阴,其性沉而不浮,用于上焦,酒制之;痞结郁热,用于中焦,生用之;热结于里,用于下焦,后下之。速则生用,汤滚之即吞服,缓则久煎熟宜,用之多寡,观其虚实,服之太过,则亡阴。下痢热结,小量反可止其泻。浊气在上,则生撑胀,故将军下之,效矣。调中化食,推陈致新,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3

麻黄的妙用

       麻黄,在中药称之青龙,中药中它位居第一,方剂中麻黄汤也是第一方,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小青龙汤》就是以麻黄为君药。麻黄主要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风寒之邪,由皮毛而入,袭于肺,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麻黄乃肺之专药,发汗解表,引营份之邪,达于肌表,故麻黄为散邪之要药。解表发汗一般10克左右就可以了,平喘可以蜜炙之,利水的时候就不要太大的量,通常3克就足矣,否则水解于表反不见其利,不但没有利水消肿之功,反而水涌愈甚。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