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怕冷的不得了,却用了龙胆泻肝汤?

 阿弥陀佛cq1zp7 2018-11-15


中医书友会第186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书友们给中医书友会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中医书友会”——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I导读“此患者虽衣着层层重叠,仍畏寒不已,使人误认为真寒、实寒之证,故屡投附子、肉桂诸药,使其津液愈耗,肝火愈炽,畏寒愈甚。”(编辑/居业)

一例罕见的真热假寒症治验

作者/石林阶


陈某,男,51岁,工人,1984年5月7日就诊。患者素来性情暴躁,二年前出现畏寒,逐渐加重,乃至极度畏寒半年。曾辗转求治于中西医,经西医多方检查,除发现血压高(170/110毫米汞柱)及胆固醇高(310毫克/dl)外,余均无异常发现。中医屡进附子、肉桂等,畏寒感益甚。


就诊时虽已阳春三月,但见患者,上穿两件毛线衣、鸭绒背心、丝棉袄、外加羊毛军长大衣,下着两条毛线裤,头戴大皮帽,颈围羊毛围巾,足穿大头毛皮鞋。仍感畏寒难忍,身旁尚需放两炉煤火。


初诊:见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声高气粗,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小便深黄,大便秘结,舌红绛、苔厚黄黑且干裂少津,脉弦劲而数。此为肝火亢盛,燔灼于内,阴阳格拒之真热假寒证。治宜清肝泻火,养阴柔肝,调和阴阳。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


龙胆草、山栀子、柴胡、当归、车前子各10克,生地20克,泽泻、黄芩、北沙参各12克,麦冬15克,木通6克,白通草、甘草各3克,童尿为引,三剂。


二诊:畏寒稍减,已不需炉火,且去掉羊毛军大衣。上方既已对症,效不更方,守原方继续进七剂。


三诊:畏寒感已基本消失,头已不痛,头晕及烦躁诸症亦见减轻。舌红苔黄而润,脉弦略数。可知肝火大势已去,阴阳亦已调和。但肝胆余热未尽,肝肾阴液耗伤未复。治宜疏肝清热,育阴潜阳。方用滋水清肝饮加减


柴胡、黄芩、知母、泽泻、川楝子、玄参各10克,枸杞子、白芍、北沙参各12克,生地、双钩藤、石决明各15克,服药15剂,诸症悉除。


嘱再服杞菊地黄丸一月以巩固疗效。随访五年无复发,血压亦基本正常。



此患者畏寒之甚,实属罕见,亦与常云真假寒热之鉴别有异。一般认为真热假寒证虽寒而恶近衣被,如《伤寒论释义》言真热假寒证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而此患者虽衣着层层重叠,仍畏寒不已,使人误认为真寒、实寒之证,故屡投附子、肉桂诸药,使其津液愈耗,肝火愈炽,畏寒愈甚。


但询其所苦,诊其舌脉,均为一派肝火亢盛之象。故舍证从脉,用龙胆泻肝汤直折肝胆实火,用通草“利诸经脉寒热不通之气”,又加童尿引火下行,服药十剂而获效。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