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胆泻肝汤治验-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不寐、带下)

 柴桂苓 2020-02-18

1不寐

患者,女,50岁。近两个月来,因情志不畅,经常彻夜不眠,恐惧不安,有时需服两次安眠药方可入睡,且多梦易惊醒,醒后不能再寐,头昏,心烦易怒,口苦,口干,不思欲食,乏力,溲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肝郁化火,热扰心神。治当疏肝泻火,佐以安神定志。方拟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2克,生地10克,泽泻12克, 车前子15克,木通6克,合欢皮20克,远志12克,四剂。

药后诸证均减,不服安眠药即可入睡,但仍多梦易惊醒,舌苔变薄, 脉同前。继原方加磁石30克,以重镇安神,再服四剂。三诊时,患者自诉精神清爽,纳增,睡眠明显好转。再拟中成药朱砂安神丸以善其后。

按:肝藏魂,在志为怒,情志不畅,恼怒伤肝,肝失条达,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则现易怒易惊,不能安卧。本方舒肝泻火,其清热镇惊之功,皆借其苦寒纯阴之力。



2带下

患者,女,38岁,高血压史五年。近两月带下稠粘腥秽,色黄如脓,腰骶部酸疼,小腹坠胀,心烦,口苦,口粘,纳呆,乏力,小溲涩赤,外阴湿痒苦不堪言。妇科检查:宫颈糜烂,双侧附件增厚压痛。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曾内服抗生素,外用洗必泰栓、洁尔阴等,均无明显效果。舌质红,苔黄膩,脉弦滑。证属肝经郁热,湿热下注。治以清肝利湿,方拟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栀子12克,泽泻12克,木通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云苓15克,黄柏10克,萆薢12克,牛膝10克, 四剂。

二诊带下量减,仍稠粘色黄,小溲清畅,外阴搔痒亦减轻。继用原方加双花30克,再服四剂。三诊带下明显减少,色已不黄,外阴搔痒已愈,纳增,舌苔转白,仍时觉腰低酸楚。原方三剂,以除余邪。四诊主诉带下已愈, 唯食欲欠佳。故拟健脾和胃佐以疏肝之品,使脾气运,肝气疏,湿邪得除。

按: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主藏血,寓相火。若肝郁不疏,气机闭塞不通,则相火不能敷布,导致气化失职,水湿停滯。肝郁气滞损伤冲任,湿邪内踞,蕴而生热,秽液下注,则带下色黄如脓,阴部搔痒。本方苦泄下降,湿热得除而愈。



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火利湿热之功。肝火降,湿热清,则诸证自愈。又本方泻肝火之力甚强,凡肝经实火之证,津液未伤者,均可以此方苦寒直折。但苦寒亦能敗胃,故应用时,要中病即止,毋使过剂。其后可随证辨治,另立治则,以治其本,绝其邪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