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幸存者便有四圣祠西街44号,它是成都市区内少见的川西风格院落,典型的川西门头与市二医院的地铁站相对而立,颇有跨越时空的穿梭感。不意外地,它成了棚户区,院落里人们的生活维持在一个上世纪的模样,与邱家祠堂一样,烟火人间之中是随意的私搭乱建。
崇德里毕竟是少数的幸运儿,在仅存四分之一的状态下被发现、被改造。而成都大多数的老建筑都身处于无序的损耗中,虽是市井文化的载体,有着独特的魅力,但真实的情况是,优秀老建筑正在这份“随意”中慢慢死去。
如何在保持城市本身特色的同时,保护开发和改造,解决“改与推”“钉子户”的矛盾,让老建筑承担城市文化职能,是成都需要慎重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