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之中,东汉三阙(太室阙)

 历史探奇 2018-11-16

(拍摄于民国年间的太室阙)

阙,最早出现在周代的《诗· 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古人多有解释:
《说文》言:“阙,门观也。”
《释名》语:“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观,观也,于上观望也。”
《古今注》说:“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望。”
《释名》云:“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
《水经­注》引文:“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门饰,别尊卑也。”

已知现存汉阙(河南、四川、山东)32座,其中29座为墓阙,惟有中岳汉三阙为祠庙阙。汉三阙,又称东汉三阙,是河南省登封市"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即--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是一种特殊的石雕艺术。创建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祭祀礼制建筑典范。建国后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太室阙是中国古建筑国家级文物类1号保护单位,少室阙、启母阙编号分别是2号和3号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国家对其保护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含汉三阙共计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专家建议,由于东汉三阙年代久远,属于濒危稀缺文物,应把学术研究放在首位,应尽快结束目前的半开放状态,将其封闭保护起来。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修建的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保护房5间,也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民国年间的文物保护设施。)

(镶嵌在民国保护用房上的民国碑碣:“禁止游人在太室阙上面题字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中嶽風景區整建會白”)

太室阙是著名的中岳汉三阙之一,太室阙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阙,后来成为历代中岳庙前导空间的重要建筑,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站在太室阙中北望,由中岳庙大门名山第一坊到黄盖峰上的黄盖顶,一条中轴线延伸千余米,气势恢弘,是我国对称布置建筑的典型。

历史概况

太室阙始建于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为当时的阳城长吕常所建,距今已有1890多年的历史。太室山神的祠庙始建于秦代,称为太室祠。《汉书*武帝纪》云:“翌日亲登其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独给祠,复亡所写。”东汉之前的太室祠位置无考,但从与太室阙同时雕造的汉代石翁仲等多方面考察可知,东汉以后太室阙的位置和神道一直未变。1942年,修建太室阙保护房。196134日,国务院公布太室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81日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太室阙简介

中国现存石阙34座,除中岳汉三阙外,其余均为个人墓阙。阙是一种装饰建筑,表示“尊严”,一般立于城、宫、庙门前的通道两旁。阙分城阙、宫阙、庙阙、墓阙等。阙和牌坊有相似之处,而显著不同的是阙上没有横梁。据历史记载,嵩山地区原有五座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许由庙阙、灵星坛阙。许由庙阙和灵星坛阙已废毁,现仅剩下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因它们都建于东汉,遂被称为“中岳汉三阙”。

神道阙是主体建筑前神道两侧的标志性建筑。在现存的石阙类建筑中,太室阙作为国家级祭祀建筑的前导建筑是仅存的孤例,是建筑形制初创制度的实例。从石阙的功能属性、造型特征、建造年代、历史重要性等方面综合衡量,太室阙无疑是最高典范。而庙阙与岳庙相结合完整地反映传统祭祀礼制文化,更成为嵩山历史建筑群文化背景的重要体现。

古代中岳,即单指太室。太室山称谓由来,徐坚《初学记》载:“谓之室者,以其下各有石室焉。”又《诗经­》中这样形容嵩山:“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山神、河神的原­始宗教萌芽,远在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信徒之前,­使嵩山具有了神圣气息。

(太室阙东西两阙)

太室阙建筑

太室阙分东西两阙,用青石垒砌,阙门间距6.75米,东阙高3.92米,西阙高3.96米。相对如门,是太室祠的象征性大门。太室阙阙身平面呈长方形,上有出檐的四阿顶,为石质仿木结构,东西两阙结构完全相同,分为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并分别由正阙和子阙组成,正阙和子阙阙身连成一体,从立面看正阙高、子阙低;正阙在内、子阙在外。阙顶为石制,是用三块巨石雕成的半阿顶,顶上面雕垂脊和瓦垅,檐下雕刻椽子,四周边沿雕瓦当和板瓦唇,瓦当上饰有浅浮雕柿蒂纹图案。阙顶除四角垂脊各雕五条瓦垅,东西两面各三条,檐下除角椽外,南北两面各刻六椽,东西两面较窄,仅刻四椽。正脊用一块整石雕成,脊两端向上翘起,正面刻扣合的瓦垅,两侧各雕六个瓦当,是汉代建筑常见的叠瓦脊做法。阙身的石面除了镌刻有铭文外,其余均以石块为单位雕刻画像。

阙的题额刻在西阙南面上部,阳刻篆书,仅存“中岳泰室阳城”六字,从空缺的位置和刻画痕迹看,还应有三个字,因剥蚀过甚,无法辨识,而高文《汉碑集释》作“崇高阙”。题额下有铭文,书体似篆似隶,可惜风华剥蚀较重,但结体偏长而不方正,笔画方中有圆,篆书的意趣多于隶书,由此可知汉代民间书体由篆演化为隶的变化过程。西阙北面有阴刻隶书的铭文:“惟中岳泰室崇高神君,处兹中夏,伐业冣纯,春生万物,膚寸起云。润施源流,鸿濛沛宣。()天四海,莫不蒙恩。圣朝肃敬,众庶所尊。斋诫奉祀,战慄尽勤。以月阳城长左冯诩万年吕常始造作此石阙。时监之,颍川太守京兆杜陵朱宠……”,计27行,每行7字,内容主要是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阳城长吕常等建阙的缘由和经过,其书法圆润古朴,笔画匀称,结体方整,疏密有致,虽已民“变圆为方,削繁成简”,但在转折处用笔仍保留有明显的篆书意味,为传世汉碑铭之上乘。

太室阙作为极少的汉代建筑遗存,造型朴拙,既具有石构建筑的典型面貌,又在屋顶等细部上反映了木构建筑的若干特点,其上的画像和铭文十分精美,形态夸张、富有浪漫气息,是雄大深沉的汉代艺术的集中反映。

太室阙画像

阙身四周以石块为单位,雕饰有反映汉代社会风俗和信仰的画像,保存较好的有50余幅,有车马出行、四灵、怪人、马技、剑舞、羊头、树木、禽兽以及其他花纹,图案大方,简练朴实,形象真切,再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场面,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研究我国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鲁迅先生手绘太室阙图,现存国家博物馆)

三阙画像的雕刻技法,主要是浅浮雕加阴线刻,先在凿好的粗糙石面上用简练的线条勾画出形象的细部,然后剔去轮廓处的石面并用平行斜线组成的菱形图案为地纹。有的画面上部饰以垂幛,以显示庭堂而有别于旷野,也有的在一幅画面上用阳线条分隔出若干小格,雕刻个体的画像内容,使之突出醒目。总的来说,其特点不是追求局部的精雕细琢,而是以线写形,以形传神,用粗犷古拙的形象,显现出磅礴雄浑的气势。

 铺首衔环:是面目狰狞、巨口獠牙、口衔圆环的兽面画像。常见于商周青铜器纹饰,有的两目饰金闪烁发光,显得十分突出,故周代称黄彝或黄目,战国时称这种兽面为饕餮。汉代时饕餮成了贪婪的象征,因善于看守财物,《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神异经》说:“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很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所以多雕在门或器物上,作为守卫。

 貘画像:是动物貘的画像。貘喜食植物幼枝嫩叶,善游泳,栖息在热带密林中多水的地方,主要产于东南亚及中南美洲。中国古代四川也产貘,《说文》:“貘,似熊而黄黑色,出蜀中。”但已非汉代常见之动物,可能和上林苑的大象一样,是由蜀中或泰国等地辗转运入内陆,汉代视为瑞兽刻在阙上。

 舞剑图:画面为一人在舞剑。《史记*淮南王传》:“元朔五年,太子学用剑,自以为人莫及,闻郎中雷被巧,乃召与戏。”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人人皆知,说明汉代盛行舞剑。

 交龙图:画面为二龙头向上、尾盘卷相交。这可能是汉代“交龙为旗”的象征。交龙的图形是古代旗帜上常用的一种图徽。《周礼*春官*司常》载:“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游……王建太常,诸候建旗。”可见交龙图是诸候的标志。据《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这是祭祀用旗的证明,因此阙上的交龙可能和祭祀用旗有关。

 比目鱼:为一目三尾的鲤鱼画像。比目鱼为神代的吉祥物,《史记*封禅书》有比目鱼的相关记载。

 辟邪柏:汉代人们认为柏能驱鬼辟邪,《太平御览》引《风俗通》说:“墓上树柏,路头石虎。《周礼》方相氏入圹殴魍象,好食亡者肝脑,人农能常令方相立于墓侧以禁御之,而魍象畏虎与柏。”如今,嵩山地区还有在墓地植柏、大年初一燃柏枝、婚丧嫁娶用柏枝的习俗。

 四灵图: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画像,反映了汉代的信仰习俗。四灵是汉代各种建筑及器物上常见的装饰内容,它们在汉代人心目中地位很高,是原始社会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如龙是黄帝及夏部族中一个氏族的图腾,玄武是鲧及其近亲氏族的图腾,虎是黄帝部族中一个氏族的图腾,朱雀是殷族的图腾。四灵在古代既是祥瑞的象征,也是武力的表现。在阴阳学说影响下,四灵又和五行联系起来,《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兽苍龙;南方火也,其兽赤鸟;中央土地,其兽黄龙;西方金也,其兽白虎;北方水也,其兽玄武。”四灵的职责在天上是拱卫天帝的四大方镇,在人间保卫封建帝王,在地下是墓主人灵魂的护卫,刻在太室阙上就是中岳神的护卫。汉三阙上四灵画像较多。

 虎食鬼:是一幅虎食瘦小人的画像。张衡《东京赋》有虎食鬼魅故事:“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苇索。”《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时有神荼、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下常简阅百鬼,鬼无道理者,神荼与郁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是故县官常以腊祭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以御凶也。”此画面表现的正是虎食鬼魅的情景,反映了古人避邪、御凶的风俗。

 鲧画像:太室阙上共有三幅鲧画像。和“中岳泰室阳城”相连的一幅是一巨鳖,另外两幅似人似鳖,这些应是大禹父亲鲧的画像,也是夏氏族的图腾之一。鲧是舜时的治水官员,是鳖图腾氏族的酋长,被封于崇地(今嵩山一带)。太室阙上刻鲧的画像,应是远古图腾习俗的反映。嵩山一带是夏部落早期活动的地方,保留有不少和夏族有关的文物遗迹,流传着不少鲧禹治水的故事,《国语*周语》中有“崇伯鲧”的记载,他的儿子大禹又建都嵩山脚下的阳城,因此这幅画像是汉代嵩山一带祭鲧的遗风反映。

 倒立图:也是逆行、掷倒技,汉代不仅有在地上倒立、案上倒立、马上倒立,和跳上跳下的多种技巧表演,这种杂技魏晋以后仍相当流行,翟颢《通俗编》中就有倒立的记载。这幅图案刻画的动作如现代杂技中的软功叼花。这样的杂技表演,至今仍是我国杂技的传统节目。

        马戏图:画面为马戏表演。马戏是杂技的重要内容,汉代杂技和音乐舞蹈统称为百戏,马戏在汉代百戏中占有先要地位。桓宽《盐铁论》提到:“马戏斗虎。”《三国志*甄皇后传》注云:“后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皆上阁观之。”由此可见马戏表演的精彩。少室阙上也有马戏画像。

羊头:

太室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国家级礼制建筑遗存。两段隶书铭文,行间均有直向界格。阙身其余石面均满雕各种姿态生动的人物、车马、动植物等图案,为研究汉代绘画及社会风习的珍贵实物资科。太室阙铭的隶书圆润古朴,兼有篆意,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太室阙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书法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清代中期太室阙拓本)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名文字学家、书法家:卜希阳先生题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