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不除余邪,冬令白进补

 昵称15607564 2018-11-16
养生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然而有些人冬补效果不明显,甚至越补越不舒服,这是因为在秋天的时候,我们没有调整好身体,在冬季贸然进补会让身体吃不消,即使吃得消补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了。秋季如何调整为冬补做铺垫呢?


张主任认为,随着年纪的增大,人体的脏腑功能会逐渐减弱,难免会产生一些病理产物,所以大部分老年人都不是单纯的虚证,多是虚实夹杂的体质,只有先祛除体内的邪气,再用补法,才能起到效果。



那么,有哪些症状的人群,在进补前需要先祛邪呢?


1


 脾 虚 夹 湿 


人体在代谢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些湿邪的痕迹,今年秋季雨水比较多、温度也比较多高,容易湿气熏蒸,老年人脾胃功能比较差,水湿运化的能力就弱了,祛湿功能也变弱,湿气就会潜伏在体内,成为一种致病的因素


专家告诉我们,很多老年人都有脾虚夹湿的问题,这类人冬季进补前要先解决湿邪的问题,否则直接进补不但不能补养身体,还会加重脾的负担,使人越补越没精神。



临床上化脾湿的方法


  • 补脾虚: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 祛湿邪:平胃散(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日常调理:薏米粥


张主任告诉我们,这类人群在冬补前可以喝一点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薏米粥调理。用一半生薏米,加一半炒薏米,再加上些大米共同熬粥。炒薏米重在健脾生薏米重在除湿,二者合用效果最佳。



【炒薏米的制作方法】准备一个铁锅,不放油,调到小火。将生薏米放进锅里,用铲子不停搅拌,待薏米局部变成金黄色即可关火。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



冬令之前,喝薏米粥两个星期左右,可以使你的状态得到一定的恢复。


2


 脾 虚 有 滞 


脾虚了以后,推动气的功能减弱,气机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脾虚气滞的人冬季直接进补也不行,需要运脾导滞,先解决了气滞的问题,才能进补。


针对有这类问题的人,专家给出了一套组合拳的解决方案,破解脾虚气滞。


破解脾虚气滞组合拳



脾虚气滞人群,平时可以每天中脘穴两分钟,然后再用空心掌拍打肝经


中脘穴在肚脐和心窝(下肋缘中点)的中间,用大拇指按压,起到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按压到局部有微微的酸胀感觉。



拍打肝经,疏肝理气导滞。内踝的筋骨内侧,一直往上到大腿内侧,就是肝经循行的部位了,用空心掌从下往上拍打。



运脾导滞的二豆菜


张主任还带来了一道菜,适宜脾虚气滞人群食用,这道菜是由扁豆和刀豆做成的。



扁豆有健脾的作用,解决虚证的问题,刀豆有下气的作用,解决实证的问题。



【注意】刀豆一定熟透了再吃,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3


 脾 虚 胃 热


有些人既怕冷又怕热,平日吃完东西一会儿就饿了,还经常长口疮,但是吃了凉的肚子又不舒服,甚至会拉肚子。这类人有脾寒胃热的问题,冬季同样不能直接进补。



专家介绍了一杯代茶饮,适合有脾寒胃热,症状较轻的人喝。


【配方】

炙黄芪6克:温中散寒

芦根6克:清热生津

炙甘草3克:调和、温中



【提醒】一天的量,反复泡,喝两周左右调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请到医院找专业医生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