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陶瓷】

 RK588 2018-11-17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清 · 代 · 茶· 器

黑泥绘温壶

清 

吴远明捐赠

外壶:高11.2厘米    口径9.7厘米    底长10.5厘米

内壶:高12.1厘米    口径4.0厘米    底径6.2厘米  

此壶为双件套,分内外两层,内层壶胆可取出,内外壶间有腔体,注入热水可以保温。

盛热水的外壶为长方型,上开一可以置壶的圆口,两边各有一个单孔泥耳系。内壶为一长圆筒型茶壶,颈直,盖平,流紧贴壶身,肩上有一对单孔泥耳系。

外壶上采用了黑泥绘。两面是连通过墙的写意远山近水,另两边是连通过墙的庭院小竹。

以泥饰泥的装饰手法称之为“泥绘”,始于清初。这是用紫砂泥浆堆绘于壶坯体,类似印章石薄意雕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为取得鲜明的对比效果,常用白泥或本山绿泥绘图。

 “权寅赦记”款紫砂梅桩壶

清 

吴远明捐赠

高10.2厘米   口径10.2厘米   底径12.8厘米   

一截老梅桩为壶身,梅枝作把、作流、作钮。底刻:“权寅赦记”款。权寅陶器店创立于光绪十五年( 1890 年),为清末著名制壶艺人邵赦大(权寅)所创立。店址在宜兴蜀山南街。“权寅赦记”为权寅陶器店壶用印款。邵赦大自制壶,盖内有邵赦大作者印,订制壶只在壶底有“权寅赦记”章款。

 “孟臣”款朱泥水平壶

吴远明捐赠

高6.4厘米   口径5.0厘米   底径5.8厘米    

朱泥小壶,纤巧秀美,流直环圆,精微细腻。底刻:“山水作主人,孟臣”。

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其制工精巧,这就是水平壶。朱泥壶是明末清初宜兴紫砂的特殊成就,惠孟臣为制作此类小壶的杰出代表,后人多有仿制。

 紫砂石瓢壶

民国

吴远明捐赠

高10.0厘米    口径8.0厘米   底径13.6厘米

本山绿泥胎。直流,圆把,盖面隆起,桥型钮。形似石瓢,上小下大,端庄典雅。壶身正面浅刻山水,背面书铭:“百沸泉,弌勺水,拓胸襟兮渺沧海。”落款:“潜陶氏刻”。韩泰号潜陶,是清末民初宜兴陶刻名家,由他亲自篆刻的壶具均为精品。“潜陶氏”是他的铭款。

 “素功精制”款紫砂觚棱壶

民国

吴远明捐赠

高5.2厘米   口长2.3厘米    底长4.6厘米

身、把、流、盖、的,均成方形。

此壶形若大履斗上压了一个小履斗。流二曲,把折方。在肩部和腹部两个大小不同四方体的落差中,作圆弧处理,因之方中见圆,刚柔相济。壶盖的“山”字形桥顶钮,很有特点。

方中见圆,小中见大,得钟鼎之气。壶底钤“素功精制”款。

锡胎刻花圆壶

清 

高11.0厘米    口径4.0厘米   底径8.0厘米

锡制,壶体为扁圆形,短流,桥形软提梁,因器型小巧精致,号称“一手壶”。壶身一侧镌枝干横斜的老梅一枝,另一侧书“玉摧金茗壶纳长春,仙掌益寿养身  一山”,一山,名李慕龙,字葛庵,清代嘉兴人,因善画梅而名垂画史。

 铜胎画珐琅白菜纹茶托

高2.1厘米    长15.2厘米

铜胎,通体以蓝色为地,其上绘珐琅彩大白菜八株,描绘栩栩如生。茶船呈十字花形,内心底下凹以承茶盏,内底绘宝相花一朵,用色淡雅。

铜胎画珐琅在康熙时期由欧洲传入中国,画珐琅多以红铜为造型,表面以白釉为地,再用彩釉描绘图案,经焙烧、镀金而成,体轻、绚丽多彩。

 锡胎椰壳雕渔家乐提梁壶

清 

高19.0厘米    口径5.2厘米   底径9.9厘米

以金属锡为内胎,锤打成型,弯形流,高提梁,宝珠钮,平底下接三足。肩部和胫部凸起两道双弦纹,椭圆形腹,腹部及盖面以椰壳作为装饰,上浅浮雕渔家乐纹,描绘渔夫们欢乐的劳动生活情景。

早在公元9世纪以前,海南人就以椰壳制成器皿。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广东椰壳甚坚,可以“横破成碗,纵破成杯”。

 铜胎画珐琅缠枝牡丹纹茶船

高2.1厘米    长15.2厘米  

铜胎,器内外壁以珐琅彩作为装饰,先涂饰蓝色为地,其上再绘制折枝牡丹,绿叶红花,花蕊嫩鹅黄色,色彩明快艳丽。茶船呈海棠花形,器内下凹以承茶盏。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提梁壶

高33.0厘米    口径6.5厘米   底长13.5厘米

唇口,束颈,平肩,倭角四方体腹,倭角方足,坡盖,宝珠顶,四方形三弯流,方圆形高提梁。

黄铜胎,画珐琅工艺,纹饰富有层次,用色淡雅,盖面近钮处绘莲瓣纹,盖面绘三蝠纹,外圈绘连T纹,颈肩以粉白为地,上绘如意纹一圈,肩部及腹部先饰以草绿色龟甲绿为地,再饰以大小开光,开光内以白釉为地,上绘蝶恋花纹。

黑漆描金人物纹茶叶盒

长23.0厘米    宽14.5厘米

海棠花形盒,盒面的装饰采用了描金工艺。盒内有一对锡茶罐,锡罐盖及肩部均刻有花卉纹。该茶叶盒系当时的外销茶具,其黑漆描金工艺为当时最受欧洲欢迎的工艺之一。

椰壳雕团寿纹梅段壶

高12.5厘米    口径9.5厘米   底径7.2厘米

以椰壳为材料制成,壶身表面浅浮雕回纹、杂宝纹及团寿纹,老松枝状壶把,壶流设计成龙首。

锡胎包椰壳雕杂宝纹茶具一套

茶叶罐:高15.3厘米    口径5.0厘米   底径7.5厘米

盖碗:高10.1厘米    口径12.0厘米   底径7.1厘米

碗:高5.3厘米    口径12.5厘米   底径4.9厘米

奶杯:高11.0厘米    口径7.0厘米   底径4.6厘米

提梁壶:高10.0厘米    口径6.0厘米   底径6.5厘米

茶托:高1.9厘米    口径10.0厘米   底径4.8厘米

把杯:高4.2厘米    口径7.2厘米   底径4.5厘米

茶叶罐由内沿金属锡和外镶嵌椰壳组成,直口带盖,圆鼓腹,处撇圈足。椰壳周身雕刻杂宝和团寿纹。

盖碗由内胎锡和外包椰壳工艺制作而成,上盖,下碗,外圈包以椰壳,雕刻杂宝纹和团寿纹。

碗内胎为锡,外包椰壳且雕刻精美的杂宝纹和团寿纹,团寿纹还填金彩作为装饰。

奶杯口沿设计巧妙,曲形把,器腹呈长圆形。以锡为内胎,下腹部及底部包以椰壳雕杂宝和团寿纹作为装饰。

提梁壶以锡为内胎,内凹口,盖钮制成瓜蒂状。弧肩,扁圆形腹,矮圈足,三弯形流,肩部两侧立竖耳,穿孔有两环形款提梁。壶下腹部及壶底包以椰壳作为装饰。

漆嵌螺钿四方小杯

清 

高4.0厘米     口长5.7厘米   底长2.6厘米

四方形杯,上宽下窄,方圈足,形制小巧。杯内为铜胎,外壁以黑漆为地并以五彩螺钿镶嵌成山石花草图案,细致典雅。

竹编茶籯

清 

高42.0厘米  长36.0厘米   宽23.7厘米

竹编而成,内部分两层,四角包铜,正面有铜制鱼形拉手,两侧安有铜制圆形手环。

 犀皮茄形罐

清 

高13.0厘米  口径 2.8厘米  底径1.5厘米 

犀皮工艺制成,内为木胎,髹漆后色彩多样,富于变化,器身仿茄子,颇具趣味。

犀皮又称“波罗漆”或“虎皮漆”,是在生漆中加入石黄,髹饰于器胎上,制成高低不平的表面,晾干后再髹多层不同颜色的漆,最后整体打磨光滑,呈现出自然流动,色泽灿烂的效果。

木嵌螺钿花鸟纹椭圆形茶盘

清 

高3.0厘米 直径76.0厘米 底径47.0厘米

茶盘呈椰圆形,以酸枝木制成。茶盘表面以螺钿镶嵌花卉纹,布局繁而不乱。嵌螺钿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分为硬螺钿和软螺钿,此是软螺钿一种,揭取贝壳的光滑表层,以胶粘于已设计好的图案表面,再打磨而成,要求镶嵌薄匀,在光线下呈现五颜六色,十分美观。

 錾胎人物纹银茶壶

清 

高16.2厘米 口径10.2厘米  底径8.7厘米

该银茶壶采用锤堞、錾胎等工艺,以中国龙及戏曲人物为题材,工艺精湛,系晚清外销欧洲的银茶具中的精品,自英国征集回来。


低唱浅斟


牛角螭龙茶则

清 

长15.2厘米

牛角雕刻而成,呈古栗色,以浮雕技法,雕刻双螭龙纹,将粗龙龙身制成茶则柄,大龙口含宝珠,一条小龙盘在大龙身上,形神兼备。

 白玉灵芝耳带托盏

清 

盏:高4.5厘米    口径6.5厘米     底径2.8厘米

托高0.7厘米    口径17.4厘米    底径13.0厘米

白玉制成,盏口微敞,深腹微内收,圈足。杯腹两侧镂雕对称灵芝纹的作为杯耳。托为海棠形,中有圈形,与盏的圈足吻合。整个白玉盏托琢磨精细,质地温润,光泽柔和。

青玉诗文茶壶

清 

高8.5厘米    口径6.0厘米   底径6.5厘米 

青玉材质,周身刻诗文,系清代中期的作品。

“咸丰年制”款竹雕茶叶瓶

清 

高13.5厘米   口径7.5厘米   底长10.0厘米

取整节竹子横切面雕成,直口,折肩,四方体腹,矮圈足。肩部平面隆起浮雕卷草纹,瓶身两面有线条简洁的画面,一面苍松雄劲,一老正昂首望天,远处是层峦叠嶂;另一面为一竿修竹,枝叶婆娑。底部刻“咸丰年制”四字篆书款。

竹簧八方茶壶桶

清  

高15.9厘米     口径14.0厘米

器呈八方体,器身八面用竹簧粘贴,分别浅刻竹石、梅花、兰花、鱼藻纹,在浅刻鱼藻纹一面锼一小口,可露出茶壶嘴,周围以黄铜做成如意状及鱼形锁,盖面以黄铜铆钉两桥形提梁。茶壶桶系保温茶壶之用,把茶壶放入其中,再在边上填满丝棉织物,具有保温效果。该茶壶桶制作讲究,盖内印“浙宁江南五河郭顺记”。

翻簧工艺是中国民间工艺之一,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绘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色泽光润。

 黄花梨茶壶桶

清 

高32.0厘米

黄花梨材质,提梁上以浅浮雕形式雕刻螭龙纹。

 刺绣茶壶套

清 

高15.7厘米  直径17.5厘米

一粉红,一浅绿,均呈六方形。金鱼寓意“金玉满堂”,蝴蝶与花代表了“蝶恋花”。

 青田石雕庭院煮茶摆件

清 

高19.2厘米 底长20.0厘米

以青田石为原材料,通过圆雕、镂雕及线刻等工艺,描绘了庭院煮茶的情景。空间分上下两层,上层刻画两位士人正斜倚在栏杆上,向下望着,顺着他们的目光,则是下层的童子正在煮茶,地上则放置茶盘、盖碗等茶具,童子形象刻画生动。

 “同茂东” 官礼茶食印板

清 

长14.3厘米   宽8.2厘米  厚2.4厘米

同茂东茶食店的广告包装印板,内容为“官礼茶食”、“本铺开设在唐田街十字口东路北”。

  


捧茶入定


象牙茶则

民国 

长14.5厘米 高2.5厘米

巧妙地利用象牙原材质设计成卷荷型,背面刻画出卷荷的茎叶及蒂柄,正面荷叶卷起,两只小龟匍伏于卷叶之内,刻画生动、栩栩如生。

 奶茶壶

近代 

高19.0厘米   口径10.1厘米    底径13.2厘米

藏族茶具,整体造型如葫芦形。壶直口宽唇,粗长颈,折肩,扁圆腹。铜质镶银,壶口及颈下部包银,装饰刻划纹,壶流以纯银制成龙首形,壶柄以银制成一张口微立的龙形。壶颈上半部以及肩、腹、胫部分以镂雕银质作为装饰。壶盖制成三层覆斗形,如意形顶珠以银包嵌。

银盏托

近代 

托:高5.0厘米     口径13.1厘米    底径5.4厘米

盖:高6.8厘米    口径11.4厘米    

银质,盏托锤揲成型,敛口,呈六出花瓣形,浅腹、下连高圈足。中间有凸圈,以承盏。盖呈三层宝塔形,层层锤揲,顶珠嵌粉彩瓷珠。

 奶茶碗

近代 

高5.2厘米   口径13.0厘米   底径7.5厘米

锡制,碗外壁中间围以瘿木,一则起到防烫作用,二则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此外,奶茶碗外专门制作碗套,以双色马尾棕编织而成,有利于游牧民族外出携带。

茶筹

近代 

陈刚捐赠

长11.0厘米

共103枚,圆柱形,每枚茶筹均漆有不同颜色。茶筹是茶馆向客人收取茶钱的凭证,上面写有茶馆商号和茶名信息。

 






来源: 《中国茶叶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