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爬虫爱书 2018-11-17

“屈原”我们都知道,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更是当时楚国王族后裔,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一般没深入了解他的也肯定知道,因为我过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大贤者的,而屈原在历史上更是以文采扬名天下,尤其是他做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更是让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然后在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却有一人能与“屈原”相提并论,“屈”是屈原,而“贾”就是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的——贾谊。因为他们两人的才华而被司马迁记载于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之中,司马迁更是以他们二人的才华,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屈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而贾谊更擅长的是散文和诗赋,尤其是诗赋,在古代的大文学家心中,诗赋是一位文学家的重要衡量标准,而贾谊不光诗赋厉害,更厉害的还是代表他才华的“散文”。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贾谊的散文,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所以他的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民国时期的大文学家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而他的诗赋方面,不但继承了“屈原”的骚体,在形式上也更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贾谊出生于洛阳,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气声名,拜师荀子的学生,西汉丞相、大文学家、科学家的张苍。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他召致门下做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此时的贾谊才只有18岁而已!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贾谊21岁时被吴公推举给汉文帝,并且被汉文帝委以博士之职,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让讨论时,贾谊每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更是在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后来在文帝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之时,因为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进言诽谤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使得汉文帝亦逐渐疏远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更是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在被外放的路上,贾谊的年轻气盛更是让他非常的悲愤,写下了《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并发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贾谊被外放长沙三年后,汉文帝很是想念贾谊,于是征召贾谊入京,于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对鬼神之事有所感触,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贾谊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汉文帝听得不觉移坐到席的前端。谈论完了,汉文帝说:'我很久没看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比不上他啊。'

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变化,灌婴已死,周勃遭冤狱被赦后,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事。但文帝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任职所在地更近朝廷,而且梁怀王刘揖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也算是对他的一种重视。只是可惜,这一次的外放也成为了贾谊一生最后的一次离开长安。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 年),贾谊32岁,随梁怀王入朝,梁王刘胜坠马而死,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

纵观贾谊一生,虽受谗遭贬,未登公卿之位,但他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论和建议,尤其是当时他结合“儒家与法家”的治世精髓,提出了'德战',也就是儒法结合的战略思想,既'以厚德怀服四夷', 辅以'三表 、五饵 '之术,争取匈奴的民众,孤立单于,并进而降服单于的安定匈奴的战役。这让汉文帝非常的重视,并且也成功的达到了“德战的结果”。贾谊在政治、经济、国防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的进步主张,不仅在文帝一朝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

司马迁笔下的两位大贤者“屈贾”,“屈”是屈原,“贾”是谁呢

贾谊的一生被后世赞为'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而司马迁更是将他与屈原并称为“屈贾”,可见贾谊一生功绩之大,才华之高。虽然英年早逝,但后人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一生伟大的壮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