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典型AD,你知道多少?(一)

 pq90 2018-11-17

先来看一个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研究中心 Christopher Green 博士提供的经典病例

基本病史:患者女性,72 岁,伴有视力下降病史 7 年,5 年前行双侧白内障手术,视力未见明显改善。患者深度知觉及空间感觉减退,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开车或走路困难。眼科检查结果显示有右同侧偏盲。行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如下:

轴位 3D 高分辨 T1WI 成像显示顶枕叶皮质萎缩(白色箭头)。额叶(红色箭头)未见明显萎缩征象。

轴位 3D 高分辨 T1WI 成像显示顶枕叶皮质萎缩(黄色箭头),颞叶(白色箭头)和额叶(红色箭头)未见明显萎缩征象。


你考虑诊断为什么疾病?







答案为 后皮质萎缩


尽管AD的诊断标准和病理特点早已经达到专家共识,但其在临床症状上存在异质性,超过15%的患者早期并不表现为记忆障碍,而以非典型的临床症状起病,称为非典型AD。目前非典型AD主要包括后皮质萎缩(PCA)、logopenic变异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LPA)、额颞叶变异型AD(fv-AD)和唐氏综合症4大类,其中以前3种类型为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后皮质萎缩(PCA)



PCA是以选择性顶枕叶皮质进行性萎缩为病理特征,以早期显著的视觉功能障碍,特别是视空间和视觉感知能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Benson等人于1988年首次描述该综合征。


PCA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视空间和视知觉异常、失读、Balint综合征的表现以及Gertsmann综合征的表现,观念性失用和观念运动性失用也较为常见在疾病早期,患者的记忆、言语功能及自知力等相对保留


PCA患者视觉障碍最为突出,常为就诊主要原因。患者主要表现为:(1)视空间异常:出现判断距离和速度障碍,导致驾驶、上下楼梯、阅读文章段落等困难,部分患者早期常在驾驶时出现交通事故(撞到汽车后视镜)或下楼梯不能判断深浅,阅读文章换行时找不到下一行的位置。(2)视知觉异常:包括面孔失认、环境失认、颜色失认等。面孔失认较常见,患者不能认识照片中的亲属,甚至不能识别人脸,但是听声音可以辨认;颜色失认等也有报道。(3)患者双侧顶枕叶受累可出现部分或完全Balint综合征表现,主要症状包括:①同时性视觉失认(simultanagnosia):视觉失认的一种表现形式,为Balint综合征的核心表现。患者可以同时看到多个物体但不能区分,即可以辨认单一物体,但是不能辨认同时展示的多个物体,或是可辨认图像中每个单独的部分但是不能感知整幅图像。高晶等报道1例患者在进行看图说话测试时可以辨认直线、圆形、颜色等某些细节,但不知道整个形状是什么,如将门和把手看作直棍、窗帘看作线条、盘子看作圆圈、人脚和鞋看作老年人要掉的牙。②视觉性共济失调:患者对视觉刺激的手动反应笨拙或不能,当指向视觉目标时出现空间错误定位。③眼球运动失用:也称精神性注视麻痹,患者漠然地把视线注视着前方或前方某一点,不能随着移动的视标而转动视线,但眼外肌完全正常;有时可见患者视线无秩序地徘徊或明显的视线固定。(4)PCA患者因优势半球角回受累可出现Gertsmann综合征表现为失写、失算、左右失认、手指失认(5)PCA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相对罕见的视觉症状,称为正性感知现象(positive perceptual phenomenon),包括:彩色后像的反常延长(患者感受到颜色像水墨彩晕染效果);尺寸的反转效应(阅读大字较小字困难);感受到静止物体的运动及180°上下翻转的视觉成像;看光滑的表面时感觉到反光过于耀眼;在变暗或昏暗光线下视物不清;部分患者在阅读单词时出现错误,尤其当2个单词共同的字母>50%时更为明显(如将“ivory”误读成“divorce”)。


因视觉障碍影响,PCA患者在一些受视觉功能影响的神经心理检查(如视觉记忆回忆、轨迹测试、Stroop测试等)中表现不佳,故应选择受视觉影响小的试验进行测试(如听觉言语学习等)。临床中最常用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偏重于语言和定向功能,也会低估PCA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Alladi等建议根据临床特点将PCA分为以下3个亚型:①双顶叶综合征 表现为失用、视空间障碍、失写,保留基本感知力、目标识别和阅读能力的Balint综合征;②颞枕叶综合征:表现为失读、感知失认和(或)人面失认;③视觉变异型:初级视觉障碍和基本感知受损。前二者较后者更为常见。随着对PCA挑战、临床表现的深入认识,一些学者根据临床特点与相应解剖位置的关系提出将PCA分为背侧和腹侧两种亚型。背侧型即背侧视觉通路障碍,主要对应顶枕叶的损害,引发Balint综合征、Gerstmann综合征、失语和失用症。 腹侧型即腹侧视觉通路障碍,主要累及颞顶叶,导致物体和面容失认、颜色和文字识别困难。


神经病理学尸检研究显示,62%~80%的PCA患者病变表现为AD样病理改变,但PCA受累部位与典型AD不同,更易累及枕叶大部、顶叶后部、颞枕叶下联合处、扣带回后部和前额叶的视觉相关区域,此外,PCA同时具有皮质基底节变性(22%)、路易体病(10%)、克一雅病和皮质下胶质增生症的病理改变,提示其潜在发病机制的多样性。


2012年,国际工作组在加拿大温哥华第一次召开会议商讨PCA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达成初步共识,制定了试用性的诊断标准,包括核心诊断特征和支持性诊断特征,而神经心理和神经影像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证据,但该标准仅仅是描述性诊断,尚未深入病因学诊断,其特异度和敏感度还有待临床工作的进一步验证。

后皮质萎缩的诊断标准

一 核心诊断特征

1. 隐匿性起病,进行性发展

2. 以显著的视觉障碍为主诉

无法用视觉功能障碍解释

视觉感知和视空间障碍

3. 记忆力和洞察力相对保留

4. 任何以下症状

Balint综合征(部分或完全)

Gerstmann综合征

视野缺损

环境定向障碍

二 支持诊断特征

1. 起病年龄相对较早(65岁以前)

2. 失读症

3. 面容失认症

4. 色彩处理时间延长

5. 观念运动性使用

三 相关检查

1. 神经心理学评测

2. 结构神经影像学

无肿瘤和卒中

提示后部萎缩(局部或非对称性枕叶和/或顶叶萎缩

3. 功能神经核磁(PET/SPECT)

局部或非对称性顶叶和(或)枕叶区皮质低代谢或低灌注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中国认知论坛:http://bb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