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人士走了三步以后,第四步怎么走?

 karlinms 2021-03-02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十二节:

原文:

凤姐儿听了,款步提衣上了楼,见尤氏已在楼梯口等着呢.尤氏笑说道:“你们娘儿两个忒好了,见了面总舍不得来了.你明日搬来和他住着罢.你坐下,我先敬你一钟。”于是凤姐儿在邢王二夫人前告了坐,又在尤氏的母亲前周旋了一遍,仍同尤氏坐在一桌上吃酒听戏.尤氏叫拿戏单来,让凤姐儿点戏,凤姐儿说道:“亲家太太和太太们在这里,我如何敢点。”邢夫人王夫人说道:“我们和亲家太太都点了好几出了,你点两出好的我们听。”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递过戏单去说:“现在唱的这《双官诰》,唱完了,再唱这两出,也就是时候了。”王夫人道:“可不是呢,也该趁早叫你哥哥嫂子歇歇,他们又心里不静。”

端木持易见解:

双官诰

明代,山西有个晋商叫薛广,前往镇江做买卖。家中有妻张氏,妾刘氏、王氏。

刘氏生了一个儿子,乳名倚哥。又有老奴仆薛保。

薛广在镇江,正好遇到同乡人,以白金五百两,托他带回老家。不料这个人私吞了白金,买了购一空棺,回乡后停在老家的荒郊,然后报知张氏等,于是全家嚎啕大哭,后让管家薛保运回灵柩安葬。

再后,薛家逐渐衰落,依哥的大妈即张氏、亲妈刘氏不能忍受贫困,先后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誓与薛保含辛茹苦,抚养倚哥,送之入学,自己己则织布换钱供他吃饭读书。

薛广在镇江生意衰败,后从伍,官至兵部尚书。十几年后依哥金榜题名,新科状元。父子相认团圆一家,荣归故里。而此时依哥的大妈、亲妈又丢弃自己的家都来认丈夫和状元儿子,三娘劝张氏回家照顾老伴,劝刘氏也回家照顾老伴和几岁的孩子。并告诉她们:欲尝甜瓜自己种,自种苦瓜自己尝。

这就是《双官诰》的故事,双官就是薛广、依哥父子二人。

王熙凤说宁国府现在正是贾珍、贾蓉的好时候。但接下来却是《还魂》,《弹词》。

《还魂》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的片段。故事大概如下:

南宋年间,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生得十分美丽。杜宝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他一心一意想把丽娘培养成严格遵循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女,他请老儒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但杜丽娘不甘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一日,丽娘和丫环春香到后园游玩,这里满园春色、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使长期生活在沉闷闺阁中的丽娘心情非常愉快。可是,美景不长、青春易逝,丽娘触景生情,忧上心来,感到身心俱困倦,回到房中伏几而眠。在花神的帮助下,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邂逅,两人心心相印,结下良缘。可惜好梦不长,她被母亲叫醒。丽娘苦于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忧郁成疾,自觉寿命不长,决定自画其容流传人间。中秋之夜,丽娘病危,嘱咐父母在她死之后,将她葬在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丽娘病逝,杜宝升官到别的地方。

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路过南安,身染重病,幸为陈最良所救,住在梅花观。一天,他去后花园散步,见园中景物似曾相识,顿觉纳闷,又见太湖石畔一幅画轴,带回一看,正是梦里所见的姑娘,不禁大为吃惊,于是焚香叩拜,在丽娘画前诉说衷情。当天晚上,丽娘芳魂前来见他,两人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的爱情。丽娘要梦梅次日去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掘墓相会。第二天黎明,梦梅不顾陈最良的劝阻,不顾擅掘别人的坟墓有被处死刑的危险,勇敢地挖掘丽娘的坟墓。杜丽娘在花神的帮助下,在一片阳春美景、百花盛开中,慢慢苏醒过来。丽娘与梦梅幸福地结合在一起。

而《弹词》是明末清初的洪升所作《长生殿》的片段,长生殿写的是李隆基倦于政事,耽于安乐,“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把国家陷于苦难的深渊。写出了封建帝王和妃子的“逞侈心而穷人欲”,以致朝政败坏,藩镇叛乱,造成他们自身的爱情悲剧;同时也真实地描绘了唐代天宝年间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表现了一代王朝由盛而衰走向没落的命运。

《弹词》这一段,讲的是安禄山乱起,人民流离失所。宫廷供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卖唱为生。善吹铁笛的李暮,在鹫峰寺大会上,与众人一起聆听李龟年弹唱。老伶工慨叹国家兴衰,把唐明皇宠爱贵妃、失政致乱的经过,唱得声泪俱下,深深感动了听众,从此,李暮结识了这位前辈,向他学习,继承了《霓裳羽衣曲》的全谱。

搞明白以上三个故事,我们再来谈。

人生三步曲:

第一步金榜题名时,就是获得权力金钱的时候;

第二步洞房花烛夜,就是获得爱情和自由的时候;

第三步“逞侈心而穷人欲,弛了朝纲,占了情场”;

最后,必然的结果是:失政、失爱、失命。

弹词,即叹词。

这里讲的是贾珍吗?讲的是皇帝吗?讲的是太子吗?好像是,又好像不全是。

这里讲的是唐朝吗?讲的是明朝吗?讲的是清朝吗?好像是,又好像不全是。

由盛而衰的变化规律,不都是这样吗?

哪个人,哪个王朝,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才是红楼梦的灵魂!

一想到这里,我的心静不下来:

——“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是先天下之乐而乐?”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一节:父慈子孝,一个令人心酸的假象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二节:隐形的母亲,我们能为她们做些什么?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三节: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挣扎”的自由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四节:定理都需要证明,更何况是人呢?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五节心到神知,上供人吃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六节我们不一样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七节深夜捧腹卧,独醒到天明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八节人生不过,没身而已

上卷 第十一回 第九节要强的心,是否已渐渐平息?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十节“挨日子”是不是一种病?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十一节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