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膈肌痉挛有什么偏方可以治疗?

 syyhh 2018-11-18

膈肌痉挛,是指横膈不由自主地间歇性收缩的不正常现象,俗称扯嗝、打嗝或打咯忒,中医称其为“呃逆”。无论是中枢性膈肌痉挛,还是周围性膈肌痉挛,都可能是某一疾病的征象。前者多见于神经性脑部病变,如脑炎、脑肿瘤、脑积水、脑膜炎、脑血管意外等,后者多见于胃肠道、腹膜、胸膜、膈等部位,因此它属于神经性病症的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偶尔膈肌痉挛不足为奇,但如果是持续性膈肌痉挛,那就要引起必要的警惕,在某些情况下病情可能已经波及膈肌,预示着病情有恶化征兆。此外,心因性和中毒性膈肌痉挛多由精神刺激、不良暗示、尿毒症、急慢性酒精中毒以及全身性感染等引起。对于膈肌痉挛,现代西方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强调首先要分清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病症。如果是器质性的,多要求侧重治疗原发病;如果是功能性的,则可以不加处理或只进行心理治疗。由于多数患者的原发病不易查明,因此,膈肌痉挛是目前现代医学界感到很棘手的一个难题。

传统中医学认为,重症呃逆的主要病机是胃气上逆而动膈,病因常分为胃寒型、胃热型、胃虚型以及实证型等4种类型,辨证施治如果得当,相对于西医来说,可收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一、主要表现

(1)一般的膈肌痉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快可自行缓解。作为一种器质性疾病的膈肌痉挛,多呈持续性、顽固性,一般治疗无效,即使是暂时止住,但过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发作,周而复始。但是如果找准原发病病因并对症治疗,随着原发病的病情减轻或治愈,膈肌痉挛也会随之缓解或消失。

(2)胃寒型呃逆者呃逆连声,常在早上缓和而傍晚频急,得寒则甚,得热则减,食欲不振,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沉细或迟细,多由脾胃虚寒或过食生冷引起,饮热汤后则呃逆稍缓。

(3)胃热型呃逆者呃声响亮而有力,时发时止,口渴喜饮,口臭面红,舌苔黄腻而干燥,脉洪数,多因胃热上冲而引起。

(4)胃虚型呃逆者呃声低怯无力,气不得续,面白乏力,多见于大病过程中或病后,常为病势转为险恶之先兆。

(5)实证型呃逆多不属于重症顽固性呃逆,其特点是呃声响亮,多在食滞饱满后发作,或可见腹痛,嗳出腐臭之气,舌苔白腻,脉滑。

二、检查验证

(1)依照症状表现对此病症不难确诊。

(2)如果要找准病根,则需要对照相应的原发病分别施以不同的检查手段,这些原发病可能是脑动脉硬化、肝性脑病、脑炎、脑肿瘤、脑积水、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胰腺炎、胆囊炎、胃肠积液、消化系统肿瘤、内脏穿孔、肠梗阻、憩窒、上腹部手术后或腹腔镜检查后、精神病、癔病、尿毒症、酒精中毒、糖尿病昏迷以及膈肌本身的病变等。

三、服药治疗

(一)非处方药选

1.西药

(1)谷维素片 成人每次10~ 20毫克,日服3次。本品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平衡障碍、精神神经失调等症状,可用于心因性膈肌痉挛症。

(2)维生素B1 成人每次10~ 20毫克,日服3次。本品具有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之功效,可用于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脚气病以及与上述缺乏症有关的神经炎、肌痛、心力衰竭等,可用于心因性膈肌痉挛症。过量服用可出现头痛、疲倦、烦躁、食欲减退、腹泻、浮肿。

2.中成药

(1)防风通圣丸 成人每次6克,日服2次。儿童酌减。服用3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本品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胃热型呃逆证。不宜久服。孕妇慎服。

(2)黄连上清丸 成人每次3克,日服2次。本品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之功效。主治胃热型呃逆证。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用。

(3)二陈丸(浓缩丸) 成人每次12~ 16粒,日服3次(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服用本品的同时如果加服丁香柿蒂汤(另有介绍,见本节“中草药处方药选”),效果会更好。本品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功效,主治实证型呃逆证(多由过食而引起)。其作用是活血调经,化痰燥湿。

(二)普通处方药选

1.西药

(1)地西泮(安定) 用于催眠:成人每次5~ 10毫克,用于睡前服;镇静、抗焦虑:成人每次2.5~ 5毫克,日服3次,极量:30毫克/日。本品具有催眠、镇静、抗焦虑作用,可改善膈肌痉挛等神经系统病患者的焦虑、不安及紧张等症状,可用于心因性膈肌痉挛。急性肺功能不全或睡眠呼吸综合征、慢性精神病、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等病人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

(2)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胃复安) 成人每次5~ 10毫克,日服3次;儿童每次1~ 2.5毫克,日服2~ 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本品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可用于因胃肠功能障碍所致的膈肌痉挛。

(3)多潘立酮(吗丁啉,哌双咪酮) 用于止吐:成人每次20毫克,日服3次,饭前服用;用于消化不良:成人每次10~ 20毫克,日服3次,饭前15~ 30分钟服用,连服4周。本品也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止吐药,对老年人因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胃肠道障碍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消化不良等有效,可用于因胃肠功能障碍所致的膈肌痉挛。

(4)西沙必利(西沙普雷特,普瑞博思,优尼必利) 成人每次5~ 10毫克,日服3次,饭前服用,疗程6~ 12周。本品可明显地增强胃体和胃窦部收缩,增加胃的张力,改善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的协调作用,可用于因胃肠功能障碍所致的膈肌痉挛。

(5)硫酸阿托品 成人每次0.3~ 0.6毫克,日服3次,极量:成人每次1毫克,日服3次。本品能缓解内脏绞痛,属于一般性膈肌痉挛的解痉药物。

(6)异丙嗪(非那根,抗胺荨,盐酸普鲁米近) 成人每次12.5~ 25毫克,日服2~ 3次。本品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属于一般性膈肌痉挛的解痉药物。

(7)尼莫地平(硝苯吡酯,尼莫通,硝苯甲氧乙基异丙啶) 成人每次20~ 40毫克,日服3次。症状消失2天后停药,一般服药1~ 2天,不能延长。此药易透过血脑屏障,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病灶的血流量,改善细胞功能,属于一般性膈肌痉挛的解痉药物。

(8)巴氯芬(脊舒,力奥来素,氯苯氨丁酸,贝康芬) 成人开始时每日15毫克,分3次服用,以后每日增加5毫克,直至症状减轻,极量为100毫克/日。待症状消失后再服药2天加以巩固,最多服药不能超过5天。此药可抑制脊髓单突触和多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高位中枢神经元也有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显著的肌肉松弛作用,属于顽固性膈肌痉挛的解痉药物。

2.中成药

金匮宝 冲剂:成人每次8~ 16克,日服2次;口服液:成人每次10~ 20毫升,日服2~ 3次。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强骨增髓的功效。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发现,本品具有抗炎、止痛、消肿、解毒、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诱导干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理机能、维持代谢平衡等多方面的作用。主治胃寒型呃逆证,服用时可加服丁香柿蒂汤(另有介绍,见本节“中草药处方药选”)。

(三)中草药处方药选

【药方1】丁香、柿蒂、炙甘草各6克,高良姜9克。寒重者,加肉桂、吴茱萸。此为丁香柿蒂汤。

【适应证】胃寒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是呃逆声音迟缓有力,得热则减,遇寒加重。或兼有食欲不振,不渴口淡;或兼有胸膈及胃部痞闷不舒,厌食冷物。舌苔白滑,脉沉迟。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肾病患者慎服。加肉桂后孕妇慎服。

【药方2】鲜姜、蜂蜜各30克。

【适应证】胃寒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将鲜姜捣烂取汁,与蜂蜜共调匀,一次服下。

【药方3】柿蒂7个。

【适应证】胃寒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将药燃烧存性,研为细末用白酒调服。

【药方4】人参3克,生姜5片,柿蒂、旋覆花各5克。

【适应证】胃寒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药方5】陈皮、木通、泽泻、麦芽各6克,黄芩9克,石斛、山楂各10克。

【适应证】胃热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是呃逆声响亮有力,面红口渴。或兼有胸闷心烦,口臭,喜冷饮;或兼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肾病患者及孕妇慎服。

【药方6】生大黄6克,橘皮、紫苏梗、旋覆花各10克,生半夏12克,生姜20克,麦冬、竹茹、赭石各30克,生石膏60克。

【适应证】胃热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是言语不利,口中流涎,饮水作呛,喉间呃呃连声,甚至入食即吐,难于进食,大便少。舌暗红,苔黄腻,脉滑。

【制用法】水煎服,连服7剂为1个疗程。有效可再服7剂。孕妇慎服。

【药方7】冰糖50克,鲜芦根100克。

【适应证】胃热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加水共煮,代茶饮。

【药方8】黄芩9克,丁香、枳壳、竹茹、高良姜、黄连、藿香、柿蒂、半夏各10克,郁金、代赭石(先煎)各12克,莱菔子15克。

【适应证】胃热错杂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是呃声响亮,昼夜不停,食纳不佳,口渴,胃脘不适,遇热稍舒。舌红,苔白微黄,脉弦数。

【制用法】水煎服,连服4剂,病证复发后再服2剂。孕妇及肾病患者忌服。

【药方9】桂圆7个,煅赭石15克。

【适应证】胃虚型呃逆证(膈肌痉挛)。主要证候是以呃逆声低而又不连续为主。或兼有神疲乏力,饮食减少;或兼有口干、唇燥及烦渴。舌淡红,脉虚数。

【制用法】将干桂圆连核放入火中,煅炭存性,研为细末,加入煅赭石煎汤,分4次服用,每日2次,连服2日。

【药方10】蜈蚣3条,水蛭6克,麦芽、紫苏子、鸡内金、旋覆花各9克,半夏12克,竹茹15克,党参25克,牡蛎、茅根、代赭石(先煎)各30克。

【适应证】呃逆(膈肌痉挛)、噎膈及神经性呕吐等多种病症。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后徐徐咽服。孕妇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11】土鳖虫(去头足)若干。

【适应证】呃逆证(膈肌痉挛)。

【制用法】研为细末,成人每次取3~ 6克,白开水送服。孕妇忌服。

【药方12】凤仙花(又称指甲花)15克,蜂蜜若干。

【适应证】呃逆证(膈肌痉挛)。

【制用法】将此花捣碎后加开水浸泡,滤渣取汁,与蜂蜜共调匀后一次服下。

【药方13】南瓜蒂4只。

【适应证】呃逆证(膈肌痉挛)。

【制用法】水煎服,连服4次。

【药方14】枇杷叶30~ 90克。

【适应证】呃逆证(膈肌痉挛)。

【制用法】刷去毛以后加水2碗,煎至1碗服用。每日1剂,日服2次。

四、其他疗法

1.刺激疗法(用于不严重的膈肌痉挛)

(1)暂停呼吸片刻。

(2)饮用热汤或热茶。

(3)旁人突然以冷水泼面等惊吓方法对病人进行刺激。

(4)以纸捻儿或草茎捻鼻取嚏。

2.吸烟疗法

剪取指甲,装入烟头,令患者点火吸烟,一次可见效。对于不吸烟或女性患者,可将剪取的指甲放在烧红的铁片上,令患者用口深吸其气。

3.穴位注射疗法

在双侧足三里穴,各注射654-2注射液5毫克,可有效解除膈肌痉挛。

4.点穴疗法

(1)以双手食指或中指按压患者两侧止呃穴(位于契脉穴的前下方,翳风穴的前上方,即耳廓后耳垂的根部,在按压该穴时,患者在张口时应有明显凹陷,闭口时凹陷消失)约5分钟。每日指压2次,可连续按压2~ 3天。

(2)以食指或中指按压鸠尾穴(在心窝部,即胸骨柄下缘正中线上),连续按压1~ 3分钟。

5.针刺疗法

取双侧内关穴,5分钟捻针1次,留针10分钟出针,同时按摩内关穴、攒竹穴、上眼眶、鱼腰穴各100次。

6.药膳疗法

(1)取槟榔30克,水煎后日服2次。

(2)取皮蛋2~ 3个,成人每次吃1个,1日吃2~ 3次。

(3)取刀豆子60克,焙干后研末,成人每次用6克,开水送服。

五、饮食宜忌

(1)进食不宜过急,宜食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主食可选一般的粳米、糯米、小麦粉为主,也可常在粥或面汤中酌加少许鲜姜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选吃一些刀豆、柿蒂、柠檬、甘蔗、韭菜籽、白莲子、冰糖、蜂蜜、南瓜、芦根、麻雀肉、竹茹和丁香等。一些虚弱病人因服食补气药物过多而频频出现膈肌痉挛者,可经常吃一些柿子和橘子。

(2)禁忌油腻、太甜的食品,禁忌吞咽过热或刺激性强的食物(如高碳酸化合物饮料等),也不能吸烟过多。

(3)消化功能差的人宜少食多餐,避免食滞,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气机升降而出现膈肌痉挛。

六、专家提醒

(1)预防本病,平时要注意寒温适宜,避免饮食不当及情志不遂。

(2)一般来说,已经确诊有心、肺、脑、肾等严重病变的病人,如发生膈肌痉挛应考虑到与这些病变本身有关,特别是经过常规对症治疗后痉挛仍不停止者,应想到原发病病情有加重的可能。

(3)长期持续的阵发性膈肌痉挛患者,在对症治疗无效且又找不出病因的情况下,应考虑到膈肌本身已有病变的可能。如果患者是老年人,且病程较长,难以治愈,应考虑有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