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驯化和自我驯化

 烟_灰_灰 2018-11-19

在上一篇《进化的条件》中,我们讲了一个北极熊进化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已经被高度简化过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棕熊想要适应北极的生活,需要好几个条件。除了毛皮的颜色,至少还有3点。首先,它要在体内大量储藏脂肪,用来抵御严寒。其次,北极是一片海洋,长途游泳的本领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北极几乎没有植被,棕熊在这里吃不到蜂蜜和水果,只能吃肉。

习惯上,我们会说,北极的自然环境给棕熊出了一道难题。但是其实那不是一道题,而是一张考卷,上面至少有4道题。更麻烦的是,大自然这位阅卷老师,从来不会说话。它只会告诉你,及格还是不及格。但是它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不及格,是哪一道题做错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熊群的进化。假设到达北极后100年,熊群中变异出了一种新熊。它的脂肪很多,会游泳,毛皮是白的,但是喜欢吃植物。你说这种熊能够适应北极生活吗?不行。然后又过了100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变异熊。它的脂肪很多,毛皮是白的,喜欢吃肉,但是不会游泳。于是又不行。再过100年,新的变异熊又出现了。它会游泳,喜欢吃肉,毛皮是白的,但是体内脂肪很少。那还是不行……

你是不是都有点儿听烦了?这种闷葫芦考试方法太坑人了。当然,只要熊群能够永远尝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条件全都符合的变异熊,进化成新的物种。但是这个过程肯定将会非常漫长。


如果说大自然是个不负责的差劲老师,那么谁是优秀教师呢?我们人类就是。人类把野猪活捉之后,先不急着杀,而是圈养起来。等这些野猪生下小猪之后。人类可不管它是黑皮,白皮还是花皮,也不管它是大耳朵还是小耳朵,更不管它会不会游泳爬树。人类的选择目标非常明确,只要是胖的,能长肉的,就留下。其它的杀了吃。然后等这些小胖猪们生下小小猪,人类仍然按照同样的标准,再做挑选。如此循环,最终培育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家猪。这个过程就叫做驯化。

人类的驯化行为,第一有明确的选拔标准,第二有非常严格的执行,效率当然远远超过自然进化。从外形上看,野猪到家猪的变化,并不比棕熊到北极熊的变化程度小。但是前者的驯化过程只花了不到1万年,而后者的进化过程可能长达50100万年。你看,好老师和差老师之间,那可是天差地别啊。



你可能会说,人类这个老师太特殊了。野生动物里面有没有好老师呢?答案也是有的。比如说雌孔雀,它们就是雄孔雀的好老师。这个故事说来话长。

自古以来,人们就觉得雄孔雀那长长的漂亮尾巴很奇怪。似乎它除了用来吸引雌性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不过雌孔雀只是一种鸟儿。它居然懂得欣赏图案的美丽。这也是挺奇怪的一件事。

于是生物学家就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组雄孔雀的尾巴截断,再让它们和正常雄性一起去追求雌性。果然,雌孔雀明显对短尾巴的家伙们不感兴趣。于是生物学家又给这些雄孔雀接上了假尾巴。这些假尾巴甚至比它们原来的真尾巴还要长,还要大。这下可不得了。这些人造的超级雄孔雀一进园子,就把雌孔雀们给迷倒了。

虽然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雌孔雀的审美观念是从哪里来的。但是这个实验证明了,雌孔雀确实在按照一个明确的标准,对雄孔雀进行挑选。只有那些尾巴更长的雄性,才能留下更多的后代。正是雌孔雀一代又一代持续的挑选,才造就了雄孔雀在鸟类世界中独树一帜的长尾巴。

你可能还是有疑问。尾巴长这么长,难道不碍事吗?大自然这位老师,教导大家要适应环境。而雌孔雀这位老师,又说雄孔雀的尾巴越长越好。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如果我们区分不同的层次来分析事情,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对于任何一只雄孔雀来说,它肯定得听雌孔雀的。没有长尾巴,就没有后代了。这是摆在眼前的现实。但是对于孔雀这个物种群体来说,它还是得听大自然的。雄孔雀的生存能力已经被削弱得太低了。违背自然法则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整体灭绝。换句话说,除非孔雀出现新的进化,否则几十万年之后,只要出现一次生态危机,地球上就不会再有这种美丽的鸟类了。


假如我们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生命,那么灭绝并不是一件奇怪或者讨厌的事情。相反,它是生物进化的正常状态。从个人情感来说,我们只要听说任何亲戚、同学、邻居死亡的消息,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悲伤。但这却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归宿。

按照我们前面的标准,雌孔雀对雄孔雀这种挑选,显然可以算是驯化。那就说明野生动物是可以自我驯化的。不过两性之间的驯化还是太特殊了。那么有没有一种野生动物,它们能够有组织地进行自我驯化呢?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首先,这种动物肯定得是群居动物,否则它们之间根本没有互动的机会。这个条件就把老虎、犀牛等独居动物排除了。其次,这种动物的种群当中,必须存在生殖特权。也就是说,特定的个体可以享受比其它成员更好的生活条件,留下比其它成员更多的后代。这个条件就把鹿、羚羊等平等群居的动物排除了,也把狮子、海象等一雄多雌群居的动物排除了。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主要是那些有明确“首领”的动物,比如狼、猴子、大象等。不过这些动物的首领基本上都是打出来的,谁打架厉害谁享受特权。似乎还算不上真正的自我驯化。

真正有一点接近“有组织的自我驯化”的是黑猩猩。黑猩猩是多雌多雄群居的,也有明确的首领。它们的首领选拔也是主要靠打,这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奇怪的是经常有一些年迈的黑猩猩首领,明显已经体力不支了,却没有成员去挑战它的地位。

生物学家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些高龄首领在智力上的优势弥补了体力上的不足。因为要成为一个称职的黑猩猩首领,需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哪里有水源,哪条路可以上山,哪里有耐旱的植物,等等。有的时候,一条路走错就意味着灭顶之灾。

根据一些新近的观察资料,黑猩猩群体之间打架的时候,首领还要负责排兵布阵,带人迂回包抄什么的。那就更是高智商行为了。


如此说来,道理就可以讲通了。黑猩猩的首领是打出来的没错。但是如果这位首领只是一介莽夫,那么新晋的少壮成员很快就会把它赶下台。但是如果这位首领同时也有很高的智力,那么所有的成员都会受益于它的成功领导。所以成员们将拥戴它作为首领,愿意让它享受特权。于是这位智勇双全的首领,将会留下更多的后代。而整个黑猩猩群体的智力水平,也因此逐渐进步。这不就是有组织的自我驯化吗?

我们知道,黑猩猩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它们有98%的遗传基因与人类相同。它们的生活方式也与人类的原始部落非常接近。尤其是老年人担任首领的现象,在人类原始部落中更加普遍。人类能够进化出远远超过其它动物的智力,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有组织的自我驯化。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下。现在我们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有的生物学家为了跟踪观察黑猩猩,在热带丛林里面连吃带住加奔走。能够坚持下来几个月的,都是毅力极其顽强的英雄。更不要说去持续观察虎狼之类等猛兽了。所以我们现在提出的解释,都建立在已知的资料上面。如果有新的观察资料出现,那么这些解释有可能被证实,也有可能被推翻。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