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简明中医四诊(一)望诊之面诊

 罾事物语 2020-12-01

简明中医四诊

末流郎中

历代名贤辈出,关于中医诊断之术的说法甚多,技术也丰富多彩。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杂而多的东西不利于初学者掌握使用,同时,效率也很是个问题。因此,就我之肤浅所学,倡明简易的四诊之法,希望对于初学者有些微的帮助。

现就陈修园老夫子所倡之四诊展开,以备其用。

一、望诊之面诊

望诊分望色、望形、望舌。

望色: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随宜。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堪悲,更于黯泽分新旧,隐隐微黄是愈期。(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先说面部望诊。病人自己面部分上下左右中,对应五脏五色五时。肝青应春,心红应夏,脾黄应长夏,肺白应秋,肾黑应冬。这个很明了。

平常人,五色修明,色不单露。如果非其时而露其色,就是与此色相关的脏腑出了问题。如果人体五行周密,是不会轻易变色的。就是变,也只是因季节而轻度改变。

生为吉,克为凶,这个很明显。比如心病,原来面青,木寒不生火,那么,如果这个病人面色慢慢变红润了,这是木能生火,向愈的可能性大。如果是不及,心病患者夏天还是个青脸,那就比较危险。这个本质就是什么呢?金克木,导致木不生火。如果这个病人是心病,原来脸色比较黑,到了夏天还是黑,一点红润的色泽也没有,这就是水对火的克制一直未解,很危险。其它的可以此类推。

在临床上,我常常用下巴来看胞肾,用左颐看左肾,右颐看右肾。结合着来。一个人的脸色,有阴黯和润泽,一般情况下,阴黯主病,润泽健康;新证由润泽变阴黯,一般不难治;如果久病,多阴黯;向愈表现呢?隐隐微黄。注意:这个黄不能有腻的感觉,这个腻往往暗示痘疮痈脓的潜伏,也不排除肿瘤。

纯粹用五色思维看面容易机械,而一个大活人是灵动的。所以,一照面,我们先看这个人是否有神,这个人有没有生机,这个整体的感觉很重要。看了神以后,再看黯泽新久,看看这个病的轻重。然后呢?再看看这个五色的生克,看病的方向,同时根据这个色的顺逆判断预后。

望神不容易。上工望神。精深的境界,做到比较难。但简单初步的我们可以做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人眼神是否正常或活泼,很容易看出来。而五脏六腑的精气都能上注于目,看眼神,这个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倾向是可以看出来的。

望神,望黯泽,然后根据五色生克,一个人的健康或疾病是可以察知的。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