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

 睫毛上的风尘 2018-11-19


前言


黄金,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因其具有耀眼夺目的光泽,又不易损耗、延展性强,从而被制作成种类繁复、富丽华美的各种器物,显示着不同地域、时代人们的审美艺术、生活情趣与观念信仰。


本次展览汇集了各地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的先秦至元代金器的精品,以多元的文化视野,展示中国金器起源、发展、创新、繁荣的历程,彰显中国古代精湛的近期制造工艺,带领观众取追寻那一抹金色的历史记忆。





一 初现 夏商周时期


受欧亚草原文化的影响,使用黄金进行装饰的风气逐渐传入中国,西北地区率先出现以黄金饰品陪葬的习俗。商代以后,中原地区黄金饰品的发现日益增多,但其纹饰风格、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深受青铜器的影响,最终逐渐形成独特的黄金艺术风格。


夏商周时期,黄金制品不仅开始作为时尚佩饰使用,并且也逐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甘肃、北京和山西等地都出土了造型独特、制作精美的耳环、腰带等金器。


臂钏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北京刘家河商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金冠带 

晚商至西周(公元前1200-前900年)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馆藏


金腰带饰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

河南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位于西南地区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现了大量的金器,其数量、种类以及制作工艺都是目前我国同时期遗址出土的金器之最,不仅表现了古蜀人对黄金的珍爱与推崇,更反映出古蜀先民独特的宗教信仰和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代表了商周时期中国黄金艺术的巅峰。


镂空喇叭形金器

晚商至西周(约公元前1200-前900年)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金人面像

晚商至西周(约公元前1200-前900年)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金箔虎形饰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夏商周时期,中国金器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黄金制品器形较小,纹饰简单,且多为其它器物的附属装饰,或是人体的装饰。


从分布区域上看,主要集中于西北、中原和西南地区;从风格上看,南北迥异,反映出不同区域间价值观念和信仰习俗的差异;从制作工艺上看,这一时期,古人已运用范铸、锤揲、锻打、錾刻、镂空、剪切等工艺来制作金器。




二 盛放 春秋战国时期


近东地区是世界黄金艺术的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9世纪,近东文明开始对中国文明产生影响,新疆地区紧邻欧亚草原,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出土的金器也体现出近东文明的特点。


 

金耳饰

战国至汉(公元前475-公元22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拉泊水库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镂空鸷鸟形金饰片 鸷鸟形金饰片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兽面纹盾形金牌饰 云纹圭形金饰片 兽面纹盾形金饰片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宁夏和新疆等西北地区出土的金器特色鲜明。而甘肃马家源遗址出土的金器在数量、种类、造型、工艺及审美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金器发展的高峰。

 

1/虎纹圆金牌 2/对虎纹金箔带 3/狮子形金牌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阿拉沟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项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臂钏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铜错金嵌绿松石钩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中国长城沿线地带出土的金器具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其造型、纹饰、工艺及艺术风格等都受到了欧亚草原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及周边地区出土了大量金器。这些金器多以动物为装饰题材,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战国晚期,这一地区成为了匈奴人的活动中心,装饰风格继承了前代北方草原的特征,又融合了欧亚草原的文化因子,形成了独特的匈奴金器艺术。


 

虎冢咬斗纹金带饰牌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西沟畔墓地出土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藏


 虎形·鹿形金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辽宁凌源三官甸子青铜短剑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圆锥体弹簧式金耳坠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西沟畔墓地出土

鄂尔多斯青铜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不仅率先开始制作黄金器皿,还首先使用了黄金的称量铸币。金器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突破,铸造、错金银、鎏金、镶嵌等工艺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进步。


 

“卣少”金币 战国金郢爱 “口爱”金币

河南扶沟古城村出土

河南博物馆藏


 素面金杯  变形龙纹金镇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蟠螭纹金盏·镂空龙纹金匕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日渐频繁,金器的制作工艺与造型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并成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重要象征。黄金制品的类型更加丰富,除首饰、佩饰、车马器、兵器以及货币外,还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黄金器皿。南北方金器制作系统各具特色,各地出图金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实现了中国古代金器制作的第一个飞跃性发展。





三 融汇 秦汉时期


汉代,黄金的地位不断提高,黄金制品开始进入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被赋予更多的社会价值,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考古发现表明,汉代金器中日常用具、明器等数量明显增加,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掐丝、焊缀金珠等工艺日臻成熟。

   

   

金兽

西汉(公元前202—公园8年)

1962年江苏盱眙藏出土

南京博物馆藏


金饼

汉(公元前202—220年)

陕西西安北郊长安城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馆藏


马蹄金                                       麟趾金

西汉(前202—公元8年)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82年江苏盱眙窖藏出土        陕西西安塔雁鱼化窑出土

南京博物馆藏                            西安博物馆藏


铜鎏金银蟠龙纹壶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68年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

河北博物馆藏


金饰

汉—汉晋(公元前202—公元420年)

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秦汉时期,西南地区分布着滇、昆明、夜郎、邛都等族群,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随着汉武帝征服西南夷,中原文化大量传入。西汉中期以后,云南、西藏地区出现了大量兵器、首饰、佩饰类金器,多具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金腰带和圆形扣饰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鎏金铜鼓形座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鎏金掳掠铜扣饰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墓地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双葫芦金饰、金花饰片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金钗玉镯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

199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出土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秦汉大一统的确立,促使金银开采业和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拓展,金器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汉代“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的观念影响下,帝王及贵族等对金器的占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金器的制作更加精细,种类也更加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且自汉武帝开通西域以来,西方的金器制作工艺也逐渐被中国工匠所掌握,使这一时期的金器呈现出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繁荣局面。




四 耀世 魏晋隋唐时期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活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东汉时始见于史籍,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发展壮大,并先后建立了地方性割据政权。鲜卑人喜用黄金制品做装饰,其中以冠饰和动物纹饰品最具特色。

 

 鹿首金步摇冠

西晋(公元265——317年)

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达茂西河子窑藏出土

内蒙古博物馆藏


 镶嵌红宝石金剑鞘   镶嵌红宝石金戒指

公元56世纪

199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昭苏波马墓葬出土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


凤鸟纹金方奇

秦(公元581619年)

200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青山古峰庄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唐代,金器制作成为了各种手工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皇室贵族对金器的崇尚与“进奉”之风直接促进了金器的生产。中央、地方甚至是私人作坊齐头并进,产生了大批优秀的工匠,促进了金器制造技术的发展,随和唐初开放包容的精神,使金器制造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在造型、工艺等多方面都与前代有所改变,工匠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也得到了最大发挥。


狩猎纹金蹀躞带

唐(公元618907年)

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出土

内蒙古博物馆藏


鎏金雀鸟纹银香囊       单轮十二环纯金锡杖      迦陵频伽纹金钵盂  

唐(公元618907年)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兽面金饰   动物纹圆形金饰    方形金铐、金带扣

唐凤仪三年(公元678年)

198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南郊王涝坝村史道德墓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藏


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与文化中心南移,南方金器制造开始兴盛。由于历史传统、审美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北方以西安、洛阳为中心,南方以江浙为中心的两大生产地,此时四川也涌现出一批制作精美的日用器。

   

十二生肖金腰带圈

唐(公元618907年)

1989年四川广汉雒城镇树林路基建工地出土

广汉市文物管理所藏


鸳鸯双鱼纹金盒   金龟   金狮子

唐(公元618907年)

1999年四川绵竹出土

绵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缠枝牡丹纹金发饰

唐(公元618907年)

1999年四川绵竹出土

绵竹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方输入的金器数量大增,其与中国传统风格完全不同的器形、纹饰、技法为中国金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隋唐时期金器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唐代,金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变革,在外来器物的影响下,唐代金器在造型、技术上不断突破传统,讲多种文化因素完美融合,同时又不乏创新,并逐渐于唐中期以后完成了金器的中国化过程,唐代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金器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




五 异彩 宋元时期


宋代商业繁荣,征服对进银行业采取开放政策,只在重要的金矿中心设置“监”、“务”等管理机构。于是,民间作坊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机。


“李四郎金”金牌

“晋李四郎金”金牌

宋(公元9601279年)

四川成都金牛饱和公社出土

成都博物馆藏


瓜形金盏    高圈足金杯    五曲葵口金盏

宋(公元9601279年)1993年四川彭州金银器窖藏

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银椁、金棺

宋(公元9601279年)

2008年江苏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金腰带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986年重庆南川人民医院出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耳饰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985年湖北斳春罗州城遗迹窖藏出土

斳春县博物馆藏


辽是公元10世纪初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以现今蒙古东部的赤峰地区为中心。辽代金器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方面都直接继承唐风。杯、碗、盘的造型多与唐代相似,并大量沿袭了唐代金花银器特有的局部鎏金装饰手段。


 

螭首金盘、金杯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2014年贵州遵义杨价夫妇墓出土

贵州省博物馆


 六角形金盏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952年安徽休宁朱晞颜夫妇合葬出土

安徽博物馆藏


辽代,契丹族曾远征西域。在辽代早期,波斯、大食等国都曾先后给辽国进贡。因此,辽代金器中包含了诸多外来文化因素,如摩羯、狮子、鹿等动物形象,体现出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的繁荣。

 

摩羯纹金花银盘

辽(公元9161125年)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牌

辽(公元9161125年)

1982年辽宁中茨榆坨公社出土

河北博物馆藏


鎏金牡丹纹银牌饰

辽(公元9161125年)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公主高翅鎏金錾花银冠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公主云凤吻吻鎏金錾花银靴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国家。目前发现的西夏金器不多,但民族特色鲜明,造型素雅,纹饰精美,明显受到宋代近期的影响。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国家。在灭掉北宋后,金国俘虏了一大批金银工匠,极大推动了金银制造业的发展。

 

金鞍饰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197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西夏王陵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项饰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199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北塔湖出土

银川市文物管理处藏


 双凤花草纹金碗

西夏(公元10281227年)

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临河区高油坊窖藏出土

内蒙古博物馆藏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规模空前的大一统帝国,金器制造也盛极一时。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成吉思汗上都宫殿内所都涂饰黄金,宴饮时使用了大量黄金酒器,舀酒的金杓也足以供10人饮用,宫内所藏金杓、金盏更是数量巨大。

 

缠枝花卉纹金发冠

元(公元12711368年)

1956年安徽安庆范文虎墓出土

安徽博物馆藏


宋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金器手工业随之兴盛。金器制作不仅继承了唐代的昌盛,而且更为普及,民间作坊逐渐成为当时金器生产的主流,生活化、商品化成为金器的重要特点。宋代金器的种类、造型与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观念意识密切相关,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金器更多地带有中国传统的装饰韵味,形成了独特的时代特征。西夏、辽、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金器则在借鉴吸收周边各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富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风格。




结语


金器,所承载的不仅是艺术、生活与技术,还有多元文化互动的历史遗痕,及其背后所蕴藏的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人们独特的世界观,勾勒出中国金器既一脉相承又多元共融的格局风貌,也使中国黄金艺术成为历史长河中绚丽多彩的部分,为人类留下无法磨灭的恒久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