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游词明清时期的天安门

 易17 2018-11-20
各位老师好,我抽到的题签是明清时期的天安门。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讲解。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各位朋友们。今天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天安门,下面请大家随我来。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天安门的东侧,大家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厢看向长安街。那里在明清时期矗立着一座城门,叫长安左门。位于太庙前(也就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在故宫太和殿里举行完金殿传胪仪式后,礼部官员会把皇榜挂在长安左门外的龙棚里,新科进士们由长安左门出皇城顺序看榜。在我国古代认为五行中,东方为木,主生。而在“四象”中,东方为青龙,故长安左门又称“青龙门”。取“鲤鱼跳龙门”之意。大家再往西侧对面看,那里与长安左门对应着还有一座长安右门,西方属金主杀,四象中为白虎,故又称白虎门,每年秋季皇帝诏令三法司会同王公大臣一起在长安右门千步廊拐角处集中会审。待皇帝最终裁决后将死刑犯从白虎门推出至西大市处斩。

下面咱们一起到天安门前观看一下整个广场的情况吧。
大家请向右手看,那里就是整个广场等级最高的建筑了,明朝时这里称“承天门”,意为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始城楼下开有五个门洞,上部城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明天顺元年(1457年)毁于火灾。到了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设计重建,改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体现帝王的“九五之尊”。崇祯末年(1644年)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按照明代建筑规制重建,改名为天安门,意为“受命于天,安邦定国”。这里就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每逢祭祀天,地,日,月,祈谷等活动皇帝都要从这里出入。当遇到国家大典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隆重的颁诏礼。届时,皇帝驾临太和殿,由内阁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双手捧起诏书至殿外,授予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先将诏书放置在丹璧前正中的黄案上,行礼后置于云盘内,捧出午门放入龙亭,銮仪卫将龙亭抬至天安门,奉诏官捧出诏书,由宣诏官站在宣诏台上宣读,文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听。之后奉诏官将诏书用黄丝绳系住从天安门城楼上慢慢降下。礼部官员用朵云漆盘承接后放入龙亭抬往礼部。礼部官员负责将诏书用黄纸誊写若干份,分送各省,颁布天下。(明朝时用龙头杆系黄丝绳拴住诏书,清代改用一只木雕金凤,金凤口衔诏书自上而下,俗称金凤颁诏)。

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一共有七座,中间的叫御路桥,专供帝后行走。东西两旁的称皇族桥供宗室王公行走。皇族桥外侧的两座称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其他三品以下官员只能走东西两侧最远端的公生桥。

金水桥内外各有一对石狮,右边这只脚踩绣球的是雄狮,象征一统寰宇。左边那只脚踩幼狮的是雌狮,象征子孙绵延。两狮头部歪向内侧,以示保卫御路。

在石狮前的这对华表,柱身上雕有盘龙和祥云,柱头横叉云板,顶部雕有一尊瑞兽,俗称望天吼。华表原本是皇帝用来表示虚心纳谏,以示贤德之用。但因放置在皇宫门前,慢慢的就变成一种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装饰了。

现在请大家转过身,遥想一下当年的天安门广场。在广场御路两侧,南北向分别各有110间,东西向各34间,共计288间通脊连檐千步廊。加上咱们面前的长安街从长安左门到长安右门,构成了天安门整体“上”字形布局。在左手千步廊后边,那里曾是工部,吏部,礼部,鸿胪寺等文职机构所在地,右手千步廊后边是左军、中军、右军、前军、后军、都督府以及锦衣卫等武职机构所在地。

在我们正前方是大明门,也是“上”字的最南端。大门两边写有明朝大学士谢缙题写的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大明门往南就是正阳门,明清时期正阳门一组包括正阳门城楼、城墙、箭楼、翁城,翁城内的关帝庙与观音庙、以及翁城前的正阳桥和五牌楼组成的建筑群。在老北京人中流传着一句笑言说:有钱你买前门楼子去。指的是并不是正阳门,而是南边的箭楼。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阳门被八国联军炮火击毁,光绪二十七年重建,共历时五年才得以建成。清朝时在正阳门与大清门(也就是大明门)之间的一块区域是棋盘街,是城内与城外百姓进出的重要通道。

好了,天安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拍照留念,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现在聊一聊了。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