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析月线反转3.0的背后逻辑

 Karl 2018-11-20

陶博士今天出炉了据称是封山之作的月线反转3.0选股公式。很多陶粉在学习和探讨怎么用,我却在思考公式背后的逻辑。

欧奈尔的强势股投资体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建立在业绩增长基础上的趋势投资。无论是周期也好、轮回也罢,基石就是趋势循环。博士所称的万物皆轮回,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一种经济规律。

涨多了跌,跌多了涨,无论是股市还是个股,自然也遵循了牛熊周期循环的规律,摆脱不了钟摆现象的束缚。大众的极端情绪和人性的恐惧与贪婪,造成市场价格走向两个极端,然后又摆脱不掉均值回归的铁律。这个过程,就是市场趋势的演绎。

而趋势运行有两个自然属性:趋势的延续和趋势的反转。强者恒强、顺势而为,讲的是趋势的延续;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讲的是趋势的反转。我们归结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动量效应,是在一个趋势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寻求趋势的延续、强化或加速,典型的操作模式,就是做第二阶段的主升浪、基底突破、大形态突破等等,本质上追求的是在相对高点买入,在更高的位置卖出,赚取趋势差价的交易动机。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右侧交易法;

反转效应,则是在个股经过充分、极端下跌,找到周期性底部后,在安全边际较高的低位介入,追求趋势的反转、业绩的反转或预期的反转所带来的股价趋势性、周期性上涨大机会。这种模式是一种左侧交易法。而陶博士的月线反转3.0,则是利用添加的一些限定条件,比如50RPS强度、月线级别的要求等,来寻找基本上确立了底部、并大概率脱离底部的、处于刚刚启动阶段的个股。因此,具有左侧偏右的追踪趋势特征。

看过温斯坦《笑傲牛熊》的学友应该有印象,其中讲到投资者和交易者的进场方式时,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股价刚反转进入第二阶段的第一时间介入,另一种是在第二阶段运行过程的中间阶段找机会介入,其本质上讲的就是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的操作原理。

只不过,博士的月线反转3.0,其所追求的,是那些处于反转早期阶段、或许并不完全满足第二阶段判断条件的潜力股,更倾向于向左侧偏移。

最近很多人开始在研究冯柳的逆向投资法,大家可以发现,冯柳的投资体系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反转效应,具有左侧性质。但是和那些伪夹头的在一路下跌过程中逆势抄底不同的是,他是寻找那些已经跌透的、趟在地板上的、被错杀的,或者具有基本面反转预期的个股,即利空因素充分展现的,而又存在好转基础的股票。冯柳也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他也追求安全边际,但他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是基于过去的业绩、估值等来推测未来的价值,而是上市公司及所处行业的内在变化或潜在基本面逆转,来追求未来的投资价值与股价上涨。

陶博士是冯柳逆向投资思想的推崇者,只不过,月线反转3.0,比冯柳的选股方法又相对偏右侧一些,即已经出现了脱离底部的部分技术特征,才进入博士的股票池。

从投资周期看,追求反转效应的模式,大部分会落入长期投资或长线持股的范畴,而动量效应则更多适合大波段操作模式。以博士的资金体量,向价值投资靠拢是自然的选择,从“选对时机选对股”向“选对股选对时机”的转变,实际上就是其投资模式的转变和升级,也是从以前追求动量效应到追求反转效应的转化过程。他追求“坚定持有第二阶段股票”,满仓持股等,都在客观上要求在个股底部反转的早期阶段就介入,并长期持有,直至第二阶段结束。否则,在第二阶段的中途上车或相对较高的位置介入,都很难具有长线持仓的位置优势。因为买点决定了卖点,这很好理解。

其实,我更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动量效应的交易模式更适合在牛市环境下使用,而目前的熊市环境则更适合反转效应。我们多次讨论过,欧奈尔的强势股投资体系,实际上是不适合熊市的。但是,反转效应的模式则适合熊市,尤其是熊市末期可以大行其道。冯柳说他的收益大部分都是在熊市取得的,说明了逆向投资在熊市中的生命力。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目前博士花这么大精力来研究月线反转3.0,因为这是应付熊市后期不利环境的利器。

同时拥有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两种操作模式,可以适应更多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周期运行的不同阶段,这无疑是趋势交易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是,反转效应方法的使用,是有较高的门槛的,股票没有完全走出来之前,即便是金子,没有闪光,也不太可能被你发现。有几个具有博士和冯柳那样的慧眼和综合能力?

然而,月线反转3.0,通过所设置的限定条件,大大缩小了选股范围,剔除了大量的垃圾。诚如博士所说,未来的牛股都会通过这种筛选进入选股池,但你从中挑选到的,却未必一定是牛股,没准仍是垃圾或姿色平庸之辈。那就看各自的修为和造化了!

2018.11.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