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苏镇 | 怎样读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黄埔N期 2018-11-20



怎样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苏镇 | 文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已故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一部名著,是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必读书,也是初学读史者的入门书。

 

陈先生在《叙论》中说:“此书本为供初学读史者参考而作。”但该书写成于1939年,采用浅近的文言,文章体裁更与现今常见的史学著作不同,对今日之初学者来说,并不十分好读。因此,要真正读懂这部书,充分吸收其中的养分,除需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特别是当时的典章制度具备一定知识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抓住书中基本线索,将具体的考证和论述贯通起来;二是了解此书体裁,循着陈先生的思路步步深入。为此,当首先细读第一章《叙论》。


线索


本书主题是探讨隋唐典章制度的“渊源流变”,其基本线索便是隋唐制度的三个来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其中北魏、北齐一源又包括西晋亡后由江左的东晋、宋、齐和河西的凉州分别保存和发展的汉魏西晋文化。三源之中,此源最为重要,梁、陈一源次之,西魏、北周一源的影响最小。这是全书的基本观点。陈先生在《叙论》第二段中便将其全盘托出,正是为了使读者首先把握住这一线索。因此《叙论》第二段的内容应反复阅读,牢牢掌握,而在阅读正文时,则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考证与论述上,看陈先生是如何得出上述基本观点的。


体裁


此书微仿天竺佛教释经论之例,首章备致详悉,后章则多所阙略。


关于体裁也有两方面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叙论》第四段所说的“此书微仿天竺佛教释经论之例,首章备致详悉,后章则多所阙略”。本书共八章:一《叙论》,二《礼仪》,三《职官》,四《刑律》,五《音乐》,六《兵制》,七《财政》,八《附论》。上文所言“首章”指第二章《礼仪》。此章考论甚详,先论隋代礼制主要来源于梁陈及北齐,而非北周,并通过王肃北奔一事之考释,论证北齐礼制实“即南朝前期文物之蜕嬗”;复据“隋代制礼诸臣其家世所出籍贯所系”加以推究,证明前说,其中关于河西文化对北魏、北齐制度的影响和北魏、北齐文化对隋唐制度的影响的考论,尤为详细;又据《隋书·礼仪志》之文,“阐明隋文帝虽受周禅,其礼制多不上袭北周,而转仿北齐或更采江左萧梁之旧典”;最后又“略引一二旧文”,以证唐朝礼制大体承隋之旧。本章附录《都城建筑》部分,讨论隋唐都城建筑格局的来源,以为三源说之佐证。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书影

(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礼仪》一章是本书的主体,几乎占去一半篇幅,故尤须细读。秦汉以降,礼仪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陈先生将此项制度作为论述的重点而“备致详悉”,是因为“唐以前士大夫与礼制之关系”十分密切,“而士大夫阶级又居当日极重要地位”,故不应“忽视之而不加以论究”。此外,陈先生作此安排还有一个好处,即礼仪在当时是一种专门学问,精通者甚少,在本书论及的各项制度中,其学术性最强,故其传承关系较为具体,受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将此作为全书重点,以描述魏晋以来文物制度之流变,最易深入,也最具说服力。读者于此书不可因礼仪仅为“空文”而忽视《礼仪》一章。

 

以后各章多所阙略”,指“礼仪章已论证者,如三源中诸人之家世地域等,则于后章不复详及,实则后章所讨论仍与之有关也”。掌握了《礼仪》章的内容后,对本书的基本线索和主要观点已有了深入的了解,读《职官》以下各章时便应注重于职官等项制度之渊源流变的特点。如《职官》章“要点”有二事:一为宇文泰摹仿《周官》改革官制之原因及其所改仅限于中央文官制度一部分;二为唐代官制乃承附北魏、北齐、隋之系统,对西魏、北周之制承袭甚少。《刑律》章与礼仪、职官“略异者”有二端:一为隋唐刑律承袭北魏、北齐,所受江左影响只限于东晋、宋、齐;二为北魏刑律兼采山东、江左及河西所传汉魏晋律学。《音乐》章“所欲论者”只一事,即唐代“胡乐”主要来自北魏、北齐和隋,并非“悉因于北周”。《财政》章“主旨”有二,即唐代中央财政制度之“江南地方化”与“河西地方化”。

 

《仪礼郑氏句读》书影



《兵制》一章本题为《府兵制前期史料试释》,已发表于史语所《集刊》,后略加增订收入本书,故其体例与其他各章不大相同,基本上仍是一篇独立文章。但本书有个基本观点:“在三源之中,此(西)魏、周之源远不如其他二源之重要。”《兵制》则是阐明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一章。隋唐的府兵制历来被认为是沿袭西魏北周之旧。这是后世史家关于隋唐制度渊源之旧说中最不易推翻的一种看法。陈先生于此创为异说,指出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府兵制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鲜卑兵制,为大体兵农分离制,为部酋分属制,为特殊贵族制;其后期为华夏兵制,为大体兵农合一制,为君主直辖制,为比较平民制”。其“分画之界限,则在隋代”。而后期之“农合一”等特征原皆北齐之制,故隋唐的府兵制,其“名”虽沿西魏北周之旧,其“实”仍源于北齐。

 


其体裁若与旧史附丽,则于事尤便,故分别事类,序次先后


体裁方面需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叙论》第三段所说的,此书本为初学者而作,“其体裁若与旧史附丽,则于事尤便,故分别事类,序次先后,约略参酌隋唐史志及《通典》、《唐会要》诸书,而稍为增省分合,庶几不致尽易旧籍之规模,亦可表见新知之创获”。具体说来,此书行文基本上由史料、案语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且三者常常截然分开,先详细排比有关史料,必要时加案语,最后作出结论。这种写法不合今日习惯,特别是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像现代史学论著的通行写法那样清晰具体,常使初学者感到困难。因此,阅读此书不仅要注意掌握案语和结论部分的观点,更要不厌其烦地仔细阅读所引史料,弄清陈先生究竟是怎样从这些史料中得出其结论的。这样作当然要费些气力,但对初学者不无益处。

 


在史学研究的具体过程中,选题和搜集史料是两个重要步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考证、分析、论述等则是更为重要也更需水平的工作。这项工作通常是从排比史料开始的。这时我们所面临的往往是一大堆史料,它们所能说明的问题并非一目了然,只有当我们对这些史料进行整体的、细致的研究之后,方可得出正确、恰当、公允的结论。




现代史学论著注重阐明观点和结论,引用史料大多经过严格筛选和删节,因此不能反映从排比史料开始的全部研究过程。陈先生此书则是从排比史料开始的。读者若以了解其观点和结论为目的,可能会有烦琐之感;若以学习其研究方法为目的,便会体验到其有益和方便之处。从陈先生所排列的史料中,我们可看到“旧籍之规模”,即史籍记载的原貌,而陈先生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又需细细思索方能得其要领。这一过程对初学者正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无异于在陈先生指导下进行一次史学研究的实际操作。

 

总之,陈先生此书“为初学读史者而作”,并非全是谦辞,用心可谓良苦。故初学者当仔细研读,除了解三源说以及西魏北周的关中本位政策、魏晋以降“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南北文化之差异等重要观点外,更要揣摩陈先生的研究方法、治学风格和学术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