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今日简史》10、“了解自己”才是应对未来的当务之急

 静幻堂 2018-11-20
原创: 晓书童  晓书童频道  2018-10-25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上方绿色标示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赞赏晓书童

       

晓书童感激一路陪伴的是这样慷慨的您!

您的赞赏对我极其重要!


解读《今日简史》10、“了解自己”才是应对未来的当务之急


本期节目的文案有4200字,我大约会用16分钟的时间为您讲述。


通过本期节目我要送出10本《今日简史》,给频道内的同学们。具体怎么拿到书,我最后再向您交代。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最后一个议题是赫拉利教给了我们一个运用心智摆脱痛苦的方法。


赫拉利的困扰


在前面的节目当中,赫拉利批评了这么多的故事,像是自由、平等的故事,民族主义的故事以及宗教的故事,那像他这样一个怀疑一切,对这么多的现实都持批评态度的人,看上去应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吧,但其实他说自己每天醒来依然可以非常的开心,这是为什么呢?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人类的心智”这个议题当中赫拉利剖析了他自己,告诉了我们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观察这个世界的,这个议题确实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赫拉利在青年的时候也与我们很多人一样,有诸多的烦恼,总是静不下心来,感觉这个世界有点莫名其妙,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痛苦呢?而且对于人生当中那些重大问题也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年轻的赫拉利就已经明白,周围的人和他所看到的书,传递给他的全部都是精心虚构的故事,不管是宗教、国家、自由还是爱情。他想要了解的那些所谓真相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此。


后来他去到了大学,困惑依旧。学术世界拥有的那些强大工具,确实可以解构人类过去创造的所有神话,所有故事。但还是没法对人生的那些重大问题给出答案。相反,学术要求他的目光越来越聚焦,这也意味着越来越狭窄。甚至他尝试了哲学之后,依然无法得到想要的见解。


这也就是上期节目结尾我们所说的,或许我们并不应该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应该想一想“如何摆脱痛苦?”。


内观禅修


赫拉利在2000年的时候,接触到了内观禅修课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冥想。他原本以为这个什么内观禅修,无非就是新世纪的另一个神话故事,但是学习之后他发现他错了。


关于冥想的这一堂课,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赫拉利之前人生中所学知识的总和。


老师指导他盘腿坐下,什么都不做,只是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也不要去刻意的控制它。吸气的时候,只是意识到有股气进来了,呼气的时候,只是意识到这股气出去了。其他的什么都别想。


我尝试过这样的心无杂念的专注,但是10秒钟都坚持不住就有别的东西在我脑子里升起。经此之后,赫拉利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读了这么多的书,但是根本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智和意识。


我们以为自己是人生的主宰,但其实我们就连当个看门的都不太合格,算什么主宰?我只是站在自己身体的大门口,也就是鼻孔旁边,观察一下有什么进来,又有什么出去,但几秒钟我就会擅离职守,这真是一次令我大开眼界的实验。


很多人追问人生的意义,但他连自己怎么呼气的都不知道,却只想知道死后会怎样。然而人生真正的谜题并不发生在死后,而是在生前。


有人在问,我死了之后是完全消失呢?还是会去到天堂。这些问题背后的假设,都是认为有一个“我”,是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的。像是有一个被称之为灵魂的内核,是永远都不变的。


但其实,哪里有什么不变的自我。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观察自己观察得越仔细就越发现,我们的意识从这一秒到下一秒都是不一样的,就更不用说从生到死了。就像是我读了《今日简史》这本书,之前的我,和之后的我已经完全的同了。


随着冥想课程的继续,老师让赫拉利除了呼吸之外还观察整个身体最普通的那些感觉,比如说冷热、压力、疼痛之类的。


内观背后的道理,是认为意识的流动与身体的感觉是密切相关的,我和这个世界之间隔着的是我自己的身体。我们真正的反应对象并不是外界的某些事件,而是我们自己身体的感受。对于不愉快的感受,我们反应是厌恶,对于愉快的感受呢?我们的反应是想要更多。


想象一下自己“愤怒”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生气过成千上万次了吧?但什么时候我们会说观察一下自己愤怒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样的。每次生气,我们的注意力从来都是集中在那个引发我生气的人或者事情身上,而不是聚焦于我们自己的真实感觉。


冥想,教会赫拉利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痛苦并不是来源于外部世界,而是从我们自己的意识和心智当中升起的。如果有什么是我求而不得的,那么心智的反应就是痛苦。痛苦并非来自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产生自我们的心理反应。了解这一点,可以说是迈出了摆脱痛苦的第一步。


一粒葡萄干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叫做乔.卡巴金。麻省理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博士,正念减压法的创始人,今年已经74岁了。正念减压法在帮助病人运用自己内在的身心力量,治疗一些生理或者心理疾病。像是头疼、高血压、心脏病、失眠和焦虑等等。


正念减压法已经成为了美国医疗体系当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减压医疗服务。在全世界有超过300家医疗中心开设了减压疗程,教授病人们进行正念修行。


卡巴金说:冥想,是我一生都在追寻的东西。


卡巴金有一次教人们如何用正念的方法改变生活,他给每个人发了一粒葡萄干。然后让大家不要忙着吃,先拿起来端详一下,仔细看看上面的褶皱,捏一捏,感受一下它的弹性,在闻一闻气味。然后放到嘴边,用嘴唇轻轻的触碰它,再放到嘴里,先不急着咬,用舌头搅拌它,和它玩一会。


然后开始咬第一下,只咬一下,认真感受葡萄干的味道在嘴里四散的过程,然后第二下,第三下,第四下,每一下都认真感受,每一下都念念分明。


在场的所有人都说,这是我一生当中吃过的最甜的一粒葡萄干。


我们平常吃东西,什么时候会像这样的专注于这件事情本身,慢慢的享受整个过程?很少,不是狼吞虎咽就是一边吃一边玩手机。所以孔子说“鲜能知味者”,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一个东西的味道是什么。而卡巴金就是通过这一粒葡萄干让人们直接的感觉到,正念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正念最大的贡献是在于让我们从一种doing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being的状态。区别在于doing的状态是我整天忙着doing something,去做某些事儿,而being的状态就是我正在这里。这也就是我们之前所强调的,专注于当下。


我们拥有的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我们真正拥有的就是嘴里的那一粒葡萄干。


之前网上有句话很流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错了,这不是一个好的状态,而是精神分裂。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身心合一的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体会此时此刻的感受。


“冥想”给予赫拉利的帮助


赫拉利自从2000年的这一次学习了内观禅修之后,冥想成为了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在《巨人的工具》那本书当中,作者蒂姆费里斯采访了全球200多位各领域的顶级大师,之后他惊奇的发现:80%的牛人都有每天冥想的习惯,其中有乔布斯,《原则》的作者,瑞达里欧,迈克尔.乔丹,当然也包括赫拉利。


节目的开篇我们说“为什么像赫拉利这样一个怀疑一切的人,每天醒来的时候还是可以如此的开心呢?”


就像上期节目当中我们所说的那样,很多情况之下,我们所期待人生意义的答案是一个故事。我们需要自己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但宇宙不是故事,也没有固定的脚本需要我们去执行。


一切故事都是我们虚构的,很多人无法接受一个没有故事的宇宙,因为这样他们就无法理解活着的意义,这就像是一个学习了多年表演的人,毕业的当天却发现所有的电影院统统关门了,我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但是现实仍然在这里,我们无需扮演一个虚构故事里的角色。当我们放弃了所有虚构的故事,就能更加清晰的观察自己,和我们身处的现实。所以赫拉利说,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只需要关注现实就行了,如果你能了解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的真相,就没有什么能令你痛苦的。


冥想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一种接触现实的方法,赫拉利说,他每天的时间,都在被各种各样的邮件、推特和可爱的猫咪照片所淹没。只有冥想的时候,给予了他清明的思绪和尖锐的辨别力,得以辨别哪些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哪些又是几千年来人类为了控制历史而虚构出来的故事。所以他才能写出《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这样颇具洞察的著作。


如果我们的心智不断的产生各种幻想并且也相信这些幻想,那我们是很难看清外面的世界的,当我们学会观察自己的心智,摆脱幻想的陷阱,那理解真实历史、经济,乃至万事万物都会相对容易一些。


在《今日简史》这本书当中,赫拉利与我们一起讨论了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科技发展的结果,生活的本质,承接人类文明的新故事等等,而书最后的部分还是落在了人生的意义和摆脱痛苦上,这也算是给 简史三部曲一个开放且有力的结尾吧。


全书的最后话赫拉利是这样说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发生了两件事。第一,过去的燧刀石已经成了今天的核武器,社会秩序崩塌的可能性更高。第二,过去洞穴当中的壁画已经发展成了现在的电视广播,要迷惑大众也变得更容易。在不远的未来,算法可能为这一切发展画下句点,人类将再也无法观察到真正的自己,而是由算法为人类决定我们是谁,该知道关于自己的哪些事情。


在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还有选择。只要努力,我们还是能了解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模样。但如果真要把握这个机会,最好就从现在开始。


到此为止解读《今日简史》全部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