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经典·一起学《论语》|雍也篇6·30

 文冠厚朴 2018-11-20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白话】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说:“我所做如果有不合于道的,老天会弃绝我,老天会弃绝我。”

  【释词】 

  见南子:南子,卫灵公夫人,有淫行。钱穆:“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如《左传》季文子如宋,宋公亨之,穆姜出于房再拜,是也。”

  子路不说:说,同“悦”。子路为人耿直,《论语》多见其率性之为。朱子:“子路以夫子见此淫乱之人为辱,故不悦。”“不悦”的第二解认为“子路以为孔子为了出仕做官而见南子”。

  矢之:矢,发誓。钱穆:“孔子因子路不悦,故指天而誓。”徐英之说可备一说:“‘矢之’,谓言之直且速也,犹言‘矢口而出’,无假思虑也。”

  予所否者,天厌之:所,指物之辞,发誓时所用。否指不合于礼、不由于道,“否”的第二解认为是“不为行道”。厌,弃绝。罗钦顺:“‘天厌之’,即‘获罪于天无所祷’之意。”  

  【先贤精义】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见圣人所为必合乎天也。 

  《史记》曰: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论语注疏》曰:此章孔子屈己,求行治道也。子路性刚直,未达孔子之意,以为君子当义之与比,而孔子乃见淫乱妇人,故不说乐。故夫子告誓之,言我见南子,所不为求行治道者,愿天厌弃我。再言之者,重其誓,欲使信之也。

  朱子曰:孔子至卫,南子请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论语正义》曰:天未欲夫子行道,岂南子所能兴?明己之往见,不过欲答其礼,而非为求仕可知。 

  郑汝谐曰:圣人出处,非诸弟子所能尽识。(佛肸、公山弗扰皆畔臣,南子宣淫)三者皆子路之所疑,夫子所以告子路者亦皆异其辞。于公山拂扰则曰“吾其为东周乎”,于佛肸则曰“吾岂匏瓜也哉”。东周岂公山弗扰所能为?匏瓜岂所以为圣人之况?当时欲往之意,初不如是,然难以语子路,姑告之以其端尔。惟见南子则曰矢之,盖直以心之精微而告之也。(此几处可合参)

  钱穆曰: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初不欲见,及其馈蒸豚,亦不得不往而谢之。然何不以此详告子路,而为此誓辞?礼,在其国,不非其大夫,况于小君?若详告,则言必及南子,故孔子不直答,而又为之誓。其实则是婉转其辞,使子路思而自得之。(合参郑汝谐之言)

  云门隐者按:此章可见孔门鲜活之师徒面貌也。子路之耿直,跃然纸上。可与“闻之喜”章、“祷尔于上下神祇”章、“使门人为臣”章、“子路愠见”章等同参,以见师弟子之情义也。 

  【附录】 

  《孔丛子》曰:平原君问子高曰:“吾闻子之先君亲见卫夫人南子,信有之乎?”答曰:“先君在卫,卫君问军旅焉,拒而不答。问不已,摄驾而去。卫君请见,犹不能终,何夫人之能觌乎?”古者大飨,夫人与焉。于时礼仪虽废,犹有行之者,意卫君夫人飨夫子,则夫子亦弗获已矣。

  程石泉曰:卫灵公虽未重用孔子,但曾禄之。子路所不悦者,即孔子拘拘于礼。孔子不欲见南子而终于见之者,必因卫灵公有所赐予,见之所以答谢之也。初无因南子以求仕进之意。孔子所誓者,乃不因礼俗之相见,而改其厌恶南子之心。

  张栻曰:当时过卫国者必见寡小君,卫人以为请,则乌得而不见?子路以夫子之见强而出于不得已也,故不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