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百万服务生都成为人生赢家

 昵称535749 2018-11-20

所谓的“硬技能”,特别是IT行业的硬技能,平均18个月左右就会过时。而团队合作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解客户的能力等技能则永远不会过时。

很多人并不觉得软技能是个多么重要的东西。

数字学习平台D2L是富达、埃森哲等跨国企业的培训软件提供商。谈到软技能的问题,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师杰里米·奥格尔认为:“‘软技能’这个词听来有些贬义,容易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我更喜欢称其为‘持久技能’或‘人际技能’。”

软技能的确是一种“持久”的技能。奥格尔指出,有研究表明,所谓的“硬技能”,特别是IT行业的硬技能,平均18个月左右就会过时。而团队合作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解客户的能力等技能则永远不会过时。不过你换了多少次工作,这些技能都会一直伴随着你。至少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在这些方面还没有办法取代你。

另外,几乎任何地方都对这些“持久技能”和“人际技能”有巨大需求。比如职业网站领英(LinkedIn)最近对美国的4000多名经理人和高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软”技能已经成了他们首要的培训目标。从全美大学与雇主协会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就业市场上的高学分的理工科毕业生固然不少,但招聘经理们更想要的,却是那些能解决问题、能和团队成员和睦协作的人才。

去年5月,麦当劳对美国的6247名成年员工进行了一项调查,有88%的受访者认为,培养人际技能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值得注意的是,在18岁至24岁受访者中,有近一半人(46%)坦承,他们这个年龄群体(也就所谓“Z世代”或“95后”)普遍缺乏这些技能。麦当劳还调查了员工最终想在哪些领域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排在前五名的答案分别是:艺术与娱乐业、自主创业、医疗行业、食品服务业和科技行业。

根据调查结果,麦当劳制定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大规模内训计划,以帮助麦当劳的85万名美国员工培养团队合作、客户服务和所谓的“责任意识”能力(所谓责任意识,就是要教育员工为什么要做一个可靠的人,为什么要守时等等)。

这项内训计划的口号是“做你想做的”,将于12月正式在全美启动。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员工可以申请在最感兴趣的领域跟随一个知名人士学习。麦当劳将这些导师称为“影响者”。比如在医疗保健领域,麦当劳聘请的“影响者”是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梅约医学中心皮肤科名医米娜·辛;创业领域的“影响者”则是对冲基金经理、风投家、知名主播、曾参与创办20多家企业的詹姆斯·阿尔塔彻。

麦当劳美国人力资源总监梅丽莎·克尔西表示,麦当劳的目标是“向员工展示,在他们所选择的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成功又是什么样的。我们鼓励‘影响者’谈谈他们是如何学到‘软’技能的,又是怎样将这些软技能运用到他们的工作中的。”

此外,麦当劳还与一家名叫“成人与体验式学习理事会”的非盈利机构合作开发了一套职业规划指导工具,以手机APP的形式向所有员工免费提供,从而使员工能够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完成各个训练模块。另外,麦当劳还推出了一项“机会之路”学费报销项目,所有员工均可免费请专业顾问提供职业咨询,帮助他们制定长期职业目标。目前已有近五分之一(17%)报名该项目的员工申请了职业咨询服务,请专业顾问为他们规划职业发展。

麦当劳并未透露该公司在“做你想做的”项目上的花费。不过该公司曾公开表示,仅学费报销一项的支出就已增长了近三倍,达到1.5亿美元左右。目前已有3.3万余名员工参与该项目。克尔西表示,她希望接下来的培训能吸引更多员工报名参加。克尔西大方地承认,对于麦当劳的大多数员工来说,麦当劳只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一个中转站,而并非终点——毕竟很多麦当劳的员工只有十几岁,或者还是在校大学生。

克尔西表示:“当然,如果员工们大学毕业之后,想回到麦当劳做营销、分析或者管理工作,我们也是很高兴的。但不管怎样,让员工接受更多培训,特别是软技能方面的培训,也能在短期内为我们培养一批更好的员工。”

话虽这样说,但很多员工大学毕业后,或许真的会回到麦当劳长期发展。在领英公司的一项调查中,有高达9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愿意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的雇主。要知道,麦当劳在北美的各个国家都有近50万名员工,你们公司的下一个优秀的人才,可能就是它培养出来的。

不用谢。(财富中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