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083】纤维肉瘤

 zskyteacher 2018-11-20

    骨纤维肉瘤(fibrosarcom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原发于骨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成纤维结缔组织,可发生于骨髓腔或骨膜。

病理

    瘤体大多均匀一致。分化好的呈白色或灰白色坚实的橡皮样物,分化差的质地软,呈鱼肉状,内有黏液病灶,并可见假性包膜,使其与病骨分开。
    镜下分化好的肿瘤内可见密集的梭形细胞和长方形细胞,大小、形态尚一致,胞核深染,排列成束状或漩涡状,间质中有大量胶原纤维,不见核分裂象。分化差的胞核深染,染色质粗大,核仁明显,间质中胶原成分明显减少,核分裂活动增加。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和肿胀,疼痛一般不甚严重,体积很大,表面光滑,质地硬韧,表浅静脉充盈。

影像标准

    (1)X线表现:①呈地图形、虫蛀状溶骨性骨破坏。②很少有骨硬化及骨膜反应。⑧有骨皮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影。
    (2)CT表现:髓腔内的骨纤维肉瘤CT平扫时表现为局部骨轻度膨胀、皮质变薄,病灶区内密度减低,其内可见高密度点状钙化。发生于骨膜者常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其内有少数均匀的高密度钙化点。CT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密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3)MRI表现:T1加权图像上通常表现为低信号强度,T2加权图像上根据肿瘤分化程度不同,可以是高信号、低信号或混合信号。



鉴别诊断:

    (1)骨网状细胞肉瘤:两者有时在临床上极为相似,不易鉴别。但骨网状细胞肉瘤除发生于长骨外,肩胛骨等处亦常发生,且症状较轻,病程较长,X线表观以溶骨性破坏为主,范围广泛。
    (2)非骨化性纤维瘤:两者在X线及临床表现上容易鉴别,镜下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但无恶性表现。
    (3)骨巨细胞瘤:骨质破坏严重的骨巨细胞瘤于骨端呈膨胀性溶骨性破坏,此时与骨纤维肉瘤极易混淆,需借助病理切片才能鉴别。

诊断标准:

    (1)好发年龄:可在11~50岁,多见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
    (2)好发部位: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或骨端,以股骨、胫骨及肱骨最多,但扁平骨也可发生。
    (3)起病缓慢,症状少,主要症状为局部肿胀和轻度疼痛。
    (4)影像学检查:可见溶骨性破坏,很少有骨硬化和骨膜反应。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需做活检,根据活检结果决定手术方案:①分化好者可行节段截除术及植骨术。②分化差或术后复发者需做截肢术。
    术前、术后可配合化疗,但对放疗不敏感,放疗仅用于不能手术的病例。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