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常见症状1、下肢发凉:有少部分病人会出现小腿、足或整个下肢发凉、怕冷,两下肢对冷热的感觉有异常,如冬天洗脚时,一只脚觉得冷,而另一只脚觉得热。 2、股体麻木:患病时间较长后,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足背外侧、足跟、足底,可与腰痛并见,少部分可仅有麻木而没有腰痛。 3、腰腿痛:以持续性腰部钝痛多见,大多先出现腰痛,过一段时间后即出现腿痛,也可两者同时并见;平卧位减轻,端坐、站立或向前弯腰则加剧。 4、间歇性跛行:这是指当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腰痛不适,下肢放射痛程度加剧,而当患者下蹲或平卧一些时间后,疼痛会逐渐甚至完全消失,而再行走后又会出现类似情况,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腰椎保健操,腰椎病也是为大家熟知的脊柱疾病,和颈椎病一样,它也是需要大家认真呵护的,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罢工了,下面就把我们科总结的腰椎保健操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好好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腰椎。 腰椎保健操 第一式:体操方式:俯卧位,双掌置于同侧肩下,缓慢将上身推离床面,稍作停顿,缓慢回到起始体位。重复5~10次。 第二式:俯卧位,在腹部垫一软枕,双手置于体侧,使全身离开床面,保持5-10秒,然后回到起始体位。重复5~10次。 第三式:仰卧位,双腿屈膝全脚掌着床,尽力使臀部远离床面。保持6-15秒重复10~20次。 第四式:仰卧位,一腿屈膝全脚掌着床,另一腿伸直抬起,然后尽力使臀部远离床面,保持6-15秒。重复10~20次。 第五式:仰卧位,单侧下肢直腿抬高至30°~45°之间,稍作停顿,回到起始体位,换另一侧下肢抬起。重复5~10次。 第六式:仰卧位,双侧下肢直腿抬高至30°~45°之间,稍作停顿,回到起始体位。重复5~10次。 第七式:俯卧位,屈膝后伸单侧下肢至最高位,稍作停顿,回到起始体位,左右互换。重复5~10次。注意,骨盆不要抬离床面。 第八式:侧卧位,一侧下肢缓慢抬升至45°,稍作停顿,缓慢回到起始位置。左右互换,重复5~10次, 第九式:侧卧位,一侧下肢向前伸30度,然后缓慢抬升至30°,稍作停顿,缓慢回到起始位置。左右互换,重复5~10次, 第十式::一侧膝盖与对侧手掌着床,另一侧下肢及上肢保持伸直状态,保持6-15秒,左右互换,重复5-10次。 第十一式:一侧下肢膝盖着床,小腿向内收,脚面搭在凳子上,另一腿屈膝90度,脚掌着床,双手放在前面腿的膝盖上,然后躯干向前面腿的同侧弯曲,下方大腿外侧感到明显牵拉停止,保持6-15秒。左右互换,重复5-10次。注:这个动作难度较大,可选择性做。 第十二式:一侧腿放于床面上,脚踝放于床缘外侧,双手放在大腿上方,躯干伸直前屈,大腿后部肌群有明显牵拉感停止,保持6-15秒。左右互换,重复5-10次。 第十三式:坐于床沿或凳子上,将一侧脚放于对侧膝盖上,同侧前臂压在同侧膝盖上方,对侧手握住上方脚踝,躯干挺直前屈,臀部肌群有明显牵拉感停止,保持6-15秒。左右互换,重复5-10次。 第十四式:自然直立,双下肢并拢,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缓慢踮起脚后跟,使前脚掌着地,保持6-15秒,缓慢回到起始体位。重复5~10次。 日常生活中腰椎盘患者要注意什么?腰椎盘患者首先要对腰部进行一定的保健,就是平时适当适量地训练腰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病情。 腰椎盘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的情况时,睡觉时应该选择硬床板。在睡觉的时候,腰部的椎间盘都承受的力是平躺的时候的二分之一。突然的弯腰或者久坐不动也是应该避免的,因为长时间处于一个状态之后,突然弯腰会使腰部的发力过大,对腰部造成伤害。 腰椎间突出的患者还需要避免负重,这是极为重要的。负重只会加重病症,对疾病的恢复没有益处。当感到腰部酸痛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卧床休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佩戴腰围。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已经大致清楚,治疗技术也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特效药”,避免上当受骗的同时还可能加重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