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生活让你远离卒中

 埂溪书楼 2018-11-20

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而卒中(俗称中风),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已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卒中一旦发生,不仅严重危害患者本人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但它是可防可控的。预防卒中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追求长寿要看重生存质量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被人们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已上升到76.7岁,“人活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历史。

比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表明,60岁以上人口的残疾率高达24%。如果说寿命延长,能够健康地活着,能够享受生活,那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说寿命的延长,使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和自己的痛苦,这种寿命的延长意义就不大了。

我的一位朋友,夫妻俩都是医生。他爱人30多岁得了糖尿病,50岁中风偏瘫。我的这位同事要雇两个保姆来伺候,而且每天晚上隔一个小时就要给他爱人翻一次身。又过了两年,妻子第二次中风后失语,连交流都困难。病人成天在楼上发出非常凄惨的叫声,整个楼的住户情绪都因此受到影响。像这样的晚年生活,实际上是非常凄惨的。调查显示,卒中引起的肢体偏瘫,占了全部肢体瘫痪的20%,处于第一位。

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致残、死亡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200万人。多国参与的卒中MONICA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在亚太地区,中国卒中发生率是最高的,死亡率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4-5倍。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卒中死亡情况做了预测,如果死亡率维持不变的话,到2030年我国将有近400万人死于卒中;如果死亡率有1%的增长,到2030年我们将会有近600万人死于卒中。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有糖尿病人近1亿,高血压患者2.7亿,血脂异常者4.3亿,超重和肥胖者2.4亿,吸烟者3.16亿,这些都是卒中的高危人群,数量惊人。

卒中一旦发生,不仅严重危害患者本人的生命健康,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但它是可防可控的。也就是说,如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的话,绝大多数人是可以不得卒中的。

关于卒中你需要知道的事

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可分为出血性(即脑出血)和缺血性(即脑梗死)两大类。

缺血性卒中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等引起脑血管病变形成的斑块堵塞血管而发病;也可由房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引发。

出血性卒中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或因脑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造成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另外大家还应高度重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或中风先兆)。它是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短暂性反复发作的脑部局限性功能障碍,发作时间可能短到几秒钟,但是神经内科急症。小中风及早诊断治疗,绝大多数可控制发作,避免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

大家都应重视下列任何一个卒中症状,如果出现其一,请立即呼叫救护车去医院就诊:

⒈突然出现语言不清、理解或表达困难;

⒉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

⒊突然出现视物不清或视野缺失;

⒋突然出现平衡障碍、眩晕、走路不稳;

⒌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原来头痛性质突然改变。

一旦发生卒中,就医原则有16个字:及早就医、专科诊治;全面检查、评估风险。

⒈及早就医。在发现前面提到的卒中的早期征兆后,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寻求诊治,不要以任何理由拖延。就医时机对卒中治疗非常重要。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6小时后则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如果脑梗死的病人在3~4.5小时内施以溶解血栓治疗,就可能在脑细胞没有出现完全坏死之前,恢复氧供和血供,从而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对于供脑部血液的大血管重度狭窄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可采用手术支架或取栓治疗,重建血管,恢复脑部血供。

⒉专科诊治。发生卒中后,应该选择有条件提供早期诊断、早期血管评估、早期治疗的医院进行诊疗,由专业的神经科医生进行治疗。

⒊全面检查、评估风险。对现症脑卒中病人,除积极抢救外,还应对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因为脑卒中的再发、复发率很高。首次发作为出血型的患者,再次发作时可能是缺血型。因此,对卒中病人,应尽早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减少复发和残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