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我是一名特教老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孩子沟通,通常是让家长头疼和无助的事,有的孩子不说话,有的孩子说一些和场景无关的话,还有的孩子“鹦鹉学舌”,人称和代词分不清楚。这对这些情况,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干预呢?今天就来分别讨论一下。 无法说话:有的孩子没有语言,可以模仿口型,但是声带是不对的,上唇和脸颊很僵硬,张口的幅度较小, 有的孩子声音很小,有时候会刺耳的尖叫,这是因为孩子的构音器官不全导致的,而且语言问题会涉及到更多的复杂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在干预中可以利用方法来增强孩子的呼吸肌力量。最好配合言语医生一起进行。 没有沟通动机这种现象表现为你叫孩子,可是孩子仍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理不睬,这个时候就要激发孩子的沟通说话动机了,可以使用强化物;我们可以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拿走一个,等到孩子对你提出完整要求的时候,表扬他,然后还给他玩具,并且要结合情景,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和引导。 说话偏离主题:对于一些语言发展水平较高的儿童来说,有时候说话也会出现颠三倒四,或者偏离当时主题和语境的话语,其实针对孩子说话的内容,细心的你也会发现,有时候孩子的记忆事件的顺序和时间是混乱的,比如经常见孩子说:“妈妈给我做早餐,我吃饭,去玩滑滑梯”,其实孩子想说的是 家长给他做饭,他吃完饭之后就去玩滑滑梯,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的语言逻辑以及对空间和时间、因果关系的把握程度出现了问题,干预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物品和其他辅助工作引导和梳理,让孩子理解前因后果和事件之间的联系。 单句重复:有的孩子嘴里经常会蹦出一些和当前情境无关的话,并且时长重复和加深记忆,原因是因为当时那一句话对孩子的印象非常的深刻,家长听到后应该给与适当的回应,进而引导和扩大孩子的语言范围,引导他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忽略孩子的内容,发起另外一个话题,适当的让孩子作为主导,增强孩子的满足感! 鹦鹉学舌:这也是让家长头疼的一件事,孩子答非所问,却重复你提问的内容,出现这样的反问句,家长就应该辅助孩子进行恰当的回答,变化场景和内容,可以看看《海洋天堂》里面李连杰是怎么样回答的。 还有朋友提出孩子人称混乱的问题,其实这个跟孩子的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发展史分不开的,只能通过后期的干预和锻炼来提高了。 大家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互动,有时间我会一一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