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

 昵称32937624 2018-11-21

一、记叙文阅读技法(21种题型)

1、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

文学知识:作家及其称号、代表作、国籍、文章出处

文体知识:(1)体裁:小说、散文、童话、寓言、神话等

(2)记叙文六要素、小说三要素、散文、戏剧特点等

2、字词:

题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解释词语含义(或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词语的表达作用及效果。

答题技巧:

(1)注意形近字,多音多义字,易错音,易错字。[例:suǒ(琐)碎]

(2)解释词语含义:解词一般应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要联系文章中心内容及语境,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A、学会基本解词方法——词语互释、词素解凑,望文生义等。

(例:目不暇接——眼睛看不过来。应接不暇——人或事情太多,应付接待不过来。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

B、联系语境、人物形象、文章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还可以考虑修辞因素)。

(3)词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A、从修辞切入。(运用了……修辞手法……)

B、从句式切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例:07年陕西中考题:“浇花”11小题:“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她在看花的时候,眼里漾着笑。(2)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答:(1)神态描写,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愉悦之情。(2)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杜鹃盛开时的美丽娇艳,映衬人物愉悦心情。))

提示:分析词语表达效果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注意修辞的妙用。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答题技巧:

(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是普法战争期间,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人物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事件是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 问题回答法。

这种方法就是自己设计几个问题,循着问题总结全文内容。例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总结:人物+事件+结果

4、考察文章线索。

(1)以题目为线索。例:背影、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

(2)以实物为线索。例:《记一辆纺车》(以“一辆纺车”为线索)、《唐家寺的雨伞》(以“雨伞”为线索)《小桔灯》、《枣核》。

(一般为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

(3)以人物为线索。例1:《孔乙己》中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例2:07年江西省中考题“看山老爹”。

明线:老爹一天的活动 暗线:老爹对山林的爱

(4)以感情为线索。例:《阿长与〈山海经〉》中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荔枝蜜》中以“我对小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藤野先生》中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暗线。

(5)以时间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5、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答题技巧: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时空转移划分。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时空转移分两部分内容。

②按人物出场情况划分。 例:《藤野先生》(1)遇藤野前(在东京)(2)在仙台与藤野相识相处 (3)别后怀念藤野先生。

③按事件的发展变化划分。例:《范进中举》(1)中举前(2)中举后。

④按画面变化划分。例:《济南的冬天》第一幅画面面:阳光下济南的全景;

第二幅图画:雪后秀美的山景;第三幅图画:济南冬天的水。

⑤按作者感情变化划分。 例:《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⑥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总式、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6、考察主旨(中心思想):

两种题型:(1)归纳主旨。(2)谈感悟及收获。

答题技巧:

(1)归纳主旨:

A.要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B.抓住文结尾处的议论抒情句。

C.掌握公式:

中心思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各类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一般句式:

a、本文记叙了……表达了(赞颂了)……精神(品质)(批判了……)。〔写人、记事类〕

b、本文描写了……抒发了(表达了)……思想感情。〔写景、状物类〕

c、本文通过……故事,说明(告诉)了……道理。〔寓言、童话类〕

(2)谈感悟及收获:先把握好中心,然后将其升华或深化,或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结合现实谈一谈重要性、必要性等等

7、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答题技巧:

(1)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这些事件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品质。

(2)从原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例1:藤野先生,文中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1)修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验(4)询问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这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求实等思想品质。)

8、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考点:(1)运用了什么手法?(2)有什么作用?(或这些描写用意是什么?)(3)塑造某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题技法:

(1)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正面、侧面、细节)

(2)作用:这些手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为下文情节作铺垫等。/突出主题,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反衬社会的……

总结:为人物形象服务,为情节服务,为主题服务。

(例1:《范进中举》“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愿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动作描写,表现了胡屠户爱财如命,虚伪。)

(例2:07年沈阳“只是一个普通人”第4小题“选文第9段划线句子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外貌描写。突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年轻人将鞋袜脱给老妇人作铺垫。)

(例3:《我的叔叔于勒》塑造若瑟夫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反衬菲利普夫妇的冷酷自私,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

9、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文章重点句子一般有以下几种:

A.用做文章标题的句子 B.有深层含义的句子(通常与中心有关)

C.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D.过渡句

E.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

题型:(1)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

基本技法:

A.抓主干的同时,注意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句子的内涵;

B.抓关键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副词;

C.根据句子运用修辞方法的特征、功能,分析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D.根据语境揣摩句子含义。

E抓住中心来理解句意,因为任何一个重要句子都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F结合社会背景来理解句意,因为社会背景与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密切关系;

G.从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的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H.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这主要指那些在文中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例:06年云南《你遗失了感动吗?》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假如青年时代的回忆里仅仅只有苦读和考试等情景,而没有被别人感动和感动别人的珍贵记忆,人生也是不够完美的。)

题型:(2)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A.结构上的作用:开头常引领下文。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

B.内容上作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背景;结尾议论抒情句常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例:05年河北省中考题“白苍鹭”24题:文章第13段(即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含蓄的揭示文章主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10、考察题目含义或作用:

解题思路:

题目的含义:(1)指出修辞(常用修辞:象征、双关,比喻,拟人),抓住特征,说明作用。(2)联系中心,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3)挖掘表层、深层含义

题目的作用通常有:(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2)充当文章线索(《背影》);(3)充当文眼;揭示文章中心(突出主题)((《爱莲说》)《白杨礼赞》);(4)新颖、设悬念、引发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等。(《变色龙》)。(5)引发读者思考。(《你遗失感动了吗?》)(6)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荔枝蜜》《背影》);

例1:(河南《六个馒头》)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答案:①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故事围绕这六个馒头展开)。③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

例2:(重庆《长在岩石上的小花》)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

答案: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2分.如果不写“形象”扣1分) 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1分)

例3:《掌心化雪》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

答案: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用火热的心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融化冰冷的现实。(答题思路:抓住“掌心”与“雪”的比喻义。联系中心。)

11、环境描写的作用。

(1)写人记事类文章中环境描写及作用: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A.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B.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心情;③交代事件发生背景,暗示社会环境;④为后文情节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⑥烘托人物形象,交代人物身份、性格;⑦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2)托物言志类文章中景物描写作用:

a、用景物衬托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为后文作铺垫。b、揭示环境的象征意义。

(例:“会飞的蒲公英” 21小题:“文章第一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

12、记叙顺序及作用。

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如《背影》一文。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例:《羚羊木雕》中在爸爸妈妈逼迫自己向万芳同学要回“羚羊木雕”时,插入了自己与万芳同学的相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

补叙:对全文情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如《小桔灯》中结尾补充小姑娘父亲的情况属于补叙。)

考察要点:倒叙作用、插叙作用。

答题技法:

(1)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例:《驿路梨花》)

(2)插叙——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文章情节更完整;衬托……;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例:《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

13、修辞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例:《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花的绚烂多彩)

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态(把……人格化了),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写活了。

[例:《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表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反问:起警策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人们注意与思考,引起下文。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排比: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反复:起强调作用。(《海燕》“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引用: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07年河北“江南陶公柳” 20题:“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 (“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

14、常用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托物言志:在状物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所喻之人,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思想情感。如《白杨礼赞》、《荔枝蜜》《爱莲说》《陋室铭》)

(2)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阿长与〈山海经〉》)

(3)烘托、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如《爱莲说》)

(4)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人物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如:《范进中举》《变色龙》)

(5)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增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如:《范进中举》《皇帝的新装》〉

(6)想象:(诗歌常用,具有创造性,如《天上的街市》中对天上街市的描绘)、

(7)联想:(《天上的街市》中由“街灯”到“明星”)

(8)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精神品质,如“小桔灯”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15、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考点: 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总结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6、揣摸人物心理活动。

答题要领:(1)用第一人称叙述。(2)结合语言环境。

17、前后照应(伏笔)。

考点: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前后照应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从情节角度考虑前后照应。作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例:05年河北《白苍鹭》21小题:“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年轻人的口哨声,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两次口哨声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18、考查人称及作用。

记叙文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有时也穿插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第二人称与读者拉近距离,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写得从容自由,无所顾忌。

19、相关拓展:

(1)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2)续写结尾、补写、仿写句子等。

答题要领:尊重原句修辞,句式保持一致。联系文章主旨;语言风格相近,与原文一气呵成。

20、考察文章相关内容。

例:《邂逅霍金》16.霍金的“幸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分)

①身处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

②身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③身处懂得个人价值和时间可贵的剑桥。

答题思路:代入——检索——提取——加工

21、开放性试题。

题型:①赏析型 ②比较型 ③评价型 ④感悟型 ⑤献策型 ⑥联系实际型等。

(1)赏析型。

答题思路:句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记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例1:07年河北《江南陶公柳》22小题:“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2)献策型。河北2003年“聘任”27小题:“假如你周围也有这样的人,你会给他什么忠告?

(3)评价型。[例1:河北05年“白苍鹭”25小题 “你对文章中年轻人打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