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在明英宗看来忠臣于谦必须处死

 钟家台 2018-11-21

1457年,明朝忠臣于谦在夺门之变后惨遭清洗。尽管后世对于他的评价一直很高,但仅仅是从儒家士大夫集团的角度出发看待事情。更有朴素的小清新们一直感叹于谦的不该死。

然而,如果从当时的明朝内部政治结构去看整个事件,你就会非常清晰的明白:于谦必须死!

北京保卫战被认为是于谦以一己之力指挥的

于谦在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是他在土木堡战败后主持大局。一方面组织了的北京之战,给人以力挽狂澜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不忌惮英宗皇帝的被俘,扶持景泰帝作为新君,继续抵抗。这又给人留下了大丈夫有种的印象。

但对于明英宗而言,于谦的动作对他个人并不是什么好事。何况,于谦本身也已经被明朝内部的另外两股势力盯上。这三方因素汇集在一起,就决定了他的必死无疑。

瓦剌军队的南下让明朝内部也经历了一次震动

在明白于谦为什么必死之前,首先要看到当时明朝内部政治生态的分布格局。经过了明朝初期的一系列政治动荡,那些在朱元璋时期被扶起来的宗室藩王集团,已经因为朱棣和他孙子的数次削藩政策,变得弱不禁风。朱元璋原本希望这批人控制明朝全国上下的军政大权,不给其他利益集团以冒头的空间。现在却因为朱棣开始的打压政策,被完全颠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