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火车站百年变迁·安东铁路老照片
1911年,日本帝国主义“强筑安奉线”、改窄轨安奉铁路为准轨,并经建成的鸭绿江大铁桥与朝鲜铁路相连。同时建设了安东火车站。现在,丹东火车站已104岁 ...... 这100多年间,它见证了从“沙河子”、“铁一浦”、“安东县”、“安东市”、“丹东市”的变迁与发展。(原载:“丹东水兵”新浪博客;转录时图文有增减)
1910年正在建筑中的安东火车站(当时称“铁一浦驿”)和鸭绿江上的大铁桥
鸭绿江上的第一座铁路桥(朝鲜战争中被联合国军炸断,现称鸭绿江断桥)
1912年建成使用的安东火车站(当时称“铁一浦驿”)
1928年完成扩建的安东站(当时称“安东驿”)
20世纪三十年代的安东火车站和站前广场。图中一队日本士兵举着太阳旗走出车站
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在站前修建的“大和旅馆”,日本投降后,为苏联红军司令部。解放后为铁路招待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安东火车站站前广场,站台上可眺望整个安东市
1970年时的丹东火车站和站前广场。右下角的那几棵银杏树,现在还伫立在站前广场上
解放后几经拼凑式扩建,一直服役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丹东火车站。
除客运服务外,还容纳了铁路丹东站、丹东列车段、丹东线路大修段、丹东生活供应段等单位在此办公,已拥挤不堪。

1971年7月建在站前广场的毛主席塑像。为丹东站前广场的标志。
此塑像至今依然巍然耸立,但因原站前路改造“没了”,挥手的方向一般人难以分辨。这里告诉大家,塑像座东向西,挥手方向为西方。
原丹东站下运转道口(南桥洞压道杆)旧照
这儿是丹东市的主要交通要道,过一次火车堵塞四五十分钟时常事,直到1987年10月“南立交桥”(当称南桥洞)建成,才变为通途。

1989年建成的丹东火车站站舍照片
有意味的是,当时自诩“百年不落后”的建筑,仅仅生存不到十九年,就被现在的新站舍取代,成为全国铁路系统仅次于青岛站的第二短命建筑。
这座看起来高大气派的建筑,却缺乏特色,生硬、呆板的外观造型却很少得到路人的赞誉。连“丹东”二字 都缺乏文化意蕴。话说回来,连“大裤叉”子那样生硬怪异的建筑都能成为北京的地标之一,丹东火车站与之比起来,好多了。
我国在新世纪才开始出现的高架雨棚和客运高站台也进入了丹东站
现进入丹东站的两条高铁即沈丹高铁和丹大高铁正在建设中。预计两年后正式运行。借时,高速铁路将进入这座百年老站。(原载:“丹东水兵”新浪博客;转录时图文有增减)
补充资料
丹大动车组列车
老照片珍存

安东铁路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