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步跨越一世纪 11

 青梅煮茶 2018-11-22
                                                     蓝旗街,南起光华东街,北至标营。
  街道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遮天蔽日,绿意长存。楼阁巷宇、车水马龙,让人莫名有种安心的感觉。阳光穿透梧桐树,洋洋洒洒地散落在地面,总是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住在这附近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午后吃完饭在树荫下唠家常,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却让初次来这里的人觉得这里的时光仿佛慢了一个世纪。

  八旗

  蓝旗街之所以得名,大约是在清代。
  清代满族的军队和户口编制,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蓝旗街一带曾为驻防营,顺治年间又分驻满洲八旗成了军营用地,蓝旗街因是正蓝旗衙门所在地而得名。
  据南京地方史爱好者蔡寒兵研究,“文革”时为顺应形势,蓝旗街曾一度改称为“红旗街”,1982年恢复蓝旗街原名。
  蓝旗街的蓝旗新村是南京较早建成的有规划的居民小区之一,连片的住宅楼栉比鳞次,生活功能在当时来说配套齐全,不仅率先通上管道煤气,而且还有社区医院、文化中心、学校、幼儿园,住在这里的居民一度让人艳羡不已。
  离蓝旗街不远有一个标营门,是南京明城墙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月牙湖公园旁,因位于南京后标营附近而得名。而标营与后标营地名,许多人认为是由清朝时清兵营房重地而来。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标营

  明故宫遗址前发现一块立于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九日(1612年10月3日)的“疏通沟渠”石碑,文中提到“工部门首,东城兵马司门首,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门首各沟之水,但遇大雨,遂顷刻俱流入东长安门下流水池,又从水池西进东长安门水关……”也就是说,明代此地就有标营之名。
  明代王樵作《南都官舍》中提到:“柳树湾,在正阳门之东,礼、工二部之宅在焉。”据考证,柳树湾地处明故宫东南边,即今蓝旗街、光华东街一带,也就是明政府兵部所在地。当时这一带地处大阳沟河湾处,河畔多植柳树,由此得名。碑文提到的“标营”与柳树湾相邻,而宗人府、工部、东城兵马司、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俱在今御道街以东,那么此处的“标营”也就是今标营的前身。
  标营的建立,起因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刘天绪起事。
  刘天绪,河南永城人,崇奉无为教主,信徒多至千余人。该年九月,刘天绪起兵造反未遂,明南京兵部尚书孙鑛感到南京驻军虽多,但缺少自己能直接调度的军队,所以上了一道《简标兵增幕将疏》,申请建立标营。明代南京大V顾起元所撰《客座赘语》 卷二《营兵》也记录了这段历史:“又因妖人刘天绪变,兵部添设标营,颛属参赞,营兵一千三百有奇……”也就是说标营是由各营精兵组成的专属于孙鑛的中军,所以营房设置在了靠近明宫城和六部的今标营位置。

  柳树湾

  那块揭示“标营”历史的明万历“疏通沟渠”石碑还提到了一个大有来历的地名——“柳树湾”。
  “南京应天府柳树湾”在丽江乃至云南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古地名。
  不论城乡,甚至是一些边远的乡村,遇到汉族老人,只要问起他的祖籍,十有七八都回答“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也有的说“来自柳树湾高石坎”“大坝柳树湾”或“柳树弯弯大石板”。虽然说法不同,但“柳树湾”三个字是一致的。
  由于“柳树湾”这个地名使很多云南人魂牵梦绕,所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云南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1983年秋天,云南弥勒县曾经给南京《南京史志》编辑部写过一封信询问详情,而通海、弥勒等县的南京移民后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曾经先后几十次组团来南京寻根问祖。
  现在的南京市地图上没有“柳树湾”“高石坎”这两个地名,仅在城东南(原明故宫)处有一个“石门坎”,与“高石坎”之名接近。南京市史志办最后是在《明宫城图第十》及《明应天府城市坊厢图第十一》中查到了柳树湾的具体位置。资料表明,柳树湾不仅在明代确有其地,且就在明故宫的东南角,太医院和东城兵马司旁边,即今蓝旗街南端一带。柳树湾与高石坎(今石门坎)属同一地段,只是后来因为修筑城墙与护城河才被分隔开的,均位于光华门偏东一带。
  那么,为什么很多南京移民都说自己来自柳树湾呢?一种说法是,明朝初年,朱元璋曾经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从南京率大军23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就命令沐英留在云南,率领部下在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为了促进当地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回南京征召了一大批工匠去云南。而由于柳树湾紧靠着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在宫城禁地范围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拆迁是必然的,因此住在柳树湾的很多人就跟随沐英去了云南。
  直到今日,那里还有不少居民仍保留着不少南京人的习俗,千里之隔,隔不断百年思乡之情。
  来源 周末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