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竟成为云南汉族人的寻根地

 天行健227 2019-12-30

说起“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我想大家一定很陌生,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个地方具体是在哪里了。从字面意思上只能知道是在南京城一个叫柳树湾、高石坎的地方。但是从现在的南京城地图上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两个地方了。其实据现在的一些学者考证,柳树湾、高石坎只是古代时的名字,这两个地方在古时的南京城都是存在的。柳树湾就是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 “高石坎”应该是一种误传,现在叫作“石门坎”。

南京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竟成为云南汉族人的寻根地

柳树湾、石门坎在南京的位置

正文

那么有人就说了,南京“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名胜古迹众多,为什么偏要说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呢?其实这两个小地方里面却有大故事,这里就是今天生活在云南的汉族人的祖根地!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大故事的始末:

在我国古代的移民迁徙中,不外乎这五种类型的移民。

第一是政府组织、鼓励向人口较少的地区迁徙。

第二是当地人为躲避大量移民的涌入而被迫动迁的。

第三是为了逃避官府过重的赋税,而自发向赋税较轻的地区移民。

第四是因为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比如躲避战乱,躲避官府的追剿,而组织的移民。

第五就是今天我要讲到的因为边界的战争,而形成的屯垦戍边式的移民。

南京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竟成为云南汉族人的寻根地

明攻取云南

这就要说到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为了平定云南边界叛乱,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兵三十万征云南。征南战争很顺利,不到一年云南战乱就平定了,但是朱元璋仍然不放心,他知道云南南蛮之地,不服王化,虽暂时平定,但恐将来再反,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方才使其收归王化。他觉得要想使云南得到长治久安必须派一大将长期驻守。朱元璋思来想去于是派自己的养子沐英前往镇守云南,以到达巩固边疆,促进云南发展的目的。

南京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竟成为云南汉族人的寻根地

沐英像

那么随沐英前往云南屯垦戍边的都是什么人呢?

一,京城挑选的大量工匠。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必须有这些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

二,随军的官兵。就像今天的驻港驻澳部队一样,维护社会稳定,以到达长治久安的目的。

三,由于这些官兵在去之前已经知道自己要在云南长期驻守,于是就带着自己的家属随军前往。

四,当时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这块不毛这地。这一部分人其实是最多的,而且当时的柳树湾正紧靠着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在宫城禁地范围内,于是住在这里的老百姓遭遇了必然的拆迁,因此住在柳树湾的很多人就跟随沐英去了云南。

南京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如今竟成为云南汉族人的寻根地

明朝屯垦戍边云南雕塑

结尾

后来这些人随沐英来到云南后在此生根发芽,繁衍后代,为云南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现在云南省的8个地级市和8个自治州中大约有2600多万的汉族人,占了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这些人有80%祖籍都可以追溯了南京柳树湾高石坎,这个让他们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根祖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