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子巷,你到底在哪里?

 qhxnlhg6391 2019-04-28

 (2011-02-11 23:18:25)

作者:河湟一人

关于青海河湟地区汉族源于何地,这深深触动河湟地民心的竹子巷到底在哪里?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镇朝阳村的竹丝巷不是我们的“娘家”,这毋庸置疑。“娘家”到底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赵德兴教授。

  赵德兴是地地道道的青海人,他于两年前从青海调到南京。来南京前后,赵教授对青海人祖籍在南京一说作了专门的考证。史海钩沉,多方求证,他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竹子巷”其实就是珠屐巷,它位于老南京城东南。民国早期,南京大搞城建时,珠屐巷并入现在的秦淮区许家巷。

  赵教授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

  其一,南京历史上曾有“珠履巷”这个地名。据清同治六年绘制的《上江两县城区图》标注,这条巷子位于南京古城东南地区。《南京古今地名对照》(内部资料)中记载:“珠履巷位于长乐西端北侧,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旧称珠履巷。据传,曾有一个叫刘尽忠的珠宝商居此,故名。”

  其二,“珠履巷”很有可能原为“珠屐巷”。“屐”字稍写潦草一点,极易误作“履”。“屐”(音ji)在皖南凤阳一带(朱元璋的家乡)的发音中读做“zi”。此外,“屐”与“履”都指鞋,古南京城制鞋业发达,尤其木屐,今南京还有条巷子叫木屐巷。从南京到青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多少代人的口口相传中,“珠屐巷”完全有可能被误作“珠玑巷”或“竹子巷”“朱子巷”等。

  其三,根据南京市地名办所提供的《明应天府城图》标注,“珠履巷”与“许家巷”相连,“许家巷”在东,“珠履巷”在西,中间由一条小巷相隔。而在《清江宁省城图》中,“珠履巷”已不作标注,只有许家巷。读此图可以发现,许家巷位于江宁县衙后院,附近为司署、藩署、粮道署所在地。这些官方机构,为移民办理户口等提供了方便。

  其四,“珠履巷”古属南京柳树湾地区。柳树湾是明朝重点移民区。据南京学者陈济民先生《金陵掌故》对柳树湾及云南移民的考证,柳树湾在今南京城东南地区,这个地方紧靠明朝皇宫,宫城禁地,猛增的人口数量,如果让官方感觉到了治安、能源、供应等方面的隐患与压力,移民就是减轻这些压力的最佳选择。在朱元璋高筑墙时期,许多居民就是从这里迁往云南。往青海和云南大量移民,是在明洪武十五年前后。

  赵教授说,珠屐巷何时并入了许家巷,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可以推断是清代以后的事。

海汉民族的形成大致经过了三个重要的时期:(一)公元前61年,汉朝派后将军赵充国,率吏卒万人,来湟中屯田,大量汉人亦随之迁入,垦植羌人故田、公田。今西宁至平安一带是当年赵充国屯田活动的中心,西宁乐家湾是赵充国屯田时的驻军处,地方志称为“汉将营”。(二)公元元年(汉平帝元始元年),王莽秉政,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立西海郡,将内陆“以千万数计”的“犯者”移此屯田。(三)明初,明政府为巩固边疆的统治,实行了“移民实行”的政策。明初移民,大致采用三种手段:军屯、民屯和罪徙。青海“第一口碑”就是罪徙的最有力证明。现在人们说,青海汉族来自南京竹丝巷是不符合历史的。应该说,青海的部分汉族来自南京竹丝巷,这在西宁汉族部分大姓的家谱和有关墓志碑石中,有许多资料可以佐证。如修于清乾隆年间的《西宁郭氏家族谱序》说:其祖明初从戎西宁。《西宁李氏家谱序》说:原为金陵大姓,洪武初徙居西宁。

                                      
                                  (西海都市报社记者:刘水 刘世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