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辈相传的梦---“南京竹子巷”与青海汉族移民

 昵称0yozL 2014-12-29

【转】祖辈相传的梦---“南京竹子巷”与青海汉族移民

  (2011-07-01 14:51: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资料汇集
“南京竹子巷”,是青海汉族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是青海汉族人说不完的话题;是青海汉族人心里的牵挂;是青海汉族人寻根的情结......中国人一向是守礼义、重亲情的,因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乡的山水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我们从南京竹子巷迁来的”,就是明洪武年间迁青移民的后裔牢记祖训怀念故土的口语与心声......

 

青海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认为青海汉族是从“南京竹子巷”迁来的。故事的大致情节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某个正月十五日,“南京竹子巷”的民众在演出社火时捆扎了一个大脚马猴,有位大臣认为侮辱了马皇后(隐射马皇后脚大而丑,当时的女人以小脚为美),朱元璋便将这些老百姓都发配到了西地。故事有多个版本,在青海民间至少流传了几百年。“竹子巷”是音译,有关的史料和民间家谱中有苎丝巷、珠玑巷、主司巷、珠市巷、朱子巷、珠子巷、竹丝巷、诸市巷、猪市巷、竹紫巷等多个异名。,“南京竹子巷”赐予着许许多多青海人一个祖辈相传的梦。这梦,迷人而飘忽不定,清晰又不可捉摸。它,把许许多多青海人的根紧紧地系在一起。如今居住在青海东部的西宁、大通、乐都、化隆、湟中、湟源、门源、民和、贵德等地的许多汉人 都称其祖先来自南京竹子巷、珠玑巷或珠司巷。

                                                                                            

    传说明太祖洪武九年(《明史演义》记为洪武三年),珠子巷在元宵节玩花灯,有猴子扮大脚倒骑马的角色,此举有嘲讽马后之嫌。马皇后世称马大脚,至今南京江边石灰岩上仍留有一双她深深的脚印,足有一尺多长,据说是朱元璋北伐时,她每天在江边守望,久而久之,竟将石头踩出两个大坑。对古代的妇女而言,长有一双令人生厌的大脚无疑是严重的生理缺陷,崇尚三寸金莲的六朝遗风席卷大江南北,丈夫贵为天子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世俗偏见。身为皇后,母仪天下,珠玑巷里那点小动静不知怎么让她知道了。老婆的枕边风,胜过别人的大炮筒,于是龙颜大怒,将珠子巷这些刁民统统发往西北边陲。

 

    又一传说某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出行。到了南京城的聚宝门外,见街上一户人家门口悬挂一只彩灯,上面绘了一个大脚妇人,怀抱一只西瓜而坐。朱元璋站在灯下,当时脸色就变了。据他猜度,“怀”谐音“淮”,西瓜取一个“西”字,合起来就是“淮西”。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一带,统称淮西,即淮河的西边,又称淮右。他自己说“朕本淮右布衣,起于田垅”。他自己这么谦虚是可以的,但绝不允许别人说他是泥腿子出身。他觉得这盏灯笼上的画是讥刺马皇后乃“淮西的大脚妇”,不觉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人将这一家九族三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掉,如此仍不解气,还将这条街上的所有居民,全部发配到某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出行。到了南京城的聚宝门外,见街上一户人家门口悬挂一只彩灯,上面绘了一个大脚妇人,怀抱一只西瓜而坐。朱元璋站在灯下,当时脸色就变了。据他猜度,“怀”谐音“淮”,西瓜取一个“西”字,合起来就是“淮西”。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一带,统称淮西,即淮河的西边,又称淮右。他自己说“朕本淮右布衣,起于田垅”。他自己这么谦虚是可以的,但绝不允许别人说他是泥腿子出身。他觉得这盏灯笼上的画是讥刺马皇后乃“淮西的大脚妇”,不觉勃然大怒。立即命令锦衣卫将这一家九族三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掉,如此仍不解气,还将这条街上的所有居民,全部发配到蛮荒之地充军。这蛮荒之地就是青海。
 

    传说三,明政府发现珠子巷里有人意图谋反,因查不出肇事者,便将全部居民集合到一大树下。什么树?可能是香樟,也可能是臭椿,但绝不是山西洪洞的大槐树。政府的移民政策得不到居民的响应,愿意往西北的只稀稀落落站出来少数人,大部分赖在原地未动,自以为得计。工作成效汇报到皇上那里,朱洪武说:“权时处置,顿挫奸顽”。圣旨下,那站出来的少数人才是良民,留住京城,其余“奸宄之徒”一律充军,黥其面,徙西北以上所云是否真实,我不敢苟同。政府多少有点诚信意识,朝令夕改,难免有欺诈之嫌。那站出来的少数人确实是服从组织分配的好同志,但被充军发配的多数人中难免也有好人,只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罢了,却被无辜株连,作了“权时处置”的牺牲品,毫无转圜的余地,何其冤枉也哉如今扎根在河湟谷地的古移民的后裔多称来自南京珠子巷。

  
    青海的土著汉人其实一点都不愚讷,更不土气,他们的先人不乏六朝粉黛,达官显贵,他们那黑红土黄的肤色原本也是艳若桃花,出水芙蓉,仅仅是先民们玩过了火,惹怒了朝廷,洪武年间被朱元璋逐出了国都,流放到青海滩头,开始了艰难的生息繁衍。曾经是皇城里的骄子帅哥,曾经是天子脚下的达人淑女。他们失宠之后,在这空气稀薄的高原,经过世世代代的艰难劳作,终于营造出这简陋的农耕文化,支撑起江河源头的一片江山,他们内敛低调,走路弓腰背手,打坐盘腿低头,从不炫耀往日的荣华,九泉之下的朱元璋灵魂有之,应该捶胸顿足才是,他们的刑期早满,鉴于垦荒造田,传播汉文化的业绩,也早就该把他们的后代召回南京,封官加爵,昭告天下......但他死了,没有来得及交代一下,以致这批前明遗民被彻底忘却。

 

    不久的将来,在青海的“南京竹子巷”的后裔梦想着到南京来寻祖问根,他们在青海高原祖祖辈辈600多年,守望着孤独与寂寞,守望着寒冷与贫穷,在播种江南人的灵气与汉文化智慧的同时,仍在祈盼着皇恩降临,渴望着大赦返乡,他们年年失望年年望,因为他们和南京人同属共同的先人,甚至是为南京人背罪远遣,他们也怀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也醉心于夫子庙前的淑女媚娘。他们是联结汉藏文化的高贵使者,是垦边务农的头等功臣,历史不应忘记他们,南京城更不能忘记他们。开启历史的良知,在南京城里拓一片仿古乐园,供青海先民的子孙们来寻祖凭吊。

 

    青海人读古典小说,特别是元杂剧和明清小说时,觉得轻松亲切,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青海汉语方言词。“点扎(读‘抓’)”,在古语里有指挥、率领之意。如《西游记》十:“至次日,点扎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九霄云上。”西宁方言说“你把我点扎着。”这里“点扎”即有“指挥”之意,还稍含“捉弄”之感。《金瓶梅》三十:“怪囚,失张冒势,恁唬我一跳,有要没紧,两头回来游魂哩。”其中,“怪囚”,奇怪。青海方言常说“怪囚子”,如“怪囚子,今儿阿么下通雨了。”“失张冒失”即冒冒失失,青海方言作“慌张冒失”,一字之差。元杂剧《雁门关》二:“只为俺一时难迭办,不得已在他人眉睫间。”迭办,操办之意。这种用法与西宁方言完全一致,如“你迭办啥着,赶紧坐下了喧个。”意思是你不要忙了,快坐下聊聊。类似的说法,在元杂剧中还有很多,《西厢记》五十三:“因家下无人,事冗不能迭办,以此来的迟了。” 青海汉族方言与吴方言中很多词意相同。

 

  西宁话把棉袄叫“主腰儿”,这种说法在《水浒》《警世通言》《三侠五义》等小说里都可见到,也是承袭了古代的叫法。这些例子说明,明初汉族大规模迁徙与青海方言形成有密切关系。从语言的蛛丝马迹来看,青海汉族人中流传的明朝从南京珠矶巷、珠市巷、竹子巷迁来是事实,但多数人来自明代南京所属的庐州府。总之,说来自南京,从语言上得到了证实,应该说是明代的南京,而不仅仅指今日的南京市。 此外,青海人把装面的面柜叫作米柜(本地不产米),檐前引水的木槽叫漏瓦槽。《民和县志》:“今民和方言,有不少是吴越词汇。”方言的雷同被看作是青海汉族来自“南京竹子巷”的有力佐证。有些江苏籍木匠用方言交谈时,青海人都能听得懂,他们也非常奇怪。青海东部农业区,迄今流传其祖先来自南京、苏州以及江淮一带的说法。因此,青海汉语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是江淮官话。

 

 青海汉族的婚丧习俗与南京人也有惊人的相似相同处,如结婚时的绞脸、婚后三日娘家人来下面(南京称为“元饭”),将婚后家境的好坏变化归结为妻子的“脚气”;丧事中的打狗饼、招魂幡、吹唢呐、葬穴形制、葬后三日全山(复山)等,两地习俗完全一致。青海汉族常在花园中栽一束竹子,有一种说法认为隐喻了“南京竹子巷”,为念祖之意。青海人(农业区)走路时多喜欢“背搭手”。相传在发配途中,犯人都背扎着手,若干人连为一串,一路走来,胳膀扎硬了,解开绳子也放不下来,形成了现有的习俗。此外,青海方言中将上厕所称为“解手”,相传也来自发配途中要求军爷为其解手方便,之后简称为“解手”,流传至今。

 

 关于自南京迁来青海的汉族,在西宁等地的大户族谱和墓碑中亦有记载。1981年在西宁南滩发现的立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文林郎李世荣墓志说:“先世直隶应天人,始祖侨居西宁。”民和县硖门乡石家庄《石氏源流》碑文记载:“石氏祖籍南京主司巷人,洪武年间来至西宁,……后居腰路石家庄、硖门。”

  自南京迁来青海高原的汉族后裔,如今遍及青海东部各县。化隆县加合乡藏滩村陈氏,本籍南京珠玑巷,明洪武年间徙居乐都东关,后因子孙繁衍,一部分迁居湟水南岸岗子沟台子定居。清乾隆中期居于台子的六世祖良复徙巴燕戍,应招定居于西堡界藏滩村以垦殖为业。据传,藏滩一带的土地均为陈氏最初开发为耕地的。现有陈姓人口 270余人,分别居于加合、巴燕、甘都、西宁等地。巴燕镇绽麻村莫氏,本籍南京,于明洪武年间徙居西宁临城小寨,到七世祖莫绪成,携妻及子良宽等,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徙居巴燕戍格城东白土丫壑耕田为业,后发展为两支,今分布于化隆的地滩、绽麻、巴燕、谢家滩等地(化隆县志编委会编《化隆县志》,199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乐都县峰堆、瞿昙李氏、老鸦谢氏、亲仁赵氏、马营大仓李氏,均系明代自南京迁徙而来的。高店巨氏,祖籍陕西凤翔府峻山县,后迁居南京,明永乐初年(1403年),其祖国方教儒一案被杀,家庭恐遭诛连从南京迁居乐都,后裔分居于今高店、城台、雨润以及大通和湟中县(乐都县志编委会编《乐都县志》,199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湟中县大源、大才、共和、维新、西堡、鲁沙尔和省图书馆所存17户姓氏的家谱资料均表明,其中有11户是明洪武年间从南京迁来。内有军户、罪犯和被诛连的百姓,均是举家迁移。还有6户中,祖籍山西曲活县元树二户、陕西三原县亚户、扬州江都1户、河州1户(湟中县志编委会编《湟中县志),199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据1985年在湟源县大华乡的池汉村、塔湾、崖根、红土湾、后庄、河南、阿家图村,申中乡的申中、韭菜沟,波航乡的纳隆村,城郊乡的河拉台、纳隆口等11个村的1704户家庭宗谱调查,其中有1413户,6651人祖籍为南京一带,系明代洪武、天启年间充军、移民而来(湟源县志编委会编《湟源县志》,199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大通县外川和城关镇的不少汉族其祖籍就是南京竹市巷的,于明洪武年间被充发迁移至此的(大通县志编委会编《大通县志》,199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片

                                                                                   南京地图

 

 

【“竹子巷”、“柳树湾”和“都司巷”都是明代移民出发点】

 就像很多王姓人士寻根追源到山西太原的大槐树底下一样,不少到南京的青海人也总喜欢打听“竹子巷”在什么地方,因为青海许多汉族人的家谱里都有祖籍南京、 洪武年间从竹子巷迁出的记载。据南京市社科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的赵德兴所长的考证,青海人乃至云南人与南京的地缘关系确有其事,在青海人中流传甚广的南京 “竹子巷”确有其地,现已演变成城南许家巷的一段。 
     
    赵德兴所长籍贯青海,但他戏称自己600年前就是南京人。经过多方面考证,赵教授推断出“朱子巷”最初名为“珠屐巷”,而在民间则有“珠玑巷”、“朱氏巷”、“竹子巷”等多种俗称,而在文献上则大多以讹传讹为“珠履巷”。其实不光是在青海,云南人中也有祖先由此迁出的记载,云南通海县有一《王氏家谱》就 记载有:“始祖名考伯,原籍南京,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 
     
   “珠屐巷”的地理实体在今南京城南地区,在城建过程中并入许家巷。现在的许家巷位于三山街西南,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铜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间许毅尚书住此而得名。根据《南京古今地名对照》的 记载,“珠履巷”就是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据传曾有一刘尽忠珠宝商居此而得名。“珠屐巷”古属南京柳树湾地区,是明朝重点移民区。根据南京学 者陈济民在《金陵掌故》里的考证,柳树湾地区,位于现在城东南地区,此地区紧靠明朝城墙,宫城禁地,迁徙几乎是必然的,在朱元璋高筑城墙时,云南移民就是从这里迁徙的。青海移民在地点和时间上与云南移民大体相同,大约在洪武十五年前后到了青海。 
     
    珠履巷位于长乐西端北侧,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旧称珠履巷。据传,曾有一个叫刘尽忠的珠宝商居此,故名。” 其二,“珠履巷”很有可能原为“珠屐巷”。“屐”字稍写潦草一点,极易误作“履”。“屐”(音ji)在皖南凤阳一带(朱元璋的家乡)的发音中读做“zi”。此外,“屐”与“履”都指鞋,古南京城制鞋业发达,尤其木屐,今南京还有条巷子叫木屐巷。从南京到青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多少代人的口口相传中,“珠屐巷”完全有可能被误作“珠玑巷”或“竹子巷”“朱子巷”等。 至于“珠屐巷”是何时并人许家巷的,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清代工部保留的《明代南京城图》上仍标有“珠履巷”,在民国绘制的城图上就只有许家巷了,由此可以推断,“珠屐巷”井入许家巷是清代以后的事情了。

 
   《南京晨报》记者胡成效
曾报道“应天府纻丝巷”提出了不少见解。昨日,又有人提出,“纻丝巷”很有可能是位于城东南蓝旗街的“竹子巷”,还有一种说法是位于南京丹凤街与唱经楼西街之间的“都司巷”。
 城东南“竹子巷”古属柳树湾一带,紧靠明朝宫城,是明初南京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云南一份《王氏家谱》中记载说王氏始祖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据地方志专家的考证,高石坎就是今天的石门坎,柳树湾即今天的城东南蓝旗街一带。上世纪80年代云南人来南京“探亲”时,就曾去蓝旗街寻访。

 

                         图片

                                          南京地图

 

柳树湾昔日位于南京城东南隅,明皇城东南边,即今蓝旗街、光华东街西口一带。因地处大阳沟河弯处,又多植柳树,故名。是明朝初年,国内移民的重要祖籍地之一。云南通海县《王氏族谱》云:“始祖名考伯,原籍南京,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明洪武初年,随沐英军来滇”。据《明史》载,洪武初年,朱元璋为开发和巩固边疆,派将领世守的同时,又征招南京大批工匠塞边,垦荒、兴水利、置业。是时宫城禁地的柳树湾一带居民,多被强征徙疆,去了今日的青海、甘肃和云南等地,今日那里居民的南京民风依旧。居民迁出后为五部六府的五部驻地。《南京建置志》载,吏部在御道东宗人府南,地属柳树湾笃字铺;户部在吏部南,地属柳树湾笃字铺;礼部,在户部南,地属柳树湾盘字铺;兵部,在礼部南,地属柳树湾盘字铺;工部已近洪武门,地属柳树湾盘字铺。

 

    除“竹子巷”外,还有提出“纻丝巷”很可能是位于丹凤街与唱经楼西街之间的“都司巷”,“都司”是“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明代“都指挥使司”作为管理军事的机构,与出兵甘肃并移民至此屯田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很可能是对外移民的另一个集中出发点。据记载,明初朱元璋出兵云南贵州,有不少兵士就居住在都司巷一带。平定云南贵州后,不少兵士携家眷在此“屯田戍守”,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屯堡人”。这些“屯堡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南京,如今不少人家的家谱上还清楚地记载着自己的祖上来自南京的都司巷。600多年来,从都司巷迁徙到此的明代移民后裔依然保持着南京人不少生活习俗。

 

   “竹子巷”和“都司巷”到底会不会就是神秘的“纻丝巷”呢?记者采访了明史专家季士家先生,季老谦虚地表示,自己对明初南京移民问题并未有过深入研究,不过,也不排除这两地移民迁往青海、甘肃的可能性。记者随后赶往蓝旗街和丹凤街实地寻访,希望能找到当年移民的一些线索。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蓝旗街已是繁华闹市,当年移民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了。“都司巷”也已经拆迁,只有路旁建筑上的“都司巷1号”还在提醒着路人,这里曾是大明王朝的军事重地。

 

【中國西南西北的南京後裔

    六百多年前,朱明王朝定都南京,使得這座古城第一次成了全國性的政治經濟中心(此前以此為都的均是偏安於半壁江山的政權)。隨著明勢力向全國的擴展,南京人也隨之到了西南或西北的一些地方,在當地形成了南京裔的族群,並歷經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傳承至今。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屯堡一帶的居民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那裡的女性差不多都穿著藍色的圓領長袍,袍子的開襟上縫綴著螞蟥扣且袍袖寬大。在袍外,屯堡女性還套有短碼裙,腰束一條染色捆帶────當地人稱之為「獅頭腰帶」。屯堡婦女頭戴白色絹帕,腦後梳著高高的髮髻,其上還佩戴著幾個古色古香的簪子。屯堡婦女腳上所穿的是一種式樣非常古老的鞋────腳尖向上勾起,以雙層白布做成的高筒鞋幫上則有彩線繡花滾邊,這種鞋被稱為鳳頭鞋。乍一看屯堡婦女,不少人都會把她們當作少數民族,而實際上她們卻是地道的漢族姐妹。

 

    明史專家指出,屯堡女性的服飾正是六百多年前南京地區婦女們的流行服飾,在史書中被稱為「鳳陽漢裝」,而時至今日,屯堡婦女們仍為她們這種傳統的服飾感到驕傲與自豪。此外,屯堡人無論男女老幼,均有早餐吃泡飯,端午吃鴨蛋等等一些源於南京地區的習俗,其中有些還仍然流行於當今的南京。屯堡人自己也認為他們是南京人的後裔。二00五年,一些屯堡女性還參加了「貴州屯堡尋根團」來南京尋根,受到了石城政府與百姓們的熱情接待,許多市民親切地稱她們為「屯堡妹妹」。

 

    雲南省彌勒縣的不少百姓都稱其祖先是數百年前從南京柳樹灣遷來的。這些百姓衣服上的花紋以及家中的灶台和所住房屋的樣式與南京郊區農村人家的十分相似。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縣政府曾致函南京有關部門,請求查找柳樹灣。南京方面起初並未找到柳樹灣這個地名,後經史學家幫助,在明故宮找到了一塊刻於明萬曆四十年十月的古碑,其上有這樣的文字「……惟洪武崗東,關首下北東城兵馬司門首下北標營、柳樹灣、關王廟、太醫院等處過西……」,這就證實了當年南京確有一個叫柳樹灣的地方,從而也間接證明了那些彌勒縣百姓們的說法。

 

    大西北的青海甘肅一帶也有百姓自稱他們的祖先來自南京竹子巷,並且他們也保留著一些南京人的生活習慣,如吃鹽水鴨、小雪醃菜等。在這些人中,還有供奉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風俗。

 

    有關西南西北南京後裔的先祖們遷徙的原因,向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張燈辱后」說,二為「移民戍邊」說。前一種說法是:當年,一名為張燈的人在元宵節上「隱刺」馬皇后,惹得朱元璋大怒,遂將事發地一帶百姓悉數發配邊遠地區。這種說法至今還流傳在青海甘肅等地。

 

    相比之下,移民戍邊說則更為可信,因為明初朱元璋平定中原後,便向西南西北發展,以求統一全國。為了加強對邊遠地方的統治以鞏固邊疆。朱明政府在這些地方設立衛所,進行屯墾戍邊,並從南京地區派去了許多官兵、工匠連同他們的家眷在那裡留駐,後經數百年歲月的變遷,便形成了當地的南京人後裔。由這個原因形成的南京後裔在規模上是前種說法難以望其項背的,而且許多地方的地方志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如「屯堡人即明代軍人之裔嗣也」(安順縣志),「縣境漢皇之民多明初平黔將士之裔,來自江南……」(興仁縣志)等等,並且顧名思義,屯堡這個地名本身就是屯田築堡的意思,所有這些也都有力地支持了屯墾戍邊說,即現西南西北地區的南京後裔主要是明朝時朱明政府屯墾戍邊的產物。

 

 【云南人的南京祖籍情怀】  

    世居云南坝区的汉族人家,许多人都说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从家谱、族谱和祖坟的碑刻墓志还可看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柳树湾大石坎”、“高石坎”等记载。“应天府柳树湾”成为云南人座谈祖籍时提起最多的地名。应天府,宋为建康府,元为集庆路,朱元璋建明王朝定都于此,永乐后定为南京。应天府就是南京,但柳树湾在南京何处?就是到了南京询问,一般人也说不出来;南京的市、县地图也无此地址。

 

    走遍云南3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询问云南的汉族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根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对于云南的汉族人是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的传说,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和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祖籍关系讲,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内的汉族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古代吴越地区,即今天的江浙一带。因为从云南汉族人与南京人风俗习惯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就连弥勒县的汉族灶台灼力样和装饰花纹,都和今天的南京郊区农民的锅灶相似。柳树湾高石坎(即今石门坎)已经是处于南京城繁华的闹市区了,听说,每一年都有不少云南人去南京寻根呢。而很多云南人从小就对“南京”这两个字很耳熟,见到南京人也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世居云南。 其次,又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这块不毛这地。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

 

    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江苏、江西、安徽、两湖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几代之后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了。还有另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洪武后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就是民间说的“充军”。还有富商和令朱元璋认为“不放心”的人,被加上罪名强行发配来云南,往往是连家属甚至家族都被“扫地出门”。这两类人的籍贯是江苏为多,并不确指枊树湾。典型的如沈万三一案。沈是江苏“第一水乡”周庄人,他的祖上以躬耕垦殖为业,到他这一代善于“治财”,做外贸发财,“富可敌国”,“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在南京置有大是产烽,这就引起朱元璋的忌妒。沈万三不知道,竟然还出钱来“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这就犯了僭越之险。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要杀沈万三的头,后经皇后说情:“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沈被释放后,被“戍云南”。

 

    原来,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军西南,荡平了元朝残余势力梁王的大军,但朱元璋没有让这支远征军班师回朝,而是一道诏书把他们永远留在了云贵高原。为了解决供给,朱元璋下令军队屯田,又让将士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随军”,并迁徙部分江苏、安徽等地的工匠、商贾在屯田军队附近从事生产。这样在当地就形成了类似当代“建设兵团”性质的特殊建制。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
  

 

                     图片 

                                     

南京官话

 南京官话指以南京语音为基础的中国官方标准语。 南京大部分地区通行的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淮西片,高淳县西部、溧水县南部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则属于吴方言太高小片。南京官话曾经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後,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话逐渐分为南北两支。明朝灭元,定都南京,“以中原雅音为正”,即以南京音为基础音系,南京官话为国家标准语音。由於江南较少受少数民族迁入影响,加之六朝以来南人文化上的优越意识,明代以及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以南京官话为主流。周边国家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如此。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中国话,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直到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清末编审国语及民国确定新国音以後,北京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

 

南京话音,明清的南京官话,加之六朝的金陵雅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周边国家的语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日本,六朝时期中国传入日本的语音主要是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官立学校和民间私塾所教的中国语都是南京话,直至明治九年(1876年)日本官方才转而使用北京话。在中原经历北朝统治以后建立隋朝,在金、元以后建立明朝,南京话都以古中原雅音正统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标准音的主要依据,这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

 

南京早期属于吴地,本土语音本为已经初步汉化的中古吴语。晋代中原汉民衣冠南渡定都南京以后,中原雅音成为南京上层社会的用语。在以后的历代变迁中,南京语音也在发生变化。雅语和吴语融合,逐渐形成南方“江淮官话”在东晋时代,汉族正统朝廷及南迁汉民带来中原洛阳雅言,又称“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语言称为“吴音”,又称“庶音”。此后中原雅言和吴音在金陵融合。南朝梁时学者顾野王著《玉篇》整理京师金陵雅音,即为中原洛阳雅音南下后与南京吴语的结合体。中国的国语正音在南北朝时期分为南北两支,主流上以南方的金陵士音为正统。
   

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北京官话也逐渐产生,作为国语正音的官话又再次分为南北两支。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在整个明代,仍以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通行范围小,地位低。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话仍然是清代官场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主流官话。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的地位迅速抬升。到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时候,北京官话的影响逐渐超过南京官话,最终在北洋政府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作为汉语官方标准语的南京官话在民国时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图片

                                          今日繁华南京夜景

 

南京市简介

南京市,别称金陵、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南京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面积6598k㎡,其中市区面积4844k㎡,建成区面积624.45k㎡(截止到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758.89万人,户籍人口595.80万人,市区户籍人口513.38万人。城市建成区非农业户籍人口460.83万人。南京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少数民族以白下区的止马营、朝天宫两街道的回族为最多。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寻访“娘家”记者手记

珠玑巷在何方又添新说法 [南京故事]


“南京竹子巷”与青海汉族移民 - huofux的日志 - 网易博客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5-04/14/content_4060392.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