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第三十章解读

 书页无卷 2018-11-22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P.192以下简称《今译》)

  在上一章中,老子提出,只有在“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下才能以暴力的方式取得天下,正常情况下“取天下”皆不得随便使用暴力,对于“治天下”来说,更不得处处以武力相威胁,采取高压政策,因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和“执”的极端方式就是战争。本章通过分析战争的巨大破坏性(春秋时期,战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来具体阐发“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的道理。反战情绪之激越、对民生问题之关切跃然纸上,让人顿生敬佩。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很多注家都理解为“以道辅助君主的人”(《今译》,P.193)、“用大道辅助君王的人”(马恒君:《老子正宗》,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P.98,把这个“者”字看作君王的“谋士”或“谋士集团”。马恒君先生指出:“‘佐人主’是针对当时诸侯国任用游说的贤人来治国说的,这种风气,虽然还不严重,但已出现苗头。老子看到这种苗头,所以指出被国君委以重任就应该用大道去治国。”(同上)笔者认为,这个“者”应指君王(主),因为只有君王(主)才有资格和权力决定和实施是否要“以兵强天下”(依靠武力逞强于天下),“不以兵强天下”对应的主体应该是君王(主)而非其他,这是其一;其二,“谋士”参政是战国时期的风气,春秋时期并不明显;其三,在老子看来,理想的君王(主)应该是“以道莅天下”(第六十章)的圣人,“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 “以道治国”的君王(主)必然不会“以兵强天下”。所以,“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应理解和翻译为:“以道治国的君王(主),不依靠武力逞强于天下”。

  “其事好还。”“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是谓好还。”(李息斋:《道德真经义解》)“事”是指“用兵”这件事;“好”(hào,指喜好,引申为常常、往往;“还”,即“一报还一报”之“还”。句谓:攻打别人自己也迟早会被别人攻打。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句谓:行军打仗之地,往往荆棘丛生,一片荒凉。战争过后,必有灾荒之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王弼等本有此二句,景龙、敦煌、道藏龙兴碑本以及简帛本皆无此二句,从简帛本。劳健说:“《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老子》。又王弼注止云:‘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焉。’亦似本无此语。”(转引自《今译》,P.192-193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此句帛书甲乙本皆为:“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也”;郭店简本为:“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笔者认为,郭店简本、帛书本的“善者”的用法不仅符合本章的逻辑(道者不以兵强天下;道者不借用兵来逞强),而且与其他章(节)的观点相呼应,应给予采纳。这里的“善者”就是本章开头的“以道佐人主者”,即悟道、得道、行道之君王(主),这个“善者”之善,不是“善于”之善(“善有果”,大多数注家都理解为“善于达到结果”),而是“上善之水”之“善”即道(参见笔者关于《老子》第八章的解读)。“善有”体现的是一种谋略,而“善者”体现的则是一种风范(道者的风范)。“善者果而已”中的“果”字,应是结果之“果”,即“实现和平”之结果(以强大的军队为后盾,通过防御、威慑或“以战止战”等手段,消灭战争,实现和平)。王弼把“果”注解为“济”,有一定道理。王安石、高亨等人训“果”为“胜”(战胜),则失之远矣。因为老子在下一章讲到战争得胜时直接用了“胜”字,如“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战胜以丧礼处之”,若这里的“果”是指“胜”,就没有必要用“果”,而应像第三十一章那样直接用“胜”字。事实上,“胜不胜”的问题是一个战役或战术问题,“能否实现和平”的问题则是一个战略问题。比较而言,《老子》本章谈的是战略问题,下一章谈的才是战术问题,所以,就不能把这里的“果”训为“胜”。

老子深知战争之危害,具有强烈的反战主义倾向。一旦被迫卷入战争,他不仅主张采取“以奇用兵”(第五十七章)之手段,还追求“哀者胜矣”(第六十九章)之效果。这里的前提是“得道君王(主)”手中应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正义之师),否则,就无法实现和平也不能保持和平。商汤灭桀、武王伐纣,之所以能实现救百姓于水火、播大道于天下、开万世之太平,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支强大的正义之师。在老子看来,这支军队是用来匡扶正义、维护和平的,不是用来炫耀、侵略和逞强的,所以紧跟着而来的一句话就是“不敢以取强”。“不敢以取强”之中的“敢”字,俞樾考证此字为衍文,景龙碑无“敢”字,帛书甲乙本无“敢”字,郭店简本亦无“敢”字,可据此订正。句谓:得道君王(主)追求的是“和平”结果的实现,而不会借武力去“称霸世界”。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这里的五个“果”字与“善者果而已”中的“果”字不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因为“实现和平”这种结果没有必要也用不着去“矜”、去“伐”、去“骄”、“不得已”、去“强”。这五个“果”, 从逻辑上分析,应指“善者”拥有强大兵力这种后果或这件事实。“善者”保留这种武装力量对实现和维护和平是必要的,但切忌走向反面。笔者猜测,有一种可能是在“不敢以取强”与“果而勿矜……”之间存有脱字,而这些脱字交代了“五果”之指向(即“善者拥兵”);还有一种可能是,这里的五个“果”字皆为“兵”字之误写或误抄,即原句应为:“兵而勿矜,兵而勿伐,兵而勿骄,兵而不得已,兵而勿强。”若如此,不仅逻辑上顺畅,而且意义亦更加明晰。以上的两种可能也仅仅是猜测而已,没有任何版本的依据和考古的支撑,但不失为一种逻辑推理的进路。

  按照老子第三十一章中的说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既然你是“以道佐人主者”、 是 “善者”,为何又要拥有强大兵力呢?当然是为了防御、威慑、止战、实现和平(我不犯人并不代表别人也不犯我)。“君子”之所以要拥有它或使用它是因为“不得已”(出于维护和平的需要),应时刻奉行“知雄守雌”、甘居“下流”的原则,决不能借此妄自尊大、炫耀武力、骄横忘形,更不能侵略别国、恃强凌弱。轻战必危,但好战必亡,“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战胜以丧礼处之”(第三十一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句谓:事物出现不正常的强壮就会走向衰亡,这就叫做对道的偏离,事物一旦偏离了道,就会很快灭亡。在这里,老子劝告君王(主)们,若不顾本国百姓的死活、穷兵黩武、以侵略别国为目的而壮大军事力量,这样的“强壮”就是一种病态的“强壮”,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春秋时代的吴国之所以灭亡,不是因为其弱小或军事力量薄弱,恰恰是凭借其军事力量的强大而四处出击,最后被“三千越甲”灭掉。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下场也充分说明了“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道理。

  从《老子》文本两处(本章和五十五章)提到“物壮则老……不道早已”的情况来看,此“壮”乃指不正常之“壮”,如本章所讲的以侵略为目的的“兵强天下”之强、第五十五章所讲的“心使气曰强”之强,皆属“失和离常”之“壮”,必然走向衰亡。“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正如《老子》第七十六章所写:“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正常的、自然的“强壮”亦即包含柔弱于自身的强壮乃合道之“强壮”,不仅不会“老”,更不会早早灭亡,因为这种“壮”恰恰是事物生命力旺盛、生存状态和谐的一种表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五十五章)。

基于以上分析,本章的校订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校订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以道治国的君王(主),不依靠武力逞强于天下。攻打别人自己也迟早会被别人攻打。行军打仗之地,往往荆棘丛生,一片荒凉。得道君王(主)追求的是“和平”结果的实现,而不会借武力去“称霸世界”。即使拥有强大的兵力,也是因为“不得已”,切不能妄自尊大、炫耀武力、骄横忘形,更不可侵略别国、恃强凌弱。事物不正常的强壮就会走向衰亡,这就叫做对道的偏离,事物一旦偏离了道,就会很快灭亡。

2015311日发表于《文化艺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