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学习笔记第30章-不矫尾厉角,鸱(chi)鸮(xiao)弄舌,种豆得豆:你是世界的因,世界只...

 昵称mqTGP 2019-01-28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在上一章即第29章,老子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领导人不要有以公谋私的贪念,更不要为自己一己之利置国之公器、神器于不顾,否则是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在本章即第30章老子告诉领导人,也不要逞强置它国利益于不顾去攻打别人,只要能达到目的就不要用兵。为什么不要用兵?老子在第31章说:因为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非君子之器!大家有没有看到章之间是一个多么严密的逻辑关系(第31章以后的逻辑关系,笔者会在每章像本章一样地承上启下地梳理给朋友们)。

本章楚简本中有,再比验帛书本,可以完全确定的是“其事好还”和“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是后人加的,但增加的不影响本章逻辑与老子表达的意思,所以本章从通行本写法,除了“不欲以兵强天下”中的根据楚简本,笔者多加了个欲字。

本章,老子的写作思路是开宗明义提出观点:治理国家不要以兵力逞强于天下。因为用兵必然会遭到报复。所以老子在本章关于“军事思想”提出了一个用兵境界“果而勿强”:什么意思呢?三层意思:一是只要达到目的就好了,切勿用兵;二、达到目的了不要自大()、不要自夸()、不要骄傲()。这里的矜、伐和骄三字的意思完全同于第22章中的意思;三、达到了目的还要真心实意地安抚对方说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呀。我们来一句句理解一下本章吧: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意思是说“用大道的规律来辅佐领导者的人,是根本不会想着以武力逞强于天下的,因为他知道穷兵黩武这种事情是必然会遭到别人报复的”。请君入瓮恰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新唐书.周兴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唐武则天时期,有两个很残暴的官叫来俊臣和周兴,他们用很多酷刑来整那些不满武氏政权的人。后来,周兴自己也被人密告谋反,武则天于是派来俊臣去审这个案子。来俊臣和周兴是铁哥们,觉得处理这件事很棘手,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请周兴来聊天说: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不知老兄可有什么新的绝招?周兴经常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酷刑来逼供犯人,他便很得意地告诉来俊臣说:我最近发明一种新方法,你只要准备一个大瓮,四周放满炭火烧红,再把犯人放进去,无论他们多么狡猾,也受不了这个滋味,一定会马上招认的。来俊臣听到这里,突然把脸一板,对周兴说:现在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招认的话,那么我只好请君入瓮了!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且武力逞强必然会遭到武力回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意思是说“毕竟军队所到之处,荆棘横生,而且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灾荒之年”。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这句话在楚简、帛书本中有个字的写法是不同于通行本中的“善有果而已”的,而是“善者果而已”。笔者从文义上理解觉得“者”字更准确。而且,由于这句话在楚简本中是紧跟在“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天下”之后的,所以这里的“善者”是指悟道的人在处理辅佐领导者这件事上要达到什么境界的意思,所以这句话老子真正想说的是“悟道的人在辅佐领导者的时候只会追求达到目的就可以了,而不是通过武力逞强去达到目的”。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意思是说“而且达到目的后却不自尊自大,也不自我夸耀,也不骄傲自得,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这叫做不逞强而达到目的”。写完这句,老子启发式地做了总结,他写道: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意思是说“为什么不逞强呢?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走向衰竭!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个事物永远保持极盛这是不符合大道的规律的,正是因为不符合大道的规律,所以它就会很快走向终结”。

    这一章,在逻辑上没有纠结的地方,比较好理解,是道德经中比较好理解的一章,虽然被改过,不是老子“原本”,但是因为大多能准确理解本章,所以不管怎么有变动,都不理解本章主旨。

    所以“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完整的意思是说“用大道的规律来辅佐领导者的人,是根本不会想着以武力逞强于天下的,因为他知道穷兵黩武这种事情是必然会遭到别人报复的。毕竟军队所到之处,荆棘横生,而且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灾荒之年。所以,悟道的人在辅佐领导者的时候只会追求达到目的就可以了,而不是通过武力逞强去达到目的。而且达到目的后却不自尊自大,也不自我夸耀,也不骄傲自得,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这叫做不逞强而达到目的。为什么不逞强呢?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走向衰竭!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个事物永远保持极盛这是不符合大道的规律的,正是因为不符合大道的规律,所以它就会很快走向终结”。

    所以,老子在本章的主旨是告诉领导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尽量不要用武力,要做到不逞强而达到目的。因为我给你一片什么样的天地,你就会还我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参悟国学,启迪智慧,滋养灵魂,温暖人生。晓钰是为理解,成其笔记,分享于缘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